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初一看着元墨宸如此信誓旦旦,她含笑满意点点头。
众学子看着诗句,也是赞赏着频频头,对元初一更是刮目相看。
洛诚淡淡看着元初一,微微行礼,淡声道:“夫人果真好文采,好学识。早说元兄以前顽劣不堪,劣迹斑斑,他能有今日,想必都是因为你教导有方!”
元初一轻笑,洛诚这是在抬高她从而贬低元墨宸让他颜面扫地吗?她不禁坦然说道:
“人无完人,孰能无过!墨宸打小聪慧,自幼就深得众人宠爱,他也因此恃宠而骄,沾染上一些不良喜好。好在他迷途知返,这大半年来,没日没夜埋头苦读,这才取得了今天的成就。俗话说,浪子回头金不换。这世上也没有白走的路,他每走过一步,都是他人生的一部分,但我相信他走过的那些不在正轨上的人生,在他以后的人生道路上会给予他警醒,让他不再重蹈覆辙,提醒他往后都要做一个如这菊花般坚韧不拔、品行高洁之士。”
“阿姐教诲,墨宸谨记!”元墨宸恭敬应道。虽说自己的过去连自己都感到难以启齿,想不到阿姐不但提得如此自然而然,还把这劣迹变成鞭策自己前行的动力,他脸上顿时又淡然了,且这话里还有夸他勤奋好学,他更是喜不胜收了。
这次能在乡试大比中高中榜首,归其缘由,除了这大半年的日夜苦读,更为主要的是前些日子南宫豫来办差时,萧靖经常把他带在身边,让他时常能听他们和府衙几位大人在谈论政务,这让他在政事上得到他们最新的见解,会考的时候,他把这些加上自己的见解,融汇贯通,由此在写策论的时候,才能下笔如神助,也因此有了好成绩。
何文昊能取得到好成绩,这其中的缘由也是少不了他平时跟跟随在他父亲身旁,耳濡目染所致。若不然以他们俩这么小的年纪,不可能第一次参加会考就能榜上有名,成为乙州府城两个年纪最小最年轻的解元和经魁。
而洛诚听了元初一的话,不由感到羞愧难当。自己本是想要当众给这解元公小鞋穿的,想不到人家不仅把这小鞋接下了,还当场把它变成一段浪子回头金换的美谈。
王鹏见洛诚有些尴尬,不由呵呵笑了,说道:“夫人所言极是,我等乃读书人,以后无论身处何处,都应当如这秋菊般‘不与群芳争艳媚,只求高洁在人间’。”
“我等读书人理应如此!”其他人也纷纷附和道。
元初一掩嘴轻笑,一首诗而已,不过她倒也希望他们以后真的能无论身处何处,都能做一个如这菊花般品行高洁之人。她心中欢喜,便朝玄月说道:
“为了庆贺各位榜上有名,墨宸和我给大家准备了一份薄礼,聊表心意,各位若是喜欢可挑一份带回去做个纪念。”
玄月随即和玄风一起把十几套精美的文房四宝拿上来。
这十几套文房四宝是她从商城里兑换出来的,精美实用。
笔是后世名家所做,笔头是用上好的长羊毛所制,笔管上还雕有梅兰菊竹松莲等精美图案。墨块是后世所做的上好的松烟墨,纸张皆是一刀后世所产的宣纸,这宣纸在后世虽是普通的宣纸,但对于在个时代,它已是上好的纸张。砚台是后世所出的端砚,上面都雕刻了精美绝伦的各式图案,在这个时代,也是难得一见的稀罕之物。
文房四宝是书生们的最爱,看到如此精美的文房四宝,他们皆喜不自胜。
“多谢夫人相赠,那我等可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除了元墨宸,他们自觉按榜上所排名次先后上来挑选。第一个上来挑的是何文昊,他挑了一套刻着梅花图案的。轮到洛诚的时候,他在这些礼物中,很难取舍,最终挑了一套刻有兰花图案的。而到王鹏的时候,他则挑了一套雕刻有竹子的,然后向元初一行礼致谢:
“多谢夫人馈赠,这套文房四宝,是在下所得到的文房四宝中最好最名贵的一套。”王鹏毫不掩饰自己的家庭拮据。
“王先生喜欢就好!”
元初一对这王鹏还是很欣赏的,胸怀坦荡,遇事处事不惊,很是沉稳。元墨宸若是能有他这份沉稳,以后必定也能成就一番大事。但他现在还是个十九岁的毛头小子,虽说学问做得还算好,但他心理素质与为人处事还有待提高,还得对他多磨炼捶打才行。
元初一送完礼也就从举子们的宴会上出来又回到外面的赏菊宴上,带着儿子和女儿和夫人太太小姐们一起聊天赏景听戏。
这帮官太阔太们,是真能聊天,她们虽是内宅女子,但这东家长,西家短的事她们尽然全都知道,元初一这一天可吃到乙州府城里不少大户人家的瓜。
日头西移,下午申时,众位夫人小姐们都已经量好衣服的尺寸,又看着时辰不早了,她们虽然不舍这赏景宴,却还是纷纷起身告辞离去,元初一便送上礼物把她们高高兴兴送走,这场宾主尽欢的赏菊宴才终于结束了。
“诗语,咱们今天收了多少订单?”
累了一天,元初一收拾完家里家外,晚饭时候终于能和大家坐在一起。
“今天来的客人一起有十二桌,每桌八成的客人都下定,有的人怕我们信誉不好,担心交了钱拿不到衣裳,没下单。这八成下单的客人,大人小孩一起,共有五百一十二件,定金就收到了一千两。”元诗语翻开账册说道。
元初一满意点头,这次赏菊订货宴举办得很成功。
“咱们的棉花也快收完了,这天气也马上就变寒,接下来咱们就要赶紧轧棉弹棉,把棉衣做出来交货给客人。”元初一说道,看向玄风,“玄风,明天再到各村去说说,咱们还要招些男工弹棉,有愿意的都可来试工。”
“是。”
“沈绣娘,咱们是不是还得再招些绣娘?”
“订单多了,是得多招些人。”沈绣娘拿出一份名单,“那天来应试的绣娘,手工好的,可用的,名单都在这上面了,明天去把人请来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