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经·邶风·静女
作者:【先秦】佚名
静女其姝[1],俟我于城隅[2]。爱而不见[3],搔首踟蹰[4]。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5]。彤管有炜[6],悦怿女美[7]。
自牧归荑[8],洵美且异[9]。匪女之为美[10],美人之贻[11]!
注释:
[1]静女:淑女、善女。“静”通“靖”。姝(shu):美貌、可爱。[2]俟:等待。城隅:城墙拐角处,古代筑城,在拐角处起台建屋,即后世所谓角楼。[3]爱:隐蔽的意思。爱,通“薆”,爱而即薆然。[4]踟蹰:徘徊、焦急的样子。[5]彤管:古代宫中有记录后妃群妾行为的女史,彤管即女史用的赤色笔管。一说古代针有管,乐器也有管。[6]炜(wěi):光泽。[7]悦怿(yi):喜欢,双声词。女:汝,指彤管。[8]牧:郊外为牧。归(kui):馈赠。荑(ti):白茅的嫩芽。[9]洵:实在。[10]匪:非。[11]美人:指诗中的男子。
点评:
《静女》,描述情人约会的诗篇。“爱而不见”两句在全诗中最有画面效果。小伙子见到姑娘了没有?结果不需言表,说了就没意思。诗表现心理也是细腻精微的。在姑娘、小伙子各自把玩手里的信物时,诗都用了第二人称的“女”(汝)字。物而人称,是因为物以人贵,即所谓的爱屋及乌;以“汝”呼物,与物对谈,是何等的一往情深(参钱锺书《管锥编》)!诗简洁得像剪影,但轮廓分明之中,却容纳了如此的曲折和情致。明快而不失蕴藉,十分可爱。
2、诗经·邶风·北门
作者:【先秦】佚名
出自北门[1],忧心殷殷[2]。终窭且贫[3],莫知我艰[4]。已焉哉[5]!天实为之[6],谓之何哉[7]!
王事适我[8],政事一埤益我[9]。我入自外,室人交遍谪我[10]。已焉哉!天实为之,谓之何哉!
王事敦我[11],政事一埤遗我[12]。我入自外,室人交遍摧我[13]。已焉哉!天实为之,谓之何哉!
注释:
[1]北门:都城北门。《毛传》:“北门背明乡(向)阴。”诗言北门,似是取其象征义。[2]殷殷:心情沉重的样子。[3]终……且:结构词。参《邶风·燕燕》“终温且惠”句注。窭(ju):贫困。[4]艰:艰难。[5]已焉哉:算了吧。[6]为之:有意如此。[7]谓之何:奈之何。[8]王事:犹言国事、公事。适:抛掷。“适我”犹言扔给我。[9]一:都,一齐。埤(pi)益:堆累、增加。[10]室人:家人。交遍:轮番地。谪:指责。[11]敦:投掷、扔给。[12]埤遗:厚加。[13]摧:折磨。
点评:
《北门》,表现官场小人物牢骚满腹却又无可奈何的诗篇。官场不好混,家庭中也不叫人舒心。“交遍”一词用得好,不分老少谁都可以蔑视他。但诗中人却不见有什么让人提气的想头,一句“天实为之”,就算得精神胜利了。小人物毕竟是小人物。这倒不是说职位和地位的小,而是精神上的小。《诗经》真不愧是一个时代人生世态的万花筒,在一个小贵族自叹自怜的磨磨叨叨中,显示了社会生活的一副“体段”——一股没出息的情绪。
3、诗经·邶风·泉水
作者:【先秦】佚名
毖彼泉水[1],亦流于淇[2]。有怀于卫,靡日不思。娈彼诸姬[3],聊与之谋[4]。
出宿于泲[5],饮饯于祢[6]。女子有行[7],远父母兄弟。问我诸姑[8],遂及伯姊[9]。
出宿于干[10],饮饯于言[11]。载脂载舝[12],还车言迈。遄臻于卫[13],不瑕有害[14]?
我思肥泉[15],兹之永叹[16]。思须与漕[17],我心悠悠。驾言出游[18],以写我忧[19]!
注释:
[1]毖(bi):水从泉眼流出的样子。[2]淇:水名,发源于今山西太行山侧,流经卫国(今属河南)境内入黄河。淇,《诗经》数见,可知其在卫国人心目中地位。[3]娈:美好貌。诸姬:各位姬姓女子。周制,诸侯嫁女,其他同姓国要以女陪嫁,姬姓女子多,所以诗以“诸姬”言之。[4]聊:姑且。谋:谋划回娘家事。[5]宿:歇宿。周贵族女子远嫁他国,往往路途遥远,中间必须歇息。泲(ji):水名。据《水经注》,发源于今河南荥阳东,东北流后,分南北两支流,合流后入于巨野大泽。朱右曾《诗地理征》以为诗中之泲为北支即北泲。也有学者以为是南支。[6]饮饯:宴饮告别。这一句还是说中间歇息的事。祢(ni):水名,又名冤水、大祢沟,在今山东菏泽西南。据朱右曾说。[7]行:出嫁、嫁人。[8]诸姑:诸位姑母。古代姬姓贵族与异姓通婚长期反复,诗中被“问”的诸姑,应该是早嫁过来的同姓前辈。[9]伯姊:姐妹辈年长者。“诸姑”“伯姊”即上文所说的“诸姬”。又,陪嫁女中有的与嫁女同辈,有的低一辈,所以“诸姬”中,有的为姑辈,有的为姊辈。[10]干:卫地名,在今河南省清丰南。[11]言:地名。属卫地。朱右曾以为即“聂”,其地在今山东聊城与博平镇之间。一说在春秋郑、宋之间,《春秋·哀公十三年》:“春,郑罕达率师取宋师于喦。”又《左传·哀公十二年》言郑宋之间有隙地,其中有喦。[12]载:结构词,连结动词。脂:为车轴加油。本义为油脂,在此作动词用。舝(xiá):车轴两端固定车轮的插销,亦作“辖”。迈:前行。[13]遄(chuán):迅速。臻:到达。[14]不瑕(xiá):疑问词。“瑕”通“遐”,遐即胡,胡、无通。不瑕为双重否定,不无之意。有害,古代成语,始见于甲骨文,如《甲骨文合集》有“王隹(唯){?}(有){上九下虫}(害)?”“害”的本义是人脚被蛇咬。据裘锡圭《古文字论集》。此句大意是该没有害处的吧。[15]肥泉:泉水同出而异流,称肥泉。据郦道元《水经注·淇水》,流入淇水的肥泉有两支泉源,一出朝歌西北,东南流;一出朝歌西北大岭下,东流至马沟水,两水合流,再东南流,入淇水。据此,“肥泉”与第一章的“泉水”是写的同一条水。诗言肥泉,慨叹自己不能像泉水入淇那样回返卫国。[16]兹:滋,更加。永叹:长叹。[17]须:地名。《水经注》:“濮渠又东经须城北。”学者以为即《泉水》之须。其地在今河南濮阳西。据戴震《诗经考》。一说“须”通“沬”,“沬”即朝歌之地,曾是卫国都城。漕:即曹。卫国在遭受北狄入侵后,将都城迁至当时位于黄河东南岸之曹邑,其地在今河南滑县东,与须地距离不远。[18]驾:驾车。言:语助词。[19]写:排遣、抒发。
点评:
《泉水》,出嫁卫女思念母邦的诗。从“思须与曹”句可知,诗与卫国遭狄侵害、国都迁移即《左传·闵公二年》所谓“戴公……庐于曹”的重大变故有关。母邦遭遇灾难,出嫁的女儿因而思念故国,在心中设想回国所经路途,并为此询问同样身处异国深宫的姑母姐妹。其实,诗中只有思归,没有真正上路,因为诗篇所言的路线并非一条,甚至方位、方向也不同。就是说,诗篇不是具体表现某位或某几位远嫁女子的故国之情,而是这一类人的乡愁。而且,诗篇表现远嫁女儿的乡情,又与卫国遭遇重大变故同时,这可能与许穆夫人的遭遇有关(参《鄘风·载驰》),就是说,是许穆夫人的爱母邦之情,引发了当时对远嫁女故国情感的关注,因而有《泉水》之作。重大历史变故,引发了一种特定的人道关怀,正是这首诗篇值得注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