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蓝承羡回到溪州府衙内时,匆匆而来的还有东海商行的大东家宋义之,见到蓝承羡回来后,赶忙问起他派人送来的可是蓝承羡所要找的。
蓝承羡称自然是了,多谢他为自己做的事情,同时如果能造福大安的百姓,他会如实上奏给皇上,为他请功的。
宋义之听了连忙说道自己不过是随手而为,算不得什么大事,要说还是蓝承羡自己的功劳,不然也没有人会重视这样的作物的,蓝承羡说如果有,功劳少不了他的,又问关于市舶税的革新,东海商行是不是有回复了?
宋义之的回答是肯定的,东海商行接受蓝承羡所说的革新,前提是水师能够保护他们的商船不能受海寇的侵袭,另外如蓝承羡所言,如货物过于贵重,可以请水师加以护航保护!
蓝承羡见他言之凿凿的样子,看样子是真的回去商议了一番了,不过最终肯定还是得接受自己开出的条件,因为他们别无他选。
蓝承羡自然没有什么补充的,这和他所想的一样,就这样,蓝承羡关于革新市舶司和市舶税的事情,得到了最大的海商商行的支持,当天晚上,蓝承羡就亲自上奏给了元兴皇帝。
此前他还是只是给元兴皇帝密信里,提到了这些,这次则是直接正是上奏皇帝和朝廷,同不同意就是他们所要商议的事情了。
不过出乎蓝承羡的意料是,这次的上奏通过的速度之快,奏折到达京城的第二天,元兴皇帝就已经下旨让蓝承羡督办此事,而水师复建也提上了日程,不过暂时需要海商们缴纳完税银后,才能复建,不过可以先成立官方的第一家船厂,如果可以的话,水师的第二艘千料船就可以从这里造出。
蓝承羡上奏通过的速度快,是因为元兴皇帝早就跟各个阁臣说过了此事,他们都是没有异议的,而且因为北边战事的拖延,而南边因为蓝承羡的亲自出海,东南沿海的海寇为之肃清,还揽收回不少良民,当然就是水师复建后的第一批水军了。
所以不管出于什么目的,蓝承羡提出的市舶司和市舶税革新,没有人再敢提出什么异议,最重要的海商们似乎也是支持的,因为海寇就是蓝承羡除掉的,此时也没有人有理由阻拦蓝承羡复建水师的意愿了,就算是最大的问题,银子由谁出,蓝承羡都给出了答案,既然如此,有利于朝廷的事情,自然更加没有人敢提出什么异议了。
元兴元年七月中旬,元兴皇帝同意了楚亲王蓝承羡,提出将市舶司改名为海关司的提议,同时还有市舶税改名为关税的提议,再次建立大安王朝的水师军队等等。
这些和普通百姓并无多大关系,只知道一条,就是似乎大安又要多出一支军营水军,这个在其他朝代都很常见的士兵军队,对于水师的复建,民间自然是反应很少,而更多的是关心林东的局势,能不能给后定一个教训,什么时候收回失地,才是此时大安民间所牵挂的。
而对于海商来言,自然是大事了,虽然商人地位低下,可有了金钱,自然也就能榜上高官,所以此次市舶司革新,和水师复建他们才是受益者,虽然初期的水师可以说是他们供养的,可怎么说也是保护了他们的航道,而且还可以护航保障,比之之前莫名的交给海寇来说,心里自然舒坦多了。
跟随蓝承羡奏折一起达到的,还有蓝承羡送给元兴皇帝的一车蕃薯,元兴皇帝大喜,没想到还真被蓝承羡说中了,有了此等作物,天下百姓们也不怕吃不饱饭了吧。
赶忙下旨让东海行省以及溪州府,呈报这个作物的产量,还有习性,是否真的如蓝承羡所言,而消息自然是瞒不住的,亩产千斤新作物被发现,民间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如此说来,穷苦人家里,也终于可以有余粮了,东海三司和溪州府知府,也是抓紧回复元兴皇帝的旨意。
当然最终的结果就是,跟蓝承羡所提出的差不多,甚至还要好上许多,元兴皇帝大喜,朝廷百官震惊,按照此前种植的经验,陆续推广至所有行省,目前来说也暂时没有这么多的种子和根苗,让所有地方都有的种植,而且虽然朝廷证实了这种作物的产量和习性,但还是有许多百姓抱着怀疑的态度。
所以先期在北方比较缺粮食得省份开始种植,而其他富足的省份则先不种植这等作物,毕竟就算有,关于赋税该怎么算也还没有一个说法。
七月中旬从朝廷传出的邸报和消息,都让天下为之关注,不管是市舶司的革新,还是水师复建,还是新的作物出现,都让很多人比较重视和关心,不过唯一让人觉得惊奇的是,所有事情都和楚亲王蓝承羡有关。
话说这次年纪轻轻的楚亲王,替天子巡视江南诸省,很多人原以为只是真的在南边走走,却没想到,这个楚亲王竟然真的就给大家带来如此多的变革,而且还多是好的一面,甚至亲自带兵出海剿匪。
这一切都昭示着,似乎楚亲王也算是一个为大安王朝重要人物了,而楚亲王蓝承羡从崛起到现在名声鹊起,也不过仅仅一年而已,去年的时候,楚亲王还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宗室亲王,当时很多人听说楚亲王只是知道他是太上皇的皇子,户部尚书的女婿,再无其他。
经过癸未宫难后,楚亲王第一次出现在了朝臣的面前,那时候的楚亲王已经就是素宁卫的节度使了,位高权重,深受两代皇帝的看重,带着重任南下。
不过也没有辜负两位皇帝对他的看重,一路走来,不仅解决了盐政和赋税问题,还解决了海寇,这次又提出革新市舶司,以及复建水师,又是发现了名为蕃薯的新作物。
这次以后,朝野上下,对于这个年仅弱冠的年轻王爷,有了一个很深刻的认知,似乎有这样的王爷在辅佐皇帝,大安王朝要迎来中兴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