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杂诗二首(其二)》
作者:【三国 魏】曹丕
西北有浮云,亭亭如车盖。惜哉时不遇,适与飘风会。吹我东南行,行行至吴会。吴会非我乡,安得久留滞?弃置勿复陈,客子常畏人。
赏析:
《文选》李善注此诗说:“于黎阳作。”并以为作于伐吴之时。从曹丕执政以后的情况看,他曾率大军二次南征孙权,经过黎阳(今河南浚县),魏在西北,吴在东南,从诗中“吹我东南行,行行至吴会”等句来看,此诗似乎是南征时借浮云随风飘荡来比喻征夫被迫出征,表现对战乱的厌倦情绪。但此说证据不足,吴景旭《历代诗话》曾驳之,以为曹丕雄才且有智略,必无可能作此诗以示弱于孙权,取笑于刘备。此外,魏伐吴至广陵(今江苏扬州),在长江北;而吴会指当时的吴郡(治所在今江苏苏州)和会稽郡(治所在今浙江绍兴),在长江南。曹丕临江观兵而还,并无至江南事,故此说难以成立。吴淇《选诗定论》、张玉谷《古诗赏析》等则以为诗乃作者早年时疑惧其父曹操欲立曹植为世子而作,亦似牵强。今人余冠英等则以为是游子诗,写漂泊不定、客居异乡的抑郁痛苦和强烈的思乡之情,从诗的内容看,此说较为可信。
作者所处的时代,战乱频仍,人民饱经动乱之苦。很多人或因战乱饥荒而流浪在外,或为兵役徭役所迫而离乡背井。作者曾作《于清河见挽船士新婚与妻别》等诗,反映了此类现象。可见游子的怀乡,思妇的怨别,乃是当时普遍而突出的社会现象。因此,此诗亦不是一般的怀乡之作,而是从一个侧面反映战乱给人民带来的痛苦。
诗以浮云比游子,前六句写浮云的遭遇。“西北有浮云,亭亭如车盖”,发端即落到所咏的浮云。“浮”字充分显示身不由己的处境,“亭亭”二字描绘浮云的耸立而无所依靠,暗示游子的孤独无依,为下文的“东南行”埋下伏笔。次四句续首二句之意,仍就浮云落笔,写其漂泊流荡的遭遇。“惜哉时不遇,适遇飘风会”,写其生逢乱世,自然引到“吹我东南行,行行至吴会”的漂泊流落的遭遇。需要指出的是,这里乃泛指游子从西北漂泊到东南,有些古代论者根据“吴会”二字而去坐实地名以寻求更深的含义,则是不可取的。
“吴会非我乡,安能久留滞”二句,点明思乡的主题,是本诗关键性的转折,开始由上文的叙事转入抒情。此二句从王粲《七哀诗》“荆蛮非我乡,何为久留滞”之句变化而来,并暗含王粲《登楼赋》“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之意,以浮云的口吻,抒发客居的厌倦和对故乡的深切思念。结尾二句“弃置勿复陈,客子常畏人”又一次转折,点明客子的身份,感情更深一层,从反面抒发了不得回归的抑郁、痛苦。此二句学《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之“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而稍有变化。前一句既是客子的自我安慰,说既然身不由己,流落异乡而无法回归,那么这种思乡之情还是不说为好。同时,这又是客子的反语解嘲,暗含欲弃不能之意。后一句则说既不愿复陈,所以不愿他人问其乡贯,而他人若问之则势必作答,将更增其痛苦。但是抑而不说,也会更增加主人公强烈的思乡之痛。以压抑的情调作结,真切传神地表达了客子当时凌乱复杂的内心世界,耐人寻味。
在艺术上,此诗有两个显着的特点。一是结句的换韵,戛然而止,音调促迫,与客子当时的痛苦心情相吻合,对整诗的气氛起到了较好的渲染烘托作用。本诗和曹植《杂诗》之二的结句换韵方式,在当时乃是首创,显示了建安诗人们大胆的创新精神和多变的创作手法。
另外,本诗采用比物象征的手法,写游子而以浮云作比,赋浮云以人的感情,通过浮云的遭遇,揭示客子的心情。构思新颖别致,抒情婉转细腻,有相当强的感染力。沈德潜《古诗源》说:“子桓诗有文士气,一变乃父悲壮之习矣,要其便娟婉约,能移人情。”正是指作者的此类诗作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