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腾飞继续说:“关于太监的事情,也必须改革。历朝历代,太监控制内廷,愚弄皇帝,弄权迫害忠良,狭天子以令诸侯而失去江山的不可胜数。秉笔和掌印不能由太监承办,可成立新的机构大内秘书处或掌令处,或者直接交给翰林秘书院承办。”
“我的意思就是直接废除太监制度,皇室前廷为皇上服务的就用正常的男人,年龄大小全凭皇上喜爱,品德和能力由内务府和吏部承办。后宫服务太后,皇后,嫔妃的用正常女性。在前宫和后宫之间,设立一个中转联络处,传递前宫后宫信息。
用太监的目的,无非就是担心发生宫廷淫乱丑事嘛。皇上去后宫见太后皇后等人时,由多名御前侍卫亲随,无需太监;后宫人员觐见皇上时,由宫娥或者主人贴身婢女跟随,也无需太监。既大大减少了朝廷支出,又消除了宫廷隐患!一举两得,两全其美。”
下面几个尚书大臣听得胆战心惊,好家伙,这个并肩王是不知死活还是有恃无恐?如此石破惊天之语,如小河流水汩汩不停?嘿嘿,左腾飞虽然在侃侃而谈,他们的表情和心思都收入眼底。既不是不知死活,更不是有恃无恐,这就是德才兼备的真正表现。
左腾飞接着说:“裁撤下来的太监怎么安置?愿意回家的,给与足量的安家费和今后生活帮助。不愿回家的,年老体衰不能自食其力的,内务府成立个养老院养着他们。年轻力壮的,可以安排到京城附近,给他们房子地和安家费,让他们种田自食其力,内务府被裁撤人员可以按此模式安置。”
“说到内务府,就不能不说内廷。朝廷还在辽东设置了围猎场,按照以前的形势,也的确有必要,皇上和皇子皇孙们一是用以延续弓马的传统,保持那种战斗的血统。现在变了,有了新式火器,有了快速移动机车,弓马即将退出延续前年的战斗模式,围猎和围猎场就没有以前的重要性了,也可以裁撤了,也能够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也是节流的一种。”
“说起围猎,顺便说一说皇子皇孙的培养事情,我一个非皇室人员,看上去讨论此事没有资格。但是,无论是皇室还是其外,都与国家政权密切相关,所以也必须摆到桌面上来谈一谈。
每个朝代都有国子监,那是国家的最高学府,而皇子皇孙却不在这里学经史子集,而是设置太傅少傅在宫内一个特设地方,不说与世隔离,也相差无几,就是一棵棵温室里的花朵。
他们接触不到社会的底层,中层,接触不到工农商学兵,认识和体会不到民众的千姿百态的生活,体会不到粒粒皆辛苦的深意,感受不到将士们久经沙场和残酷的战斗。
但是,他们将来其中有人要做皇帝,做亲王,做大将军,领导国家发展的方向,管理国计民生,扞卫国家安全。有道是,疾风知劲草。只知风花雪月,不知枯荣兴衰之势。所以每个朝代的末代,要么昏庸,要么残暴,最后都是被推翻。
这就是皇帝后代教育的错误,也是一种长久的悲哀。秦人无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后人复哀也。三青必须走出这个历史悲哀的错误循环,走一条长久不衰的新路。”
长治皇帝虽然小,长期深居宫里,体会颇深,深以为然。摄政王更是明白其中要义,不停地点头赞同。
左腾飞继续说:“那么他们去哪里学呢?跟着谁学?那就去国子监,去国立大学,不仅学经史子集经典文化,也能学到格物新知,用够见识到各种器物如何造就的。等他们年龄到了十六岁以上,可以就近去县乡里去学农,到城镇里去学做工,到商铺里学做店小二。”
“说到做店小二呀,我的两位外公和夫人近期都在自家店里做店小二,就像普通人那样做,谁对此有兴趣可以去我的商铺里观察。两位知命之年的爵爷,能放下身架做此项事情,皇子皇孙能不能做?我看能!”
“他们也要参加县试,乡试和会试。当然,毕竟他们是皇胄,不必以科举功名决定能否从政为官,这个特权还是要存在相当长的时间的。他们可以去县里做主薄,做县尉,县丞,甚至知县和道台知府;也要去军中做士兵,做守备,游记和参将。如此下来,文武兼备,知苦知甜,知下通上,明了人间险恶,通达仁义道德,可谓知己知彼,做个皇帝那不是轻松自如吗!还需要垂帘听政吗?还能被宦官和大臣挟持吗?那是不可能的!”
“从前朝到当今陛下幼童时期,就被推上皇位,我先陛下深知其中之苦。我认为,今后做皇帝者,年龄不能低于二十五岁,在位不能超过二十五年。登基年龄太小,不利于朝政稳定,在位太久,不利于接班人的培养和成长。”
在座的大臣们,包括皇帝福临,一个个被左腾飞的言谈惊得不知如何是好。一个并肩王大谈皇帝的培养和继任,即便是皇帝本人都不敢如此公开谈皇位的改革,除非是太上皇。
左腾飞点上一支烟,端起茶杯呷了一口,继续说道:“大家是不是被我惊到了?惊倒就对了!皇室之事,皇位的继承历来都是禁忌的话题,即便有人看透其中弊端,也不敢对此置硺。以至于弊端长期延续,这就是我们看到的任何一个朝都没能延续三百年的根本原因。”
“实事求是地说,按照我的能力,摄政王的能力,能不能做皇帝?能不能做个继往开来的好皇帝?答案是肯定的。但是,我们为什么没有推翻陛下呢?做皇帝的目的,不是为了满足个人私欲,而是为了国家安宁强大,为了民众过上富足和谐的生活。也是要尊重传统,尊崇道德。但是尊重传统,并不是因循守旧,要创新,目的一个就是民族兴旺,国家长治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