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发!”在斥候来报黄巾军已经开始进攻邺县后,公孙瓒便让众将领各自返回部队,一个时辰后,南下的五万大军便集合完毕,同时公孙瓒也发出了出征的命令。
就在公孙瓒大军刚出大营,待在附近,观察着公孙瓒大军军情的黄巾斥候中,就有几人骑上了战马,向着邺县黄巾大营方向奔去。。。。。。
“大贤良师,公孙瓒的五万大军出营,正在向我们的方向杀过来了!”一名斥候喘着粗气,向张角汇报着刚刚探查到的情报。
听完斥候带回的消息,张角抬头看了下正在厮杀的城墙,心中有了强烈的预感,翼州的战斗就快要结束了!于是便侧身,看向一旁,正一脸无聊的赵弘,开口说道:“赵弘,给你两万骑兵和三万步卒,你能否敌过公孙瓒的五万大军?”
听到张角的话语,神色懒散的赵弘神情猛然一变,信心满满的对着对张角说道:“大贤良师!属下只需四万兵马,必能刀斩公孙瓒于阵前!”
见赵弘如此自信,张角便点了点头,接着说道:“我还是给你五万兵马,只要你能够护住我军后营就好!”
“喏!”赵弘躬身领命后,便走下战车,跨上战马,带着自己的亲卫营,向着军阵后方奔去。
“将军,黄巾贼军阵发生了兵马调动,城外战阵中的黄巾贼被调走了五万!”站在城门楼上,一直观察着城外黄巾军变化的士卒,跑到颜良身边汇报道。
听到士卒的汇报,颜良立即跑到城门楼上,观察起黄巾军的情况!
随着观察,发现黄巾军阵中,兵马的确少了一半!于是颜良脸上一喜,心中想到,黄巾贼这是真的分兵了啊!
“你在城墙上组织守城,某家去向主公汇报黄巾贼最新军情!”确定黄巾军分兵的颜良,立即下了城门楼,同时对着跟在自己身边的一名校尉命令道。
说完,便头也不回地下了城墙,向着州府衙门方向赶去。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就在颜良向袁绍汇报黄巾军已经分兵时,关羽率领的白马义从也与黄巾军的斥候队伍零星交上了手。
“将军,这些黄巾贼是真的不怕死啊!”一名校尉一边甩着虎牙刀上的血渍,一边心有余悸地看向地上那五具黄巾军的尸体,对着关羽说道。
听到校尉的话语,关羽并没有回话,而是微皱着眉头看向邺县方向。
一路行来,遇到不少零星的黄巾侦骑,但是哪怕仅仅是一伍兵马,居然也敢毫无畏惧地迎向自己这数千人马的白马义从!想到这,关羽心中不由对接下来的战斗开始悲观起来。
“将军,黄巾贼有五万兵马向我们这个方向杀来了!”被派出去监视邺县城外黄巾军动态的探马跑了回来,并且向关羽汇报道。
听到探子带回来的消息关羽眉头不由皱得更深了,开口问道:“多少骑兵?多少步卒?还有多久会与我军相遇?”
“回将军,黄巾贼共派出两万骑兵和三万步卒,预计一个时辰后与我军相遇!”听到关羽的连续追问,归来的探子立即回道。
听到详细的消息,关羽心中盘算起来,黄巾贼一次居然出动五万大军,有点出乎自己这边的预料,原本以为黄巾贼可能会派几千骑兵出来骚扰,到时自己这边用精锐的白马义从击溃,随后一路掩杀,进而冲溃邺县城外的黄巾大营,现在看来,计划行不通了。
想到这,关羽直接对着身边的校尉吩咐道:“你带上探子,向蓟侯汇报下黄巾贼的最新军情,我带白马义从,在此处等待蓟侯的最新命令!”
“喏!”听到关羽的命令,跟在关羽身边的校尉立即领命,同时向着一旁的探子使了个眼色,示意跟上,便一马当先地向着来时方向奔去。
“所有人下马原地休息!”随着校尉身影消失在地平线上,关羽对着还骑在战马上的白马义从命令道。
“哗啦啦!”听到关羽的命令,所有人齐刷刷地下了战马,接着便一个个掏出精粮或水袋,开始喂食起战马来。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就在关羽忍不住想要派人再回去时,就见一条长龙出现在天边。。。。。。
翼州的一处无名荒野平原中,此刻正是旌旗飞舞,鼓声震天!
十万大军在各自将领的率领下,排着整齐的方阵,彼此严阵以待,相互对峙着。
见五万黄巾军军容鼎盛,似是难得的精锐,公孙瓒不由踌躇起来,犹豫着是不是避免与黄巾军交战,直接返回幽州。
站立在一旁的关羽见状,心中不由同样纠结万分,因为已经与黄巾军小股部队交过手,所以关羽心中知道,凭借着五万大军,是一定打不过对面同等兵力的黄巾军的,硬上,只会是以卵击石,自取灭亡而已,就在准备劝公孙瓒退兵之时,关羽脑海中不由想起了为大哥和自己争取时间而战死的三弟,不由深吸一口气,站了出来,开口请战道:“蓟侯,就让某家,带领本部兵马去试试对面黄巾贼的斤两吧!”
听到关羽的请战,公孙瓒眼前一亮,关羽训练的五千校刀手自己也是见过,并不比自己手上的白马义从差,正好可以用关羽的五千校刀手试试对面黄巾军的斤两,于是便点了点头,同意了关羽的请命。
关羽见公孙瓒同意,深深看了一眼刘备后,便返回后营,自己五千校刀手处。
“咚咚咚!”随着公孙瓒军阵中的战鼓声响起,就见关羽手提青龙刀,骑在战马上,率领身穿重甲,一手持刀,一手持盾的五千校刀手在军阵前方一字摆开。
“进攻!”随着士卒们准备完毕,关羽挥刀指向对面的黄巾军阵,对着麾下士卒大声喊道。
中军战车上,站在公孙瓒旁边的刘备,看着率领麾下五千校刀手,目露死志,向着对面五万黄巾军冲杀而去的关羽,眼前不由模糊起来,似是看见了多年前的那个桃花的灿烂,以及在那灿烂桃花中留下的誓言:“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