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镇收兵后,毕节卫最后的大堡垒内,张彤等众头人都到齐后,开口问道:“伤亡怎么样?”
提到伤亡,众头人面色发苦。毕节卫一共有土司军一千人,其中五百是张彤和头人们的部曲,五百是奴隶兵。吕梁镇攻占三个大堡垒,摧毁九个小堡垒,头人们的部曲损失一半,奴隶兵损失倒是不大,但奴隶兵是用来当炮灰的,部曲才是头人们的心头肉。
“唉!”张彤叹了一口气,他对吕梁镇是怕了,就凭现在毕节卫还剩的六百人,里面还有四百是奴隶兵,张彤觉得挡不住吕梁镇。
“旺察头人,本将军给你个任务,你回贵阳城,把这的情况报给国主。”
“将军,这……如实相告吗?”安邦彦性格残暴,旺察头人怕安邦彦得知了这边发生的事,把自己给撕了。
“废话,当然是如实相告。赤水卫的那支明军不好打,还请国主定夺。”
旺察头人犹豫了半天,直到张彤盯他盯得发毛,才不情不愿道:“是,张将军。”
第二天,张彤见吕梁镇没有发起攻击,松了一口气,让各堡垒的守军不得懈怠,小心防守。
吕梁镇这边,在各部巩固好了阵地之后,谭良栋、康军伟和亲卫队便离开,返回赤水卫。
毕节卫的吕梁镇携带的口粮只够吃三天,谭良栋回赤水卫也是为了物资转运一事。
秦邦屏也跟着谭良栋离开,他跟着吕梁镇一起行动,见识到了吕梁镇的战斗力,需要尽快回去把吕梁镇的情况告知秦良玉。
成都府,卢象升和余生正忙着调拨物资。在余生没到成都府之前,卢象升只能按着吕梁镇的四千人数目筹集军粮,在余生来了之后,吕梁镇需要的各项物资数目都已明确,筹集物资的速度提高不少。
这里还有个小插曲,余生和朱燮元派到赤水卫的观察使到了成都府后,请总督衙门这边调拨火药,引起了火药局大师傅的兴趣。
朱燮元在成都解围后,以五省总督的身份上书朝廷,要在成都城办火药局。朝廷没办法给朱燮元派援兵,但抽调火药工匠还是没问题的,工部从京城火药局抽调了两名大匠师,派往成都城。
然而,成都火药局建立后,所产的火药主要供于成都的守卫部队。石砫白杆兵,惯使白蜡杆枪,不喜火药,各地卫所军,没有一支合格的火器部队。
一般的火药生产根本不需要大师傅坐镇,成都火药局的大师傅闲来无聊之下,听闻新到赤水卫的明军需要火药,便想去瞧瞧。
余生得知这个消息后,自然是十分高兴,在得到朱燮元的应允后,便邀请火药局大师傅去赤水卫。
朱燮元给吕梁镇调拨的物资,一部在成都府,一部在重庆府,余生在协助卢象升筹备了成都府的物资后,便和火药局的大师傅动身去往重庆府。
重庆府位于平叛前线,又是石砫白杆兵的所在地,战争气氛要比成都府浓厚。朱燮元把物资都集中在武隆,按计划是沿水路下播州,然后走一段陆路到赤水卫,共征召民夫两千人转运。
等余生抵达武隆后,同朱燮元安排的官员交换了文书,便让已准备妥当的民夫出发。
重庆府境内的水路不太平,在以往,过路的船只必须去拜会各地的码头老大,送上厚礼,方能保证一路平安。
在朱燮元收复重庆府时,沿途水道的码头老大把心思动在了运粮船上,甚至有一次差点延误了军机。朱燮元大怒,派军队把整个重庆府的水路清理了一遍,各地码头老大死的死、跑的跑,自此以后,各地地头蛇看到挂着军旗的运粮船,再也不敢动心思。
吕梁镇的运粮船上挂着两面旗,一面是朱燮元的总督旗,一面是吕梁镇的红旗,沿途的地头蛇们虽不知道红旗代表着什么,但有朱燮元的总督旗就够了。
运粮船行至播州,在遵义府停靠。遵义府原属于播州宣慰司,是当初的土司杨应龙的地盘。
万历二十六年,杨应龙叛乱,明廷对西南大举用兵,进行了万历三大征之一的播州之役。最后,杨应龙被斩杀,朝廷顺势对播州宣慰司改土归流,废播州宣慰司,设遵义、平越二府,分属四川、贵州两地,统治播州六百余年的杨氏家族灭亡。
余生作为前举人,播州之役就发生在他小时候,自然熟悉。下了运粮船后,余生对身旁的火药局大师傅道:“雨打风吹去,六百年的杨氏土司说覆灭就覆灭,不知这奢氏和安氏是否也想步后尘?”
大师傅虽然不是读书人,但能成为京城火药局的大师傅,绝对不是笨蛋,笑着道:“奢安做土司太久,心生不耐啊。”
“哈哈。”余生笑了笑,天启时的明朝,虽然颓势已显,但读书人对朝廷还是颇有信心的。大明王朝真正失去了天下民心,是在陕北民乱席卷全国后。
遵义府之后就是陆路,余生指挥着民夫们把物资都装上独轮车,按照约定好的路线往赤水卫而去。
赤水卫,秦邦屏向谭良栋告辞:“谭将军,这段时间多有麻烦,我该离开了。”
谭良栋笑着道:“不麻烦,秦将军,日后还有合作的机会,希望贵我两部能配合好,打胜仗!”
“那必须的!”
秦邦屏离开后,谭良栋便开始安排人送康军伟到成都府去治疗。康军伟的伤很重,胳膊上的那一刀砍得很深,已经开始发炎,回了赤水卫后康军伟便坚持不住,沉沉睡去。
成都府有专门的外科大夫,行医经验远比吕梁镇自己的医疗兵要强。谭良栋以前一直以为外科医生是西医才有的,但到了这个时代后才发现,中医早就有了外科大夫,并且可以做一些简单的手术,消毒杀菌的概念也有着自己独特的解释。只不过到了后世,西方科学的迅速发展,促使西方的外科医学得到爆炸式发展,让中医的外科大夫失去了生存的余地。
但在同时代,中医要远强于西医,十七世纪的西医还处于蒙昧的阶段,信奉放血治疗,不要说治疗效果,病人能保住命就不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