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李军团长亲率金龙军团第一师在东部边关外与敌决战,师即是万人队,为了方便称呼和管理,由李军团长使用精锐军团军团长权限定立。
该师是军团主力,无比强大,第一营全员五阶,皆是接受了战圣传承的战士···”
议事大殿上,传令兵当着帝国一众大臣的面,大声念着从边关送来的战报。
别说他身后那些大臣们了,他自己念着念着,都仿佛是在念天书一般。
战报上的每一个字他都认识,可组合起来的内容却是那样的玄幻,如果不是能够确定它确实是从边关送来,由三位守关主将联名上报,说它是帝都流传的那些英雄话本他都信!
先是以一己之力轰烂帝国重金打造的堡垒,接着又带着区区一万人,杀穿十几万敌军,更是俘虏数万,里面还包括对方的主帅。
妈耶!这位真的才不到二十岁?
等念完字数并不多的战报,传令兵赶紧跪下。
“来人,赏!”
“是,大帝!”
巨龙大帝语气里的开心清晰可闻,太监总管赶紧上前来,将传令兵领走。
直到这个传令兵一脸惊喜的用双手托着,太监总管递到手上的一袋子金币蹦蹦跳跳的离去,大殿上依旧鸦雀无声,大臣们脸上的表情定格着,依旧没从震惊中回过神来。
良久,年迈的左相第一个站出来,高声道:“恭喜大帝,得此良将,实乃我巨龙帝国之幸!”
要么他是左相呢!
根本不谈李九那匪夷所思的战绩,而是上来就恭喜大帝手下出人才了,要是李九在这儿,怕是下朝之后第一时间就会去找这位老爷子交流一下“舔”技!
“哈哈哈···”果然,这句话引来了巨龙大帝的开怀大笑,那是巨龙大帝从未在人前展现过的畅快。
笑过之后,巨龙大帝看向新晋右相,李家少族长,吩咐道:“右相,按照路程计算,龙百万他们恐怕要下月才能抵达帝都,献俘事宜,由你来操办。”
“是,大帝。”右相赶紧躬身领旨。
腰刚弯下去,余光就瞥见俩幸灾乐祸的表情,显然,李九的真实身份对一些大佬来说并不是什么秘密。
原本之前军方风头最劲的人物是重掌兵权的陈家少族长陈得意,结果他重掌兵权没多久,金龙军团就开始上热搜了,当时各大势力就在竭尽全力的调查那位副将的身份,现在,基本可以确定,当时指挥那个由金河城府兵冒充的金龙军团万人队的所谓金龙军团副将,其实就是被李家在十几年前赶出家门的那个赘婿王文逸的儿子,李家族长六代孙李九!
李九这个名字对李家来说就是一种讽刺,因为它压根儿就不是大名,只是个给孩子暂时用的小名而已!
就因为李九在十六岁之前便已经跟随其父被一同逐出李家,没能按照家族正常程序在十六岁觉醒那天赋予其真正的大名。
按理来说,李九当年还未觉醒,未来未定,其实是不用急着踢出去的,外人并不知道李家当时是怎么想的,但结果就是,现在的李九,以区区十九岁之龄便已经成为了媲美陈得意的军方新锐。
甚至,他的战绩已经完爆了在边关苦哈哈镇守多年的陈得意!
边境堡垒也是相当于敌国城池的,所以李九可以说是三十年来第一位实际攻下了敌国领土将领。
守不守得住先不提,单是这份战功,就已经是超越了在任的所有军方军团级主帅!
虽然筹备献俘这件事儿确实也属于左相的工作范畴,可李九的身份毕竟摆在这儿,想看笑话的大有人在。
右相李天启自己也很郁闷,早在李海志的家书送回来时,他们就已经调查过了,可没等他们采取补救措施,大帝就派人来直接把李九的母亲接走了。
从李海志在家书中的说法看,李九对李家可以说是没有一点儿归属感,如果没有他母亲在中间做纽带,牵线搭桥,李家根本找不到好的办法去挽回这个已经一飞冲天的九少爷,他父亲现在也是东部边关主将,多次派人去联系都吃了闭门羹,父子俩都是军方的重要人物,李家的一些强硬手段压根儿不敢用,否则就是自己作死!
尤其,大帝接走李九母亲,明摆着就是不想李家和李九重归于好,毕竟李家人碰兵权本来就不合适。
所以此时让人看笑话,李天启也只能当没看见。
下朝之后,由金龙军团主导的边关大捷所造成的影响还在持续发酵着,整个帝都都在讨论这件事,轰动异常,那些希望尽可能知道更多此战细节的人,已经第一时间第一时间派人去了东南行省。
而大帝则在傍晚时,接到了龙卫用自己渠道送来的详细报告,另外还有李九对于是否趁机进一步扩大战果的请示信,以及满满一大箱子瓶装果酒和两大缸烈酒。
果酒度数低,喝一些也不醉人,巨龙大帝心情好,当场就开了一瓶,顺便赏了坐船飞行千里送信回来的那龙卫队长一瓶。
一边把果酒当饮料喝着,巨龙大帝一边仔细阅读着龙卫统领以自己视角写的战报。
这次,在一师击溃敌军后,可能也确实是缺人,李九终于允许他们参战了,龙卫营确实战力强大,他们亲手抓了数百名召唤师俘虏和五千多名战士俘虏。
因为切实参与了,感触可比之前多多了,写出来的报告也更加详细,更令人身临其境,跟随着他的视角,看得巨龙大帝都有些热血沸腾。
看到最后,关于李九的请示内容,巨龙大帝沉思了许久,并没有第一时间做出决定,反而是派人把老李和老陈叫了过来。
“大帝!”
两人来到寝宫,行礼之后就一脸好奇的望着巨龙大帝桌案上,那明显是龙卫内部报告的兽皮纸,见状,巨龙大帝笑着把兽皮纸递了过去,两人接过,脑袋挨着脑袋仔细阅读起来,因为里面有很多边关战报上没有的细节,看得两人脸色数度变化。
其实作为边关主将之一的王文逸全程都是亲身经历者,坐在装甲车指挥位里的他看得比谁都清楚,但正因如此,写战报的时候他才几乎闭口不谈,因为光是跟四号那流畅的交流就已经再度重塑了他的三观,于是在写战报的时候,本能的,他就不想多说哪怕一个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