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小说网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前出师表

作者:【三国】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1],今天下三分,益州[2]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3],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4],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5]。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6],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7],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8]。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9]。侍中、尚书、长史、参军[10],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1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12]!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13]。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14]。今南方已定[15],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16],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之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17],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注释:

[1]先帝:蜀汉先主刘备。备于吴蜀夷陵之战大败后的次年章武三年(223)病死,年六十三岁。旧时称皇帝之死为“崩”或“殂”(cu)、“殂落”。[2]益州:汉武帝所置十三刺史部之一,此指蜀汉疆域,相当于今四川、云南和贵州一部分。[3]引喻:称引和比喻。失义:失却义理。此指说话不合道理。[4]宫中府中:后主建兴元年(223)命诸葛亮开府治事(《华阳国志》定为建兴二年事),自辟僚属。宫中,指侍奉皇帝的官员。府中,指丞相府的属官。[5]陟(zhi至):升官。臧:善。否(pi匹):恶。异同:偏义复词,侧重于“异”。[6]“侍中”句:侍中、侍郎,皆为皇帝的侍从官。郭攸之,字演长,南阳(今属河南)人,当时任侍中。附见于《三国志·蜀志·董允传》。裴松之注引《楚国先贤传》谓郭“以器业知名于时”。费祎(yi衣),字文伟,江夏{鄳}(méng萌,故城在今河南罗山县西)人,当时任侍中。《蜀志》有传。董允:字休昭,南郡枝江(今属湖北)人,当时任黄门侍郎。《蜀志》有传。[7]向宠:襄阳宜城(今属湖北)人。刘备时为牙门将。夷陵之战失败,唯向宠所部独无损失,故刘备称之曰“能”。《蜀志》有传,附《向朗传》后。淑均:良善公正。[8]督:中部督,掌管禁卫军。[9]桓:后汉桓帝刘志(147—167年在位)。灵:灵帝刘宏(168—189年在位)。桓帝先信任外戚梁冀,后又宠信宦官,下诏逮捕反对宦官的李膺等二百余人,兴起党锢之祸。灵帝即位,宦官继续专政,党锢之祸复起,朝政腐败,导致黄巾大起义。[10]侍中、尚书、长史、参军:侍中,指郭攸之、费祎。尚书,协助皇帝处理政事的官员,指陈震。震字孝起,南阳人,建兴三年拜尚书。《蜀志》有传。长史,主管丞相府文书簿籍的属官,指张裔。裔字君嗣,蜀郡成都人,此时以射声校尉领留府长史。《蜀志》有传。参军,丞相府属官,指蒋琬。琬字公琰,零陵湘乡(今属湖南)人,建兴元年迁参军,此时与长史张裔统留府事。《蜀志》有传。[11]布衣:平民。躬耕于南阳:诸葛亮在襄阳城西二十里之隆中亲自耕种以待时,襄阳时属南阳郡。[12]“后值倾覆”四句:倾覆,指建安十三年(208),刘备在当阳长坂被曹操击溃,逃奔夏口(今湖北武汉)。后派诸葛亮赴东吴与孙权约,共御曹操,败操于赤壁。自“倾覆”至此上表之建兴五年整二十年;从建安十二年三顾草庐算起,为二十一年。[13]“临崩”句:章武三年春,刘备于永安(白帝城,今四川奉节)病危,召诸葛亮于成都,托以后事。[14]泸:泸水,今金沙江。不毛:未经开发的地方。“毛”指五谷及其他农作物。南方酷热,五月渡泸,极言其艰苦。[15]南方已定:蜀后主建兴元年,云南地区越巂郡高定元、益州郡雍闿(后为孟获)、牂柯郡朱褒等发动变乱,诸葛亮以新遭先主之丧,未便用兵。三年春,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16]中原:指曹魏。[17]先帝遗诏:《三国志·蜀志·先主传》裴松之注引《诸葛亮集》,载先主遗诏付后主,中有“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等语。

赏析:

诸葛亮并不是一个文学家,而所着《出师表》却成为千古传诵的文学名篇。诚如宋代大文豪苏轼所说:“诸葛孔明不以文章自名,而开物成务之姿,综练名实之意,自见于言语。至《出师表》,简而尽,直而不肆,大哉言乎,与《伊训》、《说命》相表里,非秦汉以来以事君为悦者所能至也。”(见《乐全先生文集叙》)一篇不到八百字的短文,看似平实无奇,竟受到后人如此高度的赞扬,其原因何在呢?

无庸讳言,封建社会里的士大夫们看重《出师表》,自有其政治标准。他们往往着眼于文中表露的忠君思想,予以突出的鼓吹,藉以树立他们心目中的道德人伦的规范,是我们所不取的。但撇开这一层,我们仍不能不承认,这是一篇耐人咀嚼的好文章,有其自身不可磨灭的价值。它的特点可以用“理周情切,志尽文畅”八个字加以概括。

所谓理周,并非指文中讲了许多道理,而是说文章的立论很切合实际,针对性强,一字一句都落到实处,不作空泛之议,因而所讲的道理就显得有说服力,逻辑谨严,充分体现了政治家的优良文风。

此文写于后主建兴五年(227)诸葛亮率师北伐中原之际,而作者却把笔墨集中在修明内政这一点上。前半对后主进谏,直接谈朝政问题,后半自己述志,亦是落脚到劝刘禅“咨诹善道,察纳雅言”上来。为什么这样写呢?因为北伐曹魏、统一天下,是蜀汉建国以来的既定方针,而为了争取北伐的胜利,事前也作了一系列准备工作。这些都是本已明了的事,不必赘言。诸葛亮放心不下的,是他率领大军出征后的国内政治。他考虑到,只有把内部政局稳定下来,才能有巩固的后方,也才能为前线军事斗争提供可靠的保证。这就是为什么他在临行前呈上的《出师表》里,反复叮咛修明内政,而无一字涉及军事方略的缘故。于此亦可见出文章的有为而发,不尚空言。

再来看修明内政的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这一问题的提出,离不开整个国家所面临的形势与任务。文章开宗明义指出:蜀汉先帝刘备开创的事业并未成就,天下仍处在分裂割据之中,而蜀国自身由于连年战争,国力疲弊,确实到了危急存亡的关头。这一起,起得突兀有力,好比在人背上猛击一掌,令人警醒,从而正视眼前的危机。这样,修明内政才有其必要性和迫切性。那么,情况是否一团乌糟呢?也不然。文章在“然”字下笔锋一转,列举“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说明文臣武将都还追念先帝的恩遇,忠心耿耿地为国效力,上下协同,人心可用,这是蜀国当前拥有的最大的资本,也是修明内政的可行性所在。有了必要,又有了可能,改良政事势在必行;而根据蜀国物力贫乏、士气有余的特点,这一努力自宜着眼于进一步调动人的积极性,所以文章接下来用正反对举的形式提出劝谏时,便把注意力放到“恢宏志士之气”、开通“忠谏之路”上面来,是完全顺理成章的。开首这一节话语不多,而能从大形势的分析导引出修明内政的要求,真有高屋建瓴、势如破竹的气概。

至于修明内政的具体措施,作者也说得很实在。一是内廷(宫中)与外廷(府中)须一视同仁,不能刑赏偏私、内外异法。史称刘禅嬖昵小人,听用宦官,可见诸葛亮的这一劝谏并非无的放矢。二是推举郭攸之、费祎、董允等贤臣主持朝中政事,又荐任将军向宠掌管卫戍营队,后方的军、政大权交付在可靠的人手里,国事就不致发生紊乱。三是以先前汉的兴隆与后来汉的倾败为鉴戒,规劝后主要“亲贤臣,远小人”,信用眼下任职的一批贞良死节之士,才有可能实现兴复汉室、一统天下的大计。几点建议都很具体着实,可以施行,而且围绕着一个中心,便是“亲贤臣,远小人”,不仅体现了诸葛亮关于修明内政、恢宏士气的主张,亦且切中后主刘禅自身的弱点,有鲜明的针对性和切实的指导性。这些都显示了文章议事落到实处而产生的巨大逻辑力量,确实当得起苏轼所谓“开物成务”、“综练名实”的赞誉。

把道理说透,是一篇议论文的基本要求,但光能以理喻人,不能以情动人,仍不算上乘文字。诸葛亮早岁得到刘备知遇,后又受命托孤,辅佐刘禅,他同蜀汉两代君主之间的情谊非比一般,因而在远行告别时的进言中,自然饱和着感情色彩,读来特别感人。

文章的感情因素,较多地集中在后半部分,即作者述志之中。自“臣本布衣”以下,诸葛亮对个人一生的行事,作了简略的回顾。三顾茅庐,临危受命,突出刘备对自己的殊识;而平定南方,北伐中原,则表明自己对蜀汉政权的尽忠。这些情事的叙述,由于一一发自肺腑,尽管只是平平实实道来,自有一种动人心弦的力量。而反思创业之艰难,继成之不易,重提兴复之大业,君臣之职分,除了表白自己竭诚图报的心意外,同时也起着激励后主为光大先帝遗业而勤心国事的作用。本文这种披肝沥胆、痛切陈情的作风,很容易使人联想起屈原所写的《离骚》,尽管它们在表现形式上差别悬殊。清人丘维屏以“明白剀切中百转千回,尽去《离骚》幽隐诡幻之迹而得其情”来评说本文,是切中肯綮的。

当然,感情的表露并不局限于文章的后半。如一开头两句“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就有“百感交集”之慨。全文凡十三处提到“先帝”,时时不忘先帝的遗业、遗德、遗言、遗诏,足见情深志笃。而反复使用“宜”、“不宜”、“诚宜”字样,亦显示出叮咛周至、不厌其烦的心意。清浦起龙说:“伊尹频称先王,武乡频引先帝,其圣贤气象兼骨肉恩情,似老家人出外,丁宁幼主人,言言声泪兼并。”(《古文眉诠》卷三十七)确能捕捉住文章的神气。

说理与陈情的完美结合,理周而又情切,便产生了本文在表情达意上的能尽、能畅的功能,形成质朴无华、明白透彻的语言风格。《文心雕龙·章表》篇在列举章表这类文体的典范作品时,曾以“志尽文畅”四个字来形容本文的特点,并以之与孔融《荐祢衡表》的“气扬采飞”相对照,认为它们“虽华实异旨,并表之英也”。可见在章表这类文体中,《出师表》属于质直明畅而较少修饰的一路,诵读全文当可自见。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文章绝无文采。由于语言自然气势的作用,文中出现了不少排偶句,如“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以及“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等,增强了文章的感情色彩。至于一些词语的组合,如“妄自菲薄”、“引喻失义”、“陟罚臧否”、“作奸犯科”、“裨补阙漏”、“斟酌损益”等,也往往能在简练的形式中得到鲜明、生动的表达效果,有的还流衍为成语、格言。但这类藻采主要来自自然语势,而非出于人工矫饰,所以并不给人以工巧琢炼或矜才使气的感觉,也并不损害文章质直明畅的整体风格。看来,苏轼所说的“简而尽,直而不肆”是能够把握住分寸的。

政治家的文章需要有政治家的风度,以今天的眼光来品味诸葛亮的《出师表》,似乎可以着重从这个角度加以领略。

25小说网推荐阅读:废灵穿成炮灰小师妹后我把满门揍哭了摸尸成道凡人仙途沧海神剑符道长生路浪逐天下无限修仙万倍返还,我收徒百无禁忌凡人修仙:从挖矿开始师父千岁千岁千千岁渊天尊我有一枚两界印苟在雾隐门当术士那些年星剑情缘长生仙游修仙,从抢夺主角机缘开始永恒之门问鼎巅峰凡仙逆梦凡传天上掉下个炼丹炉御珠录九界武皇天下第一之改变一切我在修仙界打白工剑仙她一心写话本长生不死盗馆我有一柄打野刀变成狼妖怎么办诸天第一从武侠开始玉凰婢女择夫,王爷不宠妻重莲劫逆天修仙:第一女仙尊蜀山之凡人修仙神花洛吃货封神录紫金刀武乐园我修仙有提示语西游之黑暗轮回诸天封神录刺客风云史从灵气复苏到末法时代我真的没想当大侠啊朝仙道梁月武侠逸事集:剑影仙踪
25小说网搜藏榜:御珠录九界武皇沧海神剑天下第一之改变一切我在修仙界打白工剑仙她一心写话本长生不死盗馆我有一柄打野刀变成狼妖怎么办诸天第一从武侠开始玉凰婢女择夫,王爷不宠妻重莲劫逆天修仙:第一女仙尊蜀山之凡人修仙神花洛吃货封神录紫金刀武乐园我修仙有提示语西游之黑暗轮回诸天封神录刺客风云史从灵气复苏到末法时代我真的没想当大侠啊朝仙道梁月武侠逸事集:剑影仙踪史上最牛轮回貌似大魔王江湖之非常系统古炉道长不要再装了贫道以德服人道化天劫武侠,侠行天下绝症少年:武林传奇小凡凡天诛谛灭吃掉我吧,种子一纸成婚:顾少宠妻成瘾我无敌了,才来新手系统剑变记踏路追仙传龙傲天男主总以为我喜欢他寒月孤悬暖暖沁人心秦臻的幸福生活手札我有一座镇妖塔一妖清欢
25小说网最新小说:一览恩仇武侠神之江湖角色无敌我环游诸天万界江湖大佬是朝廷走狗长生:从倚天开始剑客奇侠传李姚的传奇武侠诸天,我叶灿,绝不手软榜上留名今天把门派发扬光大了吗从射雕开始家破人亡后,姐姐们都想宠我无敌逍遥王雪中:掠夺词条,从武帝城开始!遇仙记,江湖有座桃花观神雕:开局绝顶武学,郭伯母倒追东方不败之愿与教主共此生我为文圣,一言以定天下事逆天重生:修仙界的复仇与成长戏出莲花楼快穿:我的挂比较多综武大宋,从建立运朝开始铸圣庭武侠:从照顾甘宝宝开始拥美天龙关于应渊的儿子是李莲花这件事综武:拜师李莫愁,师父你轻点金刀不败在综武努力变强,被女侠们盯上了我在武综世界开枝散叶柔剑玄刀过江龙天覆九极武神重生韦小宝之逍遥江湖我是战力天花板射雕之双雄逐鹿穿越时空,来到笑傲江湖的世界跟着莫大游历笑傲江湖医武双绝:陈长歌的综武纪元综武,李长生师弟,出山即无敌综武:签到大雪龙骑,世子润天下穿越诸天,开局曝光屠龙宝刀综武:上阴学宫的横练儒圣林风的复仇与收据之旅时空旅行之穿梭过去未来谁家夫人老卖惨?哦原来是我家综武:开局强无敌,能秒陆地神仙带着技能去影视穿越射雕我要当老六江湖起风雨水浒:我帮林冲打天下神医云逸傲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