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经·召南·甘棠
作者:【先秦】佚名
蔽芾甘棠[1],勿翦勿伐[2],召伯所茇[3]。
蔽芾甘棠,勿翦勿败[4],召伯所憩[5]。
蔽芾甘棠,勿翦勿拜[6],召伯所说[7]。
注释:
[1]蔽芾(fèi):树叶密集细小貌。甘棠:又称杜梨,树干粗大,果实似梨,果实小而圆,青绿时味酸涩,熟后色红味甜酸,北方乡村常见。闻一多《诗经通义·召南》:“古者立社必依林木……盖断狱必折中于神明,社木为神明所依,故听狱必于社。”[2]勿:不要。翦:剪伐。伐:砍伐,毁伤。[3]召伯:周初大臣,又称“召公”“召康公”,名奭。周初器物《大保玉戈铭》记载其曾经营南方,《尚书》中多记载其言论。西周后期另有一召伯,为奭的后人,名虎,又称召穆公,周宣王朝大臣,曾受命帮助申侯建国(见《大雅·崧高》),又率军平息淮夷(见《大雅·江汉》)。此诗所指当系周初召公奭。茇(bá):留居。 [4]败:伤害,毁折。 [5]憩(qi):休息。 [6]拜:扒,攀爬毁坏。 [7]说(shui):通“税”,停歇的意思。
点评:
《甘棠》,表现民众思念召公的诗篇。表达缅怀之情,却专从人们对当年召伯休息其下的棠树着笔,所谓爱屋及乌。诗的表现手法很高,也很动人。这是凭空想象难以写出来的,就是说,诗篇采自民间的可能性很大。
2、诗经·召南·草虫
作者:【先秦】佚名
喓喓草虫,趯趯阜螽[1]。未见君子,忧心忡忡[2]。亦既见止[3],亦既觏止[4],我心则降[5]。
陟彼南山,言采其蕨[6]。未见君子,忧心惙惙[7]。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说[8]。
陟彼南山,言采其薇[9]。未见君子,我心伤悲。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夷[10]。
注释:
[1]喓(yāo)喓:草虫的叫声。草虫:蟋蟀、蝈蝈一类会发出鸣叫的昆虫。趯(ti)趯:跳跃貌。阜螽:蝗虫,学名中华负蝗,俗名蚱蜢。这两句只是写各种昆虫的声响,古人以两类昆虫“交合”解之,殊不当。[2]忡(chong)忡:心神不安的样子。[3]亦既:就要。[4]觏(gou):见面、会合。[5]降:降下,引申为放心的意思。[6]蕨:一种野山菜,多年生草本,根茎匍匐地下,早春时于根茎上随处生叶;初生时似鳖脚,故又称鳖菜,嫩时可食,味道滑美,至今仍为时鲜野蔬之一。[7]惙(chuo)惙:忧心状。俞樾《群经平议》:“惙惙”即“缀缀”,即忧心不断的意思。[8]说:通“悦”。[9]薇:多年生草本,茎柔细,茎叶气味似豌豆,可食,籽粒可以炒食。又名野豌豆、小巢菜。[10]夷:平,平静、高兴。
点评:
《草虫》,思念行役在外丈夫的乐歌。秋声起愁,是此诗的一个重要特色。天地有节律地复归,勾起闺中之女怀人愁绪:一年都要结束了,在外的征人也该回来了。只有农耕时代的人,对时节物象的体察,才会如此细腻。热烈的思念与微凉的秋声秋景相映对,使诗篇中人如图画般清晰。
3、诗经·召南·采蘩
作者:【先秦】佚名
于以采蘩[1]?于沼于沚[2]。于以用之?公侯之事[3]。
于以采蘩?于涧之中[4]。于以用之?公侯之宫[5]。
被之僮僮[6],夙夜在公[7]。被之祁祁[8],薄言还归。
注释:
[1]于以:在何处,往哪里。以:何。蘩:白蒿,又名蒌蒿。据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蘩有水生、陆生两种;此诗之蘩,即水生者,二月发苗,叶似艾而细,面青背白,其茎或赤或白,其根白脆,采其根茎,生熟皆可食,美味,也可做调味品,《夏小正》:“蘩……豆实也。”豆实,即放在容器中腌制过的菜蔬。[2]沼:水洼泽地。沚(zhi):水中小洲。[3]事:中庙祭祀之事。[4]涧:山夹水为涧。[5]宫:宗庙。[6]被(bi):贵族妇女用假发编成的头饰。字本作“髲”。僮(tong)僮:端直貌。据戴震《诗经补注》。[7]夙夜:早晚,一天到晚。公:公所,指宗庙。在公即为祭祀之事忙碌。[8]祁祁:整齐貌。四句表贵妇从庙堂回归寝处时的从容舒缓。
点评:
《采蘩》,表现贵妇人从事宗庙祭祀的乐歌。身份高贵的家庭主妇,遵循古老的习俗,分担着她们在家庭生活中特有的职责,诗篇的主旨就是强调这一点。诗前两章都取一问一答的方式,是歌谣本色,格调古雅。最后一章,言贵妇头饰,表现其雍容优雅的仪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