“方医生!方医生!”
苏铁航急忙碰了两下,怎么正说着方寒却走神了,这会儿其他人都看着呢。
“啊......”
方寒一愣,这才回过神来,低声问:“苏主任有事?”
刚才方寒正和苏铁航江红彬说着话,突然系统的提示音在方寒的脑海中响起,方寒这才走神了,意识沉浸系统去查看情况。
刚才正说着,突然“叮”的一声:“恭喜宿主,累积获得超越自身两个等级以上同职业者崇拜人数破千,奖励宿主随机抽奖一次。”
“超越自身两个等级?”
方寒当时就进了系统查看。
系统对等级的划分还是以现在的医师职称为标准的,去年的时候方寒属于实习医师,那么超越方寒自身等级两个等级那就是主治,今年方寒已经是住院医师,那么超越方寒自身两个等级那就是副高了。
而且随着方寒成为住院医,方寒也发现一件事,住院医对他贡献的崇拜点已经变成了1,也就是和之前实习生一样了,主治则成了10点,副高则成了20点。
这一点在参加沪上会议的时候方寒就发现了,当时那么多副高以及主任医师,主任医师给他提供的崇拜点也只是50点。
也就是说系统的崇拜点计算是根据方寒的层次来算的,就和玩游戏一样,越级杀怪经验多,低级怪的经验就少。
系统的这个计算是从方寒得到系统开始算的,在方寒成为住院医之前,超越两个等级就含有主治医,今年成为住院医之后就不包含主治了,直接算副高。
加上去年给方寒贡献崇拜点的主治,再算上副高以上,累积给方寒贡献崇拜点的主治以上达到人了。
人,真的是相当可怕了,方寒作为江中院的住院医,出门的次数其实不多,一位住院医能让1000位医生崇拜,而且最低都是主治级别往上,这就不简单了。
当然,这个崇拜并非真心崇拜,凡是贡献过崇拜点的都算,其中方寒的几次直播和上新闻的事件应该才是方寒让这么多人贡献崇拜点的原因,医附院事件不少医生都给方寒贡献了崇拜点。
之前这个人数应该已经接近上万人了,这一次加上现场的一些人,算是彻底破万了。
方寒这一次倒是没有询问系统为什么突然蹦出这个奖励,这该死的系统一直都没有做过自我介绍,也没有什么说明书,有什么功能都是方寒自己摸索。
“有事吗?”
苏铁航很是无语,杨老和汤老问你话呢,这么多人看着你呢,你问有事吗,这种情况都能走神?
“方医生,杨老和汤老询问你的看法呢。”苏铁航急忙提醒。
“哦......”
方寒应了一声,这才歉意的道:“不好意思,刚才在想病情,有些走神了。”
“呵呵,不碍事,小师弟有什么看法说出来,大家一起讨论。”杨林成笑着道。
现场不少一声又是一波崇拜点贡献。
人和人不能比啊,不愧是郭文渊的学生,不愧是杨林成的小师弟,这包容,这要是换了别人,搞不好就要被汤于权和杨林成呵斥了,一个不认真的帽子估计都扣上来了。
方寒组织了一下语言,这才开口道:“通过症状来看,孩子又渴又泄,应该是因为脾虚外邪或者伤食所致,现在正是九月,立秋时分,秋高气爽,再加上孩子当天可能饮食不规律,喝了不少饮料,导致消化功能发生紊乱,进而水谷不分,饮水过多,湿伤脾胃,水积肠胃,所泻的水就是喝的水,因而这个病应该从止渴着手......”
方寒的话说到这里就被人打断啦。
高云山道:“小方,刚才的病历你也看了,你的说法应该和汤老还有薛老以及杨老等人的看法是一样的,按照你的说法,白术散应该对症才对,可是为什么患者服用白术散之后依旧没什么效果呢?”
“是啊,方医生,要是按照你的这个说法,白术散应该见效才对。”
一些人纷纷开口。
高云山的认识其实可方寒汤于权等人的认识是不同的,因而汤于权是极力想要推翻方寒的这个诊断。
方寒也不着急,等着众人说完,这才继续道:“我刚才看了病历,西医的治疗也大都以止泻为主,中医的几个方剂也大都以止泻为主,比如益元散、五苓散、理中汤等,也主要是调理脾胃止泻的方子......”
说到这里,方寒停顿了一下,见到没人打断,这才继续说:“其实几个方子中汤老和薛老开的白术散确实是对症的,孩子口渴,渴了就要喝水,喝了水就要泄,倘若止住了渴,也就止住了泻,泄泻而口渴不已者,治疗应当生脾胃之津,白术散正是止泻止渴的神方,汤老的方子之所以没有奏效,其实不是方不对,而是量不对。”
方寒说的时候汤于权和杨林成一直都在很认真的听着,等方寒说完,汤于权就问:“小方,你说是量不对?”
“不错,药量不足。”方寒点头。
“患者口渴不止,要以止渴为主,白术散虽然对症,却药量不足,葛根的用量可以加大一些试试效果。”
白术散出自《金匮要略》,属于名方,同时《外台秘要》、《太平惠民和局方》、《校注妇人良方》等里面对白术散也有记载,而且都有些许变化。
这儿说的白术散是北宋名医钱乙的弟子闫孝忠收集他的临证经验编成的《小儿药证直诀》,收录的是《校注妇人良方》里面的七味白术散,组方为:人参8克、白茯苓15克、炒白术15克、藿香叶15克、葛根15克、木香6克、甘草3克。
方寒所说的葛根正是白术散里面的配药,葛根味甘、辛,性凉,具有解肌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的作用,胃气上升,津液自升,泄泻自然也就痊愈了。
刚才方寒说汤于权和薛子林过于保守,正是因为两个人的方剂用量过于谨慎。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说一下现在大多数中医人的情况。
无论是汤于权还是薛子林,今年也不过六十来岁,像薛子林这一批人,学医也就四十来年,接触中医应该都是在七八十年代开始,真正有所成或许还要更晚一些。
建国之后,越往后接触中医的中医人大都越保守,用药开方也越谨慎,这个谨慎不完全是自己的性格问题,主要和政策有关。
建 国之后的中医经历了动荡之后开始正式化,从而也开始被限制,医典的编撰对中医药的很多药材的用量都有限制,这就导致不少中医人用药都参照药典,虽然不敢说完全按照药典的规定,却也不敢太离谱,如此一来,在用方方面就显得过于保守和谨慎。
了解中医的一些人或许能发现这么一个现象,像类似于郭文渊、李ke李老,邓铁tao邓老等一些七八十岁往上的老中医,他们的很多病案用药都非常的大胆,往往都敢大剂量的使用一些药物。
什么大黄、生石膏、甚至于附子、砒霜等。
可越往下,越是年轻的中医人用药反而越是谨慎,在用药拟方方面过于保守,使用药剂的时候药量都不是很大。
不得不说这是有着时代因素在内的。
在用药方面过于保守谨慎,这就导致一些大病根本无从着手,也显得现在的中医人一代不如一代,水平越发下滑。
如果仔细去研究,越是经过过一些正规中医学院教育的中医人用药越是谨慎,反而是一些野路子用药很是大胆,因而大多数的野路子中医人都是从实践中而来,经验丰富,不拘泥于形式。
这一点从关宝成身上就能看出一二,关宝成的水平还是有的,可是在用药方面却不如方寒。
方寒虽然也是中医学院毕业的,可是拥有系统之后,一些技能都是从系统获得的,再加上方寒在郭文渊哪儿看了不少书,这也导致方寒的风格也同样不拘泥于形式,在用药方面方寒就显得比较大胆。
医家用药犹如兵家用兵,不仅仅要对症,还要审时度势,地方兵力强大,己方兵势不足,势必不能做到摧枯拉朽之势,搞不好还要兵败而回。
“用量,葛根。”
汤于权和杨林成都轻声琢磨着。
汤于权的水平不低,只不过多年养成的习惯和性子限制了他的发挥,事实上在他开的方子没有效果之后,汤于权也考虑过是不是剂量问题。
只是考虑归考虑,汤于权还不敢肯定,同时也琢磨着是不是别的原因,现在方寒这么一说,汤于权倒是越琢磨越有理。
“剂量不足?”
高云山微微沉吟,出声问:“那么小方你觉得该用什么药量?”
“葛根的剂量可以加大一倍,其他的药物用量也都可以稍微加大一些。”方寒道。
“加大一倍?”
高云山呵呵一笑:“小方,葛根虽然生津止渴,升阳止泻,可毕竟药性辛凉,患者又是三岁的小孩子,病了这么多天,脾胃早就虚弱不堪,已经消瘦成什么样子你也看到了,这么用药,不会对孩子的脾胃造成伤害?”
“白术散用量、服法不同,疗效也大为不同,孩子虽然年幼,可病势所显,倒也不用担心什么危险,葛根加倍,其他药物剂量提升,一剂就能看到效果。”
“一剂?”
现场不少人都愕然的看着方寒,方寒倒也真敢说,一剂?
:两更送到,今天千金生日,晚上就不更新了,休息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