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小说网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李世民的去世,标志着贞观之治的终结。

很多人悲痛欲绝,甚至自残身体,以示愿与天可汗同去。也有很多人暗自庆幸,那个将自己碾压得连大气儿都不敢出的英雄终于死去,从今之后,自己终于有了机会一展宏图。

无论人们悲痛也好,庆幸也罢,第二天,太阳都照常升起。从广南到西域,山川河流与昨日没什么两样。

新皇登基的过程波澜不兴。四位辅政之首长孙无忌,不仅仅是监国太子李治的亲舅舅,还是李治的授业恩师。虽然最近这一年来,对师徒两个在很多治国之策上面都意见相左,但至少在维持大唐强盛和稳定这一目标上,二人仍旧高度一致。

仅仅是为了大唐的强盛和稳定,长孙无忌心里,就生不起更换储君的念头,反倒要在关键时刻主动站在李治的身侧,以免给外人看到可乘之机。

而另外三位辅政大臣,掌握兵权的英国公李积(徐茂公)被李世民在两个月之前无缘无故贬去了叠州,褚遂良和崔敦礼两个,向来又以长孙无忌马首是瞻,都不会在此刻节外生枝。

至于其他文武官员,哪怕联起手来,都阻挡不了李治登上皇位。更何况,从李世民去世当晚,卢国公程咬金就率领五千飞骑驻扎在了左延明门外!

那程咬金,可是全大唐最有名的“混不吝”,油盐不进。如果把他逼得情急拼命,长安城内的文臣武将,除了鄂国公尉迟敬德之外,有一个算一个,还真的没人敢保证自己能够全身而退。

而那鄂国公尉迟敬德,却从数月之前起,就开始闭门修起了仙道,不问世事。他不出头,就没人能劝说得了程咬金改换门庭。长孙无忌不肯放弃太子,程咬金不改换门庭,放眼大唐,谁还阻拦得了太子李治一步步登上皇位?

于是乎,经过朝臣“再三”恳请,监国太子李治“强忍悲痛”,在程咬金的贴身护卫下,入主太极宫。仍旧沿用贞观年号,从下一年起改元永徵。随即,加封长孙无忌为太尉,检校中书令。紧跟着,又从叠州召回了李积,加封开府仪同三司,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参与执掌机要事务。

对于其他文武百官,李治也是该安抚的安抚,该赏赐的赏赐,鼓励大伙继续全心全意为大唐而谋。对于贞观时代留下的各项制度,则尽量能不动就不动,以免徒增烦恼。

一连串政令施行下来,大唐朝廷,比起李世民卧病在床,太子监国,四大臣辅政这两年,运转得反倒更加顺畅。于是乎,天下人心大定。几个原本有资格争一争皇位的王爷见状,也只能暂且忘记李家的“优秀传统”,不再动辄就将眼神往玄武门上飘。

事情说起来就几句话,做起来却颇为耗费时间。待新皇帝李治终于有空闲停下来喘一口气儿,已经是李世民驾崩三个月之后。而押送车鼻可汗先期归来献俘的薛仁贵,已经在城外军营里等了五十余天。带领大军班师的高侃,也走到了渭水河畔。

“朕打算,依照昔日卫国公和英国公生擒颉利可汗的旧例,带领百官亲自出迎凯旋的将士,然后献俘于太庙。太尉、英公,两位仆射,你们四位意下如何?”发现自己竟然怠慢了与国立下大功的将士们,李治心中顿时心中涌起了几分愧疚,赶紧想办法进行补救。

“嗯,此举倒是并无不妥。”长孙无忌稍加斟酌,笑着点头。

虽然在什么时候出兵讨伐车鼻可汗一事上,他曾经跟李治有过争执。但是,随着车鼻可汗的覆灭,那些争执也就随风而去了。此刻,李治刚刚登基,急需建立执政的信心,作为舅舅,他当然能支持就尽量支持一下。

“是否有些抬举车鼻可汗了?陛下,末将并非争功,而是颉利可汗的地位,与车鼻那厮终究是天上地下!”出乎所有人意料,英国公李积,这回却没有为军中同僚张目,而是笑了笑,柔声劝阻。

“陛下,微臣以为,英国公的话不无道理!”右仆射褚遂良闻听,眼神顿时一亮,笑着对李积的观点表达赞同,“颉利是突厥的真正可汗,他归降大唐,意味着突厥从此成为大唐的臣属。那车鼻可汗,不过是阿史那家族的旁支,官职当初也不过是个伯克。趁着大唐休养生息之际作乱,才僭称可汗,哪有资格跟颉利相提并论?”

“微臣附议。”左仆射崔敦礼想了想,也笑着补充,“郊迎与献俘太庙,都是国礼。将士们平叛,着实功不可没。然而,车鼻老儿,却没资格让陛下如此郑重对待。”

“这……”李治顿时有些犹豫,一方面,的确想让凯旋归来的高侃和薛仁贵、姜简等人,享受到应得的荣耀,以激励其他将士效仿。另一方面,也的确无法否认,车鼻可汗这厮,充其量就是一个土匪流寇,份量跟颉利可汗的确差了不止一点儿半点儿。

“两位仆射的话,倒是也在理。”长孙无忌见状,赶紧笑呵呵地打起了圆场,“一国不能灭两次,颉利被擒,意味着突厥已经灭国。剩下的无论哪个姓阿史那家族的人再起兵,也都是我大唐境内的叛匪,没资格被视为敌国之君。不过——”

从李治脸上看出了几分失望,长孙无忌又拖长了声音补充,“不过,将士们千里平叛,着实功不可没。陛下,可否折中一二,昔日诸侯以王命讨不庭,献俘于天子。近代将军征伐克捷,亦用此礼。阿史那斛勃辜负先皇之恩,没资格去太庙走一遭。但是,陛下仁孝,可以命令高侃等有功将士,押着这厮从朱雀门前横穿长安城,然后前往先皇陵墓之前谢罪。”

这话,可太对李治胃口了。让凯旋将士押着车鼻可汗横穿长安城,非但可以羞辱此人,并且还能让高侃、薛仁贵等将士,接受长安百姓的夹道欢呼。而自己的父亲,临终之前还对车鼻可汗的叛乱一事耿耿于怀,将此人押到陵前向父亲谢罪,也可以让父亲在九霄之上更为安心。

当然,通过此番运作,李治自己身为大唐皇帝,又一次于万众面前,展示了存在。那属于添头,可以心照不宣。

当即,李治就欣然作出决定,按照自家舅舅长孙无忌的意思来办。不过,接下来长孙无忌的建议,却又让他轻轻皱起了眉头。

原因无他,长孙无忌竟然不希望他在父亲的陵墓前,宣布将车鼻可汗处以极刑。而是劝他封车鼻可汗一个官职,将此人圈养在长安城内,以备日后不时之需!

“太尉,朕明白你的意思。万一将来漠北再有其他突厥人闹事,便将车鼻可汗放出去撕咬一番。”尽管心里头感觉不是很舒服,李治仍旧非常礼貌地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可如果朕放过他,岂不是对被杀的使团上下太不公平?”

“陛下,做皇帝的,哪里能整天考虑什么公平不公平?”长孙无忌也是习惯了说一不二,立刻不屑地摇头冷笑,“陛下这会儿,应该考虑,如何处置阿史那斛勃,才对大唐最有利。死去的人毕竟活不过来,而日后,陛下还需要阿史那斛勃的儿子坐镇金微山!”

这话,说得可太像教训小孩子了。登时,李治心中就冒起了火星。然而,想到父亲去世之前对自己的叮嘱,他笑了笑,继续礼貌地回应,“可使团上下,毕竟是为了大唐而死,朕既然做了皇帝,就不能让他们死不瞑目。而万一日后其他枭雄看到阿史那斛勃闹成这般仍旧不会被杀,也会对律法丧失了畏惧之心,争相效仿之。”

“陛下可以厚待失去使者和随从的家人,并派人晓之以理。”长孙无忌也迅速意识到,自己说话的态度有点生硬,笑着给李治出主意。“就好比两军交战,我方将士战死沙场再多,抓到了敌将之后,也不能因为他杀了我方将士就处以极刑。而是要考虑这个人是否对我方有用,杀了他和留下他,到底哪个选择对大唐更有利。”

“陛下,阿史那贺鲁虽然还没有正式造反,却已经派兵去救援过阿史那斛勃。他的儿子,就在被我军阵斩的贼寇头目名单之内。”不希望看到李治与长孙无忌两个发生争执,崔敦礼想了想,主动在旁边补充,“杀了阿史那斛勃,阿史那贺鲁就知道自己没了退路,只会反得更快。而留下斛勃,阿史那贺鲁就会存了侥幸之心,日后陛下派兵征剿他之时,他和他麾下的将领,抵抗之心也未必太坚决……”

“为何不是阿史那贺鲁看到阿史那斛勃无论犯下多大的罪,都能逃得性命,反而会更坚定一条道走到黑呢?”李治迅速将头转向褚遂良,非常认真地向崔敦礼请教。

“微臣,微臣……”崔敦礼虽然能言善辩,反应速度却没那么快,说话立刻打起了磕巴,“微臣是从以前的旧例推断。先皇没杀突利可汗,才有许多突厥将领主动为大唐效力。先皇宽宥了颉利可汗,才有许多阿史那家族的人,拒绝响应阿史那斛勃的召唤,主动与其划清了界限,甚至向先皇请缨带兵讨伐之。”

‘可阿史那斛勃最终还是……’李治无法接受崔敦礼的诡辩,本能地想以车鼻可汗为例,来反驳对方。然而,话到了嘴边上,却又想起来,自家父亲去世之前已经主动承认了错误,作为儿子,自己不该揪住父亲的过失没完没了。于是,又快速改口,“可最终,还是有人辜负了父皇。”

“陛下,昔日诸葛武侯七擒七纵孟获,才使得南蛮永远归于蜀汉治下。而阿史那家族那么庞大,迄今为止,辜负圣恩的,只有斛勃和贺鲁两个。”褚遂良见崔敦礼好像不是李治的对手,果断接过了话头。

四个辅政大臣,已经有三个反对杀掉车鼻可汗为使团报仇,刚刚登上皇位的李治立刻犯了难,将目光求救般看向英国公李积,征询对方的意见,“英公,你意下如何?”

“末将只是个武夫,不懂太多战场之外的事情。”英国公李积拱手行礼,认真地解释,“末将刚才听了,觉得陛下和太尉的话,其实都有道理。如果陛下坚持要杀阿史那斛勃,末将就带兵前往塞上坐镇,无论谁敢造反,末将都提着他的头来见陛下。如果陛下要学诸葛武侯,七擒七纵,末将就训练士卒,以备不测便是。无论怎么选择,其实都没什么大不了的,陛下尽管一言而决。”

“嗯!”李治感觉大受鼓舞,却又开始犹豫,自己究竟遵从本心,还是遵从长孙无忌的意思更好。后者那句,“做皇帝的,哪能整天考虑什么公平不公平?”,虽然听得他心里头发堵,却未必不是出自肺腑。

“陛下如果想要替使团讨还公道,其实也未尝不可。老臣想方设法,尽快把阿史那羯盘陀也除掉,永绝后患便是!”见李治犹豫不决,长孙无忌又主动退了一步。

外甥已经是皇帝了,自己身为舅舅和辅政大臣,总不能仍旧事事都替他做主。此外,刚才自己坚持留阿史那斛勃性命,到底是完全为了大唐长远考虑,还是像妹夫生前说的那样,又意气用事了一回,长孙无忌心里头也不是太确定。

所以,干脆退上一步,让外甥自己做主吧。反正相关利害,自己和褚遂良等人都剖析过了。而此事,也的确像英国公所说的那样,没什么大不了的。

“那就依照太尉和左右仆射之见,暂且留下车鼻可汗的性命。”难得见到长孙无忌主动让步,李治反而觉得很不适应,再三权衡之后,强迫自己按照一个帝王的思维去考虑事情。“但是车鼻可汗身边的爪牙,一个都不能再留。”

“必须尽数杀之,以告慰使团上下在天之灵!”长孙无忌这次,没有反对李治的意见,而是果断表示赞同。

“高侃,薛仁贵、姜简和婆润等人,与国有功。”李治想了想,继续补充,“而父皇生前,亦说过,他们都是年青一代少见的将帅之才。”

他知道自己不处死车鼻可汗,谁会最失望。所以,真心地想要给予补偿。父皇那一代将领,已经凋零得所剩无几了,而自己还年青,必须有自己的卫国公和英国公,也需要有自己的程咬金。

“陛下可先着有司论众将之功,在献俘礼之后,召他们入宫,依照各自的功劳赐予官职和显爵。”仿佛能猜到李治在想什么,长孙无忌毫不犹豫地给出了最佳解决方案。

“那就有劳太尉,左右仆射和英国公了。”李治笑了笑,起身向四位辅政大臣交代。年青的脸上,写满了赤诚。

长孙无忌说得对,朕是大唐的皇帝,不是太子了。做太子时,可以考虑公平不公平,做皇帝时,就需要考虑更多的事情!

虽然,朕现在根本不像一个真正的皇帝!

25小说网推荐阅读:红楼群芳谱开局穿越寡妇村继承三位皇嫂后,我无敌于天下九龙夺嫡,废物皇子竟是绝世强龙三国:娶妻就变强,我不当人了!鬼王绝宠:逆天废材妃抗日之铁血狂兵大唐自治区三国之寰宇天下大唐:我在长安开商场家兄嬴政,谁敢杀我?大明最强皇太子吞噬三千界三国:开局薛仁贵传承,我无敌了大秦:我融合兽魂后无敌了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嫡女萌妃:至尊妖娆炼灵师重生三国做恶霸春秋:内嫂勿怕,我来救你狼王为皇我大哥是太子,你敢惹我?大明:我帮老婆做女帝太子的位置给养子?朕不忍了大唐:别闹我只想发财迷踪谍影震惊!盘点历史短视频给各朝帝王万古第一战皇隋末武大郎,从金莲逼洞房开始做战神大乾憨婿人在初唐:我与武曌争皇位唐朝好地主抗日之小将传奇白嫖诗词我权倾朝野我岳父是朱元璋大唐:兵圣驸马爷盛嫁无双之神医王爷不良妃公子上朝穷不拉几的李二大乾最狂驸马爷当赘婿被休,我带领全家荒年求生十国帝王大明建昌侯宋风大秦:开局成了胡亥怎么办?留里克的崛起开局就杀了曹操小军阀东汉末年烽火路谍云重重
25小说网搜藏榜:我姓王,我的邻居武大郎大成公子妃在上之染瘾世子爷群芳斗艳:多情家丁最风流带着微信购物坐江山穿越明末两太子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振南明绝色催眠师,逆天大小姐红楼:朕即大乾踢开永乐开局被抄家,我带着空间去流放!三国:寒门崛起大明:让你监国,却成千古一帝?饿殍遍地,你带大家顿顿有肉吃?大明凰女传姐妹花岳父,开局还送五小妾在他心头放肆史上第一姑爷回到三国做强者田园娇宠:神医丑媳山里汉殿下无双三国之曹家孽子大夏刑案官将军宠妻之独慕花朝霸魂管仲开局一个人,立国全靠拼千宋矛与盾与罗马帝国飘飞的残叶蝉动三国从救曹操老爹开始卫青传奇人生快穿之我就是个观众大明最牛锦衣卫,老朱求我住手三国:曹操和刘备扶我登基大魏疯王大哥,臣弟助你上位重生之我是朱厚照之子打造最强边关大秦:玩呢,你在古代搞经济建设明末:我看看谁敢让我剃头大唐之从当咸鱼开始大明捉鬼记:明朝那些魑魅魍魉最强假太监大唐不良人从亮剑开始签到剧综满门忠烈,皇帝却逼我造反成为铁锤寨三当家后镜子通古今,我靠亿万物资养扶苏
25小说网最新小说:人在皇宫:女帝让我替婚,皇后麻了!千古一帝,从九个老婆开始人在古代,开局送我七个老婆眼睛一闭一睁,继承七个杀手女仆和亲皇子:女帝逼我去北荒,屯粮练兵我称皇特战队长穿越抗战之风云再起凤凰交错,逆命妖妃寒门布衣,我从打猎到黄袍加身大秦:开局暴揍胡亥,攮死赵高互穿才知道有人图谋我武松的嫂嫂汉水东流我,最牛毒士,群臣骂我太无耻大明:我在永乐当灾星庶民崛起俄罗斯风云录大唐:请陛下称太子!三国马通之是兄弟就来砍我国舅凶猛镇北小卒:开局满级霸王枪边荒枭龙皇朝才百万兵,六皇子他私兵千万水浒:灌口李二郎传大唐:渭水之盟后我决定自立为王无双世子:开局大嫂提剑杀上青楼!完颜阿骨打传神话三国:刘备谋主,火烧洛阳乱世饥荒:我打猎娇养妻女弃子无双:我助女帝一统天下我去明末救义士开局捡媳妇:从布衣杀到九五之尊投诚大清失败,转身工业化纨绔世子觉醒大秦,我在天宗修仙的日子大唐储君请摄政王赴死娇妻逼我纳妾:女帝上门求负责假太监:从攻略太后开始让你修长城,你反手灭了匈奴?大梁逍遥王爷洪武笑谈:智渊闹大明仙秦:祖龙觉醒让我戍边极北?那朕只好南下了开局送老婆:从打猎开始发家致富明风再起从大唐山峰飞跃而下送我母亲妹妹去和亲?我直接怒刚群臣!短视频:考进长安?不如杀进长安刚到大明,天幕直播就来了我家诊所通东宫,朱标:嬴麻了人在古代,开局用半斤肉换美娇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