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小说网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姐夫,你看在我姐姐的份上,一定要想办法救一救我们严家啊!”严肃深知刁民册是要毁自家的根基,显得苦苦哀求道。

尹直自然不可能坐视不管,显得没好气地道:“昔日让你跟智儿好好读书参与科考,你不是说你们严家不在乎功名,只想做吉安府的首富吗?”

“姐夫,我跟智儿是不在乎,但孙子辈有几个还是有点读书天赋,一旦真上了刁民册便真永无出头之日了!”严肃确实是无人仕途,但终究还是知道事情的轻重。

在这个时代,若是哪家上了刁民册不能考取功名,那么再大的富贵亦是镜中花,到时的地位跟贱籍都没有两样了。

尹直自然比谁都懂得刁民册的杀伤力,能够想到此法的皇帝简直就是妖孽,显得当机立断地道:“走,咱们到县城走一趟,我倒要瞧一瞧他曾家在泰和是不是真的能够只手遮天、为所欲为了!”

没过多久,两辆马车一前一后驶上那条夯实的泥土路,朝着县城的方向而去。

泰和县,因“地产嘉禾,和气所生”而得名。

由于县中百姓勤俭持家,家中子弟勤奋好学,以致如今的泰和县名震文坛,在大明王朝更是先后诞生了两任首辅李士奇和陈循。

一个县城能够出现两位首辅,即大明王朝的宰相,而且将来还有可能出现第三位首辅,古往今来都是很少见的情况。

只是有些可惜的是,这两任首辅或多或少出现了一些问题,从而影响到他们家族在整个泰和的威望。

杨士奇虽然自幼丧父,出身贫寒,但却是文官集团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

在内阁辅政四十余年,担任内阁首辅二十一年,跟杨荣和杨溥并称“三杨”,亦是文官集团崛起的最重要奠基人。

特别其执政期间,不仅给文武百官增加了紫薪皂隶银,而且还开创了双薪制度,从而大大增加官员的福利收入。

这个事情谈不上好与坏,坏的方面自然是加大了大明财政的开支,好的方面则是大大提高官员的福利有助于防腐。

只是在家庭教育方面,却远远谈不上成功。

因溺爱长子杨稷,致使杨稷在泰和县有恃无恐,仗势行恶,先后残害数十条人命。后来事情被西厂逮住,最终杨稷被绳之于法。

正是杨稷的事情太过于恶劣,现在杨士奇的影响力已经降至零点,所以杨家在泰和县的影响力大大削弱。

陈循则是少年成名,十七岁通过院试,于二十九岁取得江西乡试解元,次年会试折卷本是第一名,但因主考官梁潜同为泰和县人,遂改以洪英为会元,而他则落为会试第二。

是金子终究会发光,陈循在随后的殿试中大放异彩,遂成为永乐十三年的状元郎,以翰林修撰的身份进入翰林院。

跟尹直的命途多不同,他在词臣的道路上一路过关斩将,于正统十年顺利晋升为户部右侍郎兼翰林学士。

正统十四年发生土木堡之变,大明朝堂出现了一场大动荡,甚至连皇帝都换了,而他反倒迎来人生的重大机遇。

因公然反对南迁,赞同朝廷调遣几省军队进京,加上支持景泰帝上位,从而赢得了景泰帝的器重,最终由陈循填补因王佐战死而出现的户部尚书空缺。

在北京城守卫战胜利不久,他的仕途更进一步,顺利入阁拜相,而后便担任大明首辅,成为景泰朝最显赫的文官之一。

天顺元年,英宗复辟,随即对于谦等官员进行清算,而内阁首辅徐循亦是在清算的名单中。

因内阁首辅陈循当年有拥立景泰帝之举,结果被六科给事中弹劾迎立明代宗,英宗命群臣在奉天门广场上审问陈循。

陈循虽侥幸免于一死,但被处杖刑一百,戍守铁岭卫。

天顺五年因陈循上书申辩,英宗诏命释放陈循为民,而次年便去世。到了成化六年,因陈循的儿子陈珊援看到于谦平反,故而亦是趁机请求恢复官爵。

虽然陈循得到了平反,但经过这么多年的起起落落,加上景泰帝的烙印太深,以致陈家在泰和县早已经没有当年的风光。

正是如此,即便泰和县先后出现两位大明首辅,但杨家和陈家都没有了当年相爷府的风采,留给世人更多的是唏嘘。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正月的泰和县城仿佛已经度过了寒冬,正在迎接着初春的降临,那原本已经枯萎的老梧桐正悄悄地伸出了一抹嫩苗。

由于这个时期文风处于鼎盛时期,故而街道不乏读书人的身影,城中的私塾传出朗朗读书声,而城中颇多古玩字画店,处处透着一种古色古香。

泰和城建于唐代,呈正方形城体的结构,由两条宽阔的青砖街道纵横交错,泰安县衙正是坐落在城西。

两辆由南门进来的马车纷纷地行驶在热闹的青砖街道中,在来到街中心的时候,旋即便向左拐向县衙。

今天是一个阴天,但并没有下雨的征兆。

泰和县衙后院,此刻空气飘着一股浓浓的酒肉香,这里显得其乐融融的模样。

身穿七品官服的苟知县留着漂亮的八字胡,虽然在普通百姓面前是高高在上的父母官,但此次像是一条巴结狗。

他正讨好地朝一位身穿四品官服的中年男子敬酒,脸上尽是谄媚之色:“程知府,下官再敬您一杯!”

“这南溪酒果然名不虚传!”程知府将杯中的佳酿饮尽,显得十分儒雅地评价道。

旁边坐着的六旬老者身上同样拥有儒雅之气,微微一笑地道:“老夫已经备了十坛佳酿,程知府明日归去之时,便可一并捎上,还请莫要推辞!”

县衙的钱师爷在这里帮着倒酒,想到这酒的年份,不由得暗暗瞠目结舌。

“呵呵……曾举人如此热情,那本府便却之不恭了!”程知府并没有摆官架子,又是开怀而笑地道。

曾不凡看到对方收下自己的礼,这一切其实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

在泰和县内,现在最有威望的并不是李士奇和陈循的首辅之家,而是因状元郎曾鹤龄而兴的曾家。

曾家的祖上是北宋农学家曾安止,虽然到了这一代已经有所没落,但却能够一直维持书香门第的体面。

到了曾鹤龄这一代,曾家像是得到上苍庇佑般,先是其兄曾椿龄高中进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而曾鹤龄于永乐十九年高中状元。

由于主持会试的考官是本县的杨士奇,即手持重权的大明首辅,曾鹤龄自然而然地拜在杨士奇门下。

(

因有杨士奇的照顾,他参与编修《成祖实录》、《仁宗实录》和《宣宗实录》,仕途可谓是一帆风顺。

正统三年,他以翰林侍读学士的身份出任顺天乡试主考官,正当他要借此进入礼部的时候,结果没两年便病逝于任上。

虽然曾鹤龄并没有两位首辅般显赫一时,但其仕途为后来者奠定了基础,而曾家的人才是层出不穷。

曾追是曾鹤龄的嫡孙,于成化十四年摘取探花郎,而他跟曾鹤龄属于祖孙鼎甲,一时被传为科举佳话。

曾家三代共计出现六位进士,所以盛传“曾家巷里状元坊,一门三代六进士,祖孙两辈双鼎甲”,而曾氏一族的举人还有将近十人。

即便到了现在,曾家之人曾彦是成化十四年的状元,现在还在翰林院任职,致使曾家的荣耀一直持续到现在,故而成为整个泰和县最显赫之家。

曾不凡正是曾鹤龄的孙子,亦考取了举人功名,但在会试中屡试不第。

由于年事渐高,所以他早已经放弃了科举一途,更是到外地做了几年的县丞,而今执掌曾家的产业。

正是家族的底蕴摆在这里,所以曾不凡完全拥有跟程知府平起平坐的资本,甚至指使程知府为自己办事。

“曾举人,本县亦敬您一杯!”苟知县亦是难得有机会跟曾不凡同桌吃饭,所以对曾不凡亦是巴结道。

曾不凡端起酒杯轻呷一小口,便抬头望向旁边的程知府:“当今圣上严于选官,此事人尽皆知。今年京察必定淘汰一大批不称职官员,我堂兄在京城跟文选司张郎中为同年之谊,此事定会助知府大人一臂之力!”

虽然京官对京察畏之如虎,但地方官员却是将三年或六年一次的京察视为机会,届时会出现大量的空缺。

他们一旦能返回京城任职,那便是地地道道的京官,可以说是青云直上了。

程知府作为堂堂的四品官员,之所以甘愿受曾不凡驱使,更是不惜开罪一位告老还乡的原兵部尚书,正是想要攀上这个关系好重返京城追逐名利。

程知府心里像是吃了蜜般,当即便郑重地拱手道:“呵呵……若此次本府能够顺利返京,他日必有厚报!”

正是这时,外面突然响起一阵鼓声。

苟知县先是微微一愣,而后反应过来是县衙的鸣冤鼓响了,若不是有人故意闹事的话,那么便出现了不得了的冤情。

只是不管哪一样,现在胆敢敲鸣冤鼓,无疑坏了自己的好心情,更影响自己招待贵客。

面对这种破坏自己攀交情的事情,他当即沉着脸进行吩咐:“何人在外面击鼓?钱师爷,即刻带人将闹事之人给本县打发离开!”

“是!”师爷处理这种事情得心应手,当即便恭敬地道。

程知府和曾举人并不觉得有什么问题,若苟知县将他们丢在这里前去会面苦主,那才是不可理喻。

“老爷!”师爷去而复返,却是脸带难色地想要将苟知县叫到一旁。

苟知县的眉头蹙起,显得十分不满地道:“你没想到我在陪程知府和曾举人吗?刚刚究竟是何人击鼓?”

“回禀老爷,是……是严员外!但……但尹尚书陪着过来了,严员外还递交了诉状!”师爷心里暗叹一声,显得小心翼翼地道。

程知府和曾举人压根没有将严肃放在眼里,但听到尹直竟然真的替严肃出头,却是默默地交换了一个眼色。

“讼诉,严员外想要告谁?”苟知县的眉头微微蹙起,显得茫然地询问道。

师爷咽了咽唾沫,眼睛十分复杂地道:“严员外是要状告您,说您扰乱朝廷法度,都是一些不好的罪名!”

“他……他放屁!”苟知县猛地放下手中的酒杯,却是被刺激出口吃的毛病了。

程知府和曾举人相视一眼,当即便默契地离席。

倒不是他们多么在意苟知县,亦不是想要亲眼瞧一瞧稀奇的民告官,而是因为尹直竟然已经到场,那么他们两人决定会一会这位文官的叛臣。

虽然他们都害怕尹直,但他们却是一点都不惧,甚至跟尹直都有一笔账。

苟知县看到两人离席初时以为是生气了,结果听到他们两人要求自己升堂审案,顿时便是傻眼了。

且不说民告官已经十分离奇,哪里还有自己审理状告自己案子的道理,这简直就是一场彻头彻尾的闹剧。

“你怕什么呢?我跟程知府在这里,一切都有我们两人担着!”曾举人看到苟知县不情愿的模样,当即板起脸道。

苟知县深知不能得罪曾举人,只好硬着头皮出去面见原兵部尚书尹直。

“下官拜见尹尚书!”程知府虽然是正四品的知府,但面对以从一品退休的尹直,亦要恭敬地施礼道。

苟知县仍旧主动向尹直示好,只是举人曾不凡明显透着几分敌意。

尹直看到程知府、苟知县和曾举人三人,闻到他们三个身上的酒气后,当即便知道自己的猜测无误,此事其实是因自己而起。

严肃看到三人出现的时候,显得若有所悟地扭头望向曾不凡。

尹直从小聪慧,年少成名,长相十分清秀,那时可谓是唇红齿白的美少年,故而得到了严家大小姐看中。

偏偏地,事情就是这般狗血,现任的曾家家主曾不凡亦是看上了严家大小姐,还说动自己父亲上门提亲。

严员外原本是属意风头正盛的曾家,但自己女儿闹得要死要活,加上尹直确实是难得的潜力股,最终拒绝了曾家的提亲,而是选择了年少成名的尹直。

只是此事在曾不凡看来,尹直这是有“夺妻之恨”,双方的矛盾已经持续了几十年,甚至还对被贬南京的尹直进行抹黑。

即便现在尹直是以兵部尚书的身份退休在家,但曾不凡一直关注朝堂之事,尹直在朝中的声名早已经毁掉。

其最重要的盟友李孜省被斩,因尹直当年是经中旨提拔,所以遭到同年、同乡和老师的远离,而曾经恩宠尹直的宪宗亦已经驾崩。

现在的弘治帝跟尹直基本上没有交集,甚至两人都没有见过几次面,自然没有什么复起的希望了。

正是如此,而今严肃被设计进入刁民册一事,始作甬者正是这一位小肚鸡肠的曾举人,为了正是当年的“夺妻之恨”。

“尹尚书,伱这般急于为严肃出头,难道是想要包庇严肃的罪行吗?”曾不凡知道尹直为何而来,显得胜券在握地道。

程知府的嘴角微微上扬,心里涌起一份得意。

若是其他的退休尚书,他自然不敢得罪,但眼前这位退休尚书不过是纸老虎,甚至还得乖乖任由自己戏耍。

25小说网推荐阅读:群芳斗艳:多情家丁最风流雷武逆天明末三十年修罗武神从山贼开始明末钢铁大亨我姓王,我的邻居武大郎大成公子妃在上之染瘾世子爷带着微信购物坐江山穿越明末两太子振南明绝色催眠师,逆天大小姐红楼:朕即大乾踢开永乐开局被抄家,我带着空间去流放!三国:寒门崛起大明:让你监国,却成千古一帝?大明凰女传姐妹花岳父,开局还送五小妾在他心头放肆史上第一姑爷回到三国做强者田园娇宠:神医丑媳山里汉三国之曹家孽子大夏刑案官将军宠妻之独慕花朝霸魂管仲开局一个人,立国全靠拼千宋矛与盾与罗马帝国飘飞的残叶蝉动三国从救曹操老爹开始卫青传奇人生快穿之我就是个观众大明最牛锦衣卫,老朱求我住手三国:曹操和刘备扶我登基大魏疯王大哥,臣弟助你上位重生之我是朱厚照之子打造最强边关大秦:玩呢,你在古代搞经济建设明末:我看看谁敢让我剃头大唐之从当咸鱼开始大明捉鬼记:明朝那些魑魅魍魉最强假太监大唐不良人从亮剑开始签到剧综满门忠烈,皇帝却逼我造反
25小说网搜藏榜:我姓王,我的邻居武大郎大成公子妃在上之染瘾世子爷群芳斗艳:多情家丁最风流带着微信购物坐江山穿越明末两太子振南明绝色催眠师,逆天大小姐红楼:朕即大乾踢开永乐开局被抄家,我带着空间去流放!三国:寒门崛起大明:让你监国,却成千古一帝?大明凰女传姐妹花岳父,开局还送五小妾在他心头放肆史上第一姑爷回到三国做强者田园娇宠:神医丑媳山里汉三国之曹家孽子大夏刑案官将军宠妻之独慕花朝霸魂管仲开局一个人,立国全靠拼千宋矛与盾与罗马帝国飘飞的残叶蝉动三国从救曹操老爹开始卫青传奇人生快穿之我就是个观众大明最牛锦衣卫,老朱求我住手三国:曹操和刘备扶我登基大魏疯王大哥,臣弟助你上位重生之我是朱厚照之子打造最强边关大秦:玩呢,你在古代搞经济建设明末:我看看谁敢让我剃头大唐之从当咸鱼开始大明捉鬼记:明朝那些魑魅魍魉最强假太监大唐不良人从亮剑开始签到剧综满门忠烈,皇帝却逼我造反成为铁锤寨三当家后镜子通古今,我靠亿万物资养扶苏家父曹孟德重生三国,家兄孟德弃妃在上:王爷,要听话
25小说网最新小说:学名张好古明朝小匠:穿越江湖的逆袭之路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大明:治好病后,老朱求我去现代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重生汉末,开局收刘宏为徒红颜劫:乱世情殇逍遥悍匪:开局一箱手榴弹家父吕奉先我登顶成龙后,女将军跪求原谅大晋霸主明末风云:乱世殇歌靠读懂人心立足穿越乱世之枭雄崛起华夏最强主播:从主播到全球帝王大明:我朱雄英不当孝子贤孙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从司农官开始变强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正德皇帝朱厚照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秦末苍穹之变十三皇子十年藏拙,真把我当傀儡昏君啊?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从落魄书生到一品富商古镯通时空,假千金娇养江阳王赢翻了醒来成了桓侯张翼德弑兄杀父,我登上大位大汉:隐忍二十年,汉武帝被架空了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大明:老朱假死后,我登基哄堂大孝亮剑:特战小组恭喜发财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大唐:不让我种地,就把你种地里三国:开局系统就跑路掌握天幕,行走万朝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重生1960:我承包了整座大山探寻六爻之谜,一卦道尽乾坤万象狂魔战神杨再兴我在异世当神捕的日子本王一心求死,为何逼我做皇帝紫鸾记三国:开局获得英雄能力被海盗打劫了,最后成了皇帝大明:书店卖明史,朱元璋懵了!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乱世风云之三国召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