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军确有诸多不利,但论起单兵素质,太宗时期的府兵们却要高出清军许多。
这不是后来府兵制败坏后,数量短少质量下降的府N代,这是大唐开国三十余年的府一代府二代,都是各地精选的家资丰厚、身材高大、武艺出众的良家子。
大清国这边是个什么情况,八旗男丁不过二十来万,从中选出将近二十万从军。只要不是重病残疾,管你什么歪瓜裂枣,瘦弱的、矮小的、有遗传疾病的,都不是个事儿。
不提这些劣质产品,就是普通兵丁,也不可能比得过唐军。
两千万人口基数精选出来的战士和百万人口基数扒拉出来的能是一样的水平吗?
待遇优厚、营养充足的八旗都是这样,同样世袭收入水平却低了不少的绿营兵是个什么水平就可想而知了。
除去身体素质的差距之外,论起砍人的手艺和战场心理素质,八旗绿营兵同样跟唐军差了不少意思。
手艺活还好,虽然唐军有数百年乱世传承下来的好武风气,都是打小开始熏染,但八旗也是拿着丰厚饷银的职业军人,经年累月训练下来也都是一把好手,但是绿营兵就稀松了。
哪怕是彪悍的陕甘绿营,面对千年前的关西穿越过来的老祖宗们也着实逊色不少,谁让后勤保障跟不上呢,天天吃高粱一个月还见不了一次肉腥,能指望有多高的训练水平。
至于战场表现,那就更不是一个层面的了。
唐军都是打老了仗的,三百年的乱世外加隋末十八路反王的尘烟,让七世纪的汉家儿郎们早就习惯了战火纷飞。
大唐立国后也一直没有闲着,光平定各路诸侯就一直打到了贞观年间,后面东突厥、吐谷浑、薛延陀、西突厥、高句丽,还有各种叛乱,一波接着一波,就没消停过,
帝国折冲府的士兵们谁个不是枪林箭雨中厮杀过来的。
相比之下,太平了三十载的大清国,虽然说不上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但在和平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士兵们战场上的表现是无论如何不可能比得过这些多年征战的老兵的。
也就是前面犀利的火铳大炮让那些七世纪征战四方的骄傲战士们损失惨重,更是破了心气、乱了阵脚,否则让常年处于和平状态的清军抵近面对全须全尾的巅峰唐军,会不会被一波推了都不好说。
即便是以残破的队形冲阵,唐军前锋锐士也好好给清军上了一课,什么叫人才是战争的决定性因素。
铳不如人、炮不如人,但只要让我杀到近前,照样能打到你胆寒。
疏散队形的唐军在接战过程中自觉聚拢起来,体现了极高的战术素养。
前排步槊手利用长度优势清理掉对方的长枪兵,后面持短兵的跟上杀敌。
尤其是陌刀手,二三米长的大砍刀挥舞起来,前排清军只觉得酸爽无比,哪怕是友军也得离远点,免得被误伤。
幸好这样的王牌战士不多,否则清军的士气怕是真的要崩了。
能身披重甲再拿着长兵走那么远路,还能接着舞起来杀敌,哪个不是体力超群的勇士?
这等猛士每一个都是营中的宝贝,是破敌冲阵的灵魂人物。
但是人毕竟是肉长的,再刚的猛男也有累的时候。
尤其为了规避敌军的炮火,唐军出发地比平日里远了不少,战士们披甲走了更多的路,体力消耗更甚。
在杀散了敌军第一层阵列后,疲惫的陶侃小队再也无力继续深入了。
清军后队的援军已经上前。
面对着严阵以待的第二阵,陶侃一声苦笑,心中忍不住暗骂,撤退的号角声怎么还没吹响,再这么下去,这一队人都要殉国了。
劳资可不想死在这里,家里的崽子还等着阿爷带好吃好玩的回去。
但是没有信号,陶侃和家乡征调过来的同队袍泽们一步都不敢后退。
在山顶上观战的太宗皇帝放下了手中的千里镜,长吁了一口气,脸上不免露出些失望神色。
在场的一众武将也是神色凝重。
本来今日计划的便是试探性进攻,查看敌军的薄弱之处。
除非敌军露出重大破绽,否则并不需要这些个高级将领前敌指挥,一伙人便干脆和李二一块到山上,找个视线好的地方观看前锋冲阵,以寻得破敌之机。
只是清军这重炮、中型火炮和小口径炮外加火铳的火力网却让大家伙大感震撼。
本来是护身神器的重甲反倒成了索命的玩意。
一身重装慢慢蠕动的唐军成了清军火器的活靶子。儿郎们损失惨重。
还是尉迟敬德耐不住这沉闷的气氛发声道:“陛下,眼看这步队是难以突入了,不如我带骑兵冲阵试试。这点距离,战马跑起来,挨不了几下便可杀到敌前,或可建功。”
李二凤摆摆手:“不必了。敌军兵力雄厚,远胜我军。马队上去,也难杀透敌军。铳炮齐发之下,反倒白白损失宝贵的骑士战驹。”
太宗皇帝征战多年,敌军战力如何,稍加观看即可知晓个大概。
在李二看来,中路的八旗兵除了火器强横外,训练水平倒也尚可,只是战场反应生疏了些,当是少经战事所致。
奋勇杀敌的唐军健儿虽然让前排的清军乱了阵脚,但在遭受火器的大量杀伤和长途披甲冲阵的气力消耗后,能做到现在这种地步已经是极限,不可能再有余力扩大战果了。
跟八旗兵相比,左翼的绿营兵就稀松太多了,仅仅一个照面便被杀得人仰马翻,后队连续跟进才止住溃势。
这种水平,连唐军营寨负责守家的辎重兵都不如。
但不管敌军表现地再怎么无能,推进过程中的惨重损失也让唐军插入敌军的尖刀失去了继续搅动伤口的力量。
而仅仅是前军层面的扰动,也不足以为后续部队创造战机。
这个时候无论是继续加大步队跟进力度还是改为骑队上阵,想要一鼓作气拿下敌军都不太可能。
最好的局面也不过是双方纠缠到太阳落山然后各回各家各找各妈,明日吃饱喝足接着开片。
但是这么一来就打成了消耗战,先不说二凤不喜欢这种作战模式,就以唐军仅有清军半数的现实情况也不允许这么做。
这还是乐观形式下,要是改试探进攻为大军突击,一不留神被敌人反推,那乐子可就大了。
虽说以唐军之训练有素,当不至于此,但也确实没这个必要非要血拼不是。
在这里和满清磕死几万精锐,开心的还不是其他几位大佬。
程知节也上前来:“既如此,陛下,还请下令收兵,儿郎们已经尽力了。”
李世民点点头,下令道:“吹响撤军的号角,再派些骑兵掩护步卒退下来。”
前锋士卒已经到了极限,再试探下去就要全军覆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