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守拙和郑彦中马上要大婚了。
郑彦中和家里说定,婚后不住在侯府,他们另行找房屋居住。
长平侯和郡主同意了。
外人觉得不可思议,还以为侯爷夫妇不喜欢这个新儿媳妇。
实际上只有他们明白,婚后薛守拙暂时还得辅佐老爹一段时间。
在侯府中恐怕不那么方便。
“中儿在大理寺忙得很,没想到有那么多事情要做,他们小夫妻独门独院更方便一些。”
有人问起孟阳郡主,便如此回答。
大理寺确实不比其他地方,忙起来没日没夜,还要东跑西颠查案子。
每天指不定什么时间回家。
反正郡主说什么,也没人敢反驳。
过一两年,薛文堂找个理由就辞官了。
郑彦中到时候找个理由外放。
官场凶险。
薛文堂并不喜欢沉甸甸的官帽。
离京城远一些才好。
太子原本在朝堂上拍着胸脯说自己能领导大臣把赋税改革做好。
真正做起来,发现原来并不简单。
他才发现永继帝无论做什么决策都小心翼翼,筹谋很久,也是没有办法。
并不是永继帝能力不强,而是每走一步,都比较艰难。
永继帝看不上前太子,是因为觉得前太子毫无做事的耐心和智慧。
现在,太子跳出来说自己能主持好赋税改革,永继帝心里充满狐疑,但是决定以此考验他的能力。
目前,冯檀被薛文堂拉下水,官员考评不只仰仗吏部,六部都要拿出考核官员的方法。
贺友兰还对太子提出,户部尤其在官员考评上面要进行改革。
“太子殿下,户部下属各司与赋税息息相关,必须监督他们的一言一行,否则革新之法能否自上而下贯通,都在户部的各个关节。”
太子听了,亲自到户部坐镇,查官员的出勤,还有他们的和各地官员的交往情况,以及怎么制定各地税收内容。
这一查不要紧,发现户部真的是肥。
户部里面一个小小的主事,地方官员都抢着巴结。
各省都会派专门的人,每年来京城,目的就是喂饱户部各部门的肚皮。
收受五百两以下的礼物根本不算受贿。
太子大怒,想要彻查此事。
被永继帝制止了。
“父皇,户部的人上上下下利用职权,给地方的官员大开方便之门,父皇,其实各省的赋税……”
永继帝摆摆手。
他不知道户部什么样子吗?
他当然知道。
所以,永继帝当年放了冯檀这条老狗去户部。
冯檀这个人,有各种毛病。
比如太过于油滑,又比如在朝堂煽风点火,又比如做事能力五分推卸责任能力十分。
可冯檀没有那么贪。
大体因为他没有儿子,对肉体享乐也没那么多想法。
只是喜欢弄权而已。
不过冯檀很快就能让户部上下一心,支持自己,恐怕方法之一就是对户部上下的徇私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只要不闹得特别大,不暴露到皇上前面去,就好。
“我儿,你是要把户部掀翻过来吗?”
太子毕竟脑子不笨。
户部上上下下都不干净。
自己大张旗鼓查户部,那整个部门就停摆了。
这是一种集体腐败。
或者叫制度性腐败。
根除不了。
就算有御史台和四方通政之类的部门监督,也不行。
你不可能阻止各地官员通过对户部渗透,来为自己的仕途保驾护航。
当整个部门都被渗透,腐败已经达到了法不责众的程度。
“你现在就算把户部掀翻在地,恐怕也解决不了问题。还不如赶紧想个办法,让户部官员都唯你马首是瞻,能够听你的命令行事。”
太子也只能罢休。
他倒也不是多正义,只是没想到,户部的人在皇帝眼皮子底下,能贪成这个样子。
贺友兰趁机提出:
“不若单独给户部设置一套考核之法,您可以让户部各司把应尽的职责,自陈条款,然后督促他们完成。各地向户部把财政税收之实情,尽数汇报户部,由户部整理成册,再全部汇报给您。到时候,赋税新法在各地的实施如何,和档案记录逐一对照。边境地方,把各地军饷厘定清楚,也一一上报朝廷。”
太子听了,不禁十分叫好。
“贺大人说的非常有道理!”
冯檀听了这个消息,意外地并没有反驳。
他明白,这时候提反对意见,无异于搬石头砸自己的脚。
这是故意驳太子的面子。
也是故意和皇上作对。
皇上不好自己动手敲打户部,正好让儿子拿户部练手。
深了浅了,大不了说太子还年轻,不够稳重,到时候申饬几句罢了。
总之,太子虽说没把户部掀翻了,可也把户部折腾个够。
然后太子下令,彻查各地耕地情况。
据说各地官员一片哀嚎之声。
有很多人上书,说彻查之事,应该不应该过急。
太子有些不理解,为什么就一个土地丈量清查的问题,来自地方的阻力这么大。
他屈尊来问薛文堂。
薛文堂这个愁。
该怎么告诉太子呢?
都不用薛守拙指导,只要当过地方官,就能知道,土地清查有多困难。
尤其他这种七品县令爬上来的。
薛守拙安慰爹:
“无论太子在别的方面人品如何,也许他真是个励精图治的好皇帝呢。所以告诉一下他底下的实情,也未尝不可。”
薛文堂告诉太子,各地的七品县令调动频繁,通常不能在一个地方干满三年。
经常是这个地方待一年多,那个地方待一年多。
各地的鱼鳞图册说好了每两年清查一次,几乎做不到。
因为县令总是变动。
就算不变动,两年清查一次也不易。
经常是走走形式而已。
因为县令的公事十分繁忙,每天接各种诉讼案子都接不过来。
清查土地十分费时间。
并且每次清丈土地,都会引发新的诉讼问题。
有的时候,农民真的会为了巴掌大的土地争执不休。
有些官员能力不足,或者懒政的,干脆把清查土地当做例行公事,糊弄一下就算了。
比如去问一下里正村长,今年村子有新地吗?
今年开荒了吗?
如果说没有,那就含糊过去了事。
里正村长经常为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就说土地和以往一样,不曾有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