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上,种光道的表情就一直不怎么好。
哪怕是有了多年心理建树,还是不免对皇帝麾下的巡境使感觉到可怕。
这是来自心底的恐惧。
毕竟在这个时代当官,头顶还有一个唯我独尊的皇帝压着,自己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可能成为皇帝清算自己的借口,这种不安感,在刚才朱菜的一句话,彻底激发。
他还是忧心皇帝待会儿会不会敲打他。
所以一直思考如何应对。
表情能好才有鬼。
只是当他入了宫内。
就看到了花园之中,正跟着孩子们在御花园内玩雪。
堆雪人,砌雪屋,一大家伙男孩女孩笑容灿烂,玩得不亦乐乎。
“陛下。首辅到了。”
闻言,王三抬起头,看向雪坑外站着的种光道、朱菜两人笑道:“正好,去亭中坐坐。”
说完,王三低下头,看着左右,孩子们分成三伙。
一伙自然是开王王仲系以及启王王伯偈这两个小子。
另外两伙就是叔佑、叔俭两个小子了。
因为是同一天所出,再加上王三有段时间为了局面稳定,没有将他们从西安接来顺天府,在两个母亲的影响之下,虽然表面和气,但背后还是已经开始有所竞争了。
当然,这种影响,也将随着王三册封皇后被削弱。
杨阿妹好歹是白水县自家人,杨发更是掌控税部的大臣,归根究底,支撑王家的势力,也会随着这一次的联姻,变得庞大。
只是可惜了,叔佑、叔俭这两个小子,也会在几年内,共同面对可能出现的嫡子。
他们在几年之后逐渐明白事理之后,难保不会跟嫡子竞争起来。
所以,现在算是他们最后的安宁时间。
也是王三唯一能用皇子培养制度约束现在及以后的机会。
这就是为什么突然要召集种光道过来。
种光道站着等王三离开雪坑。
路上,王三也没说什么话的意思,众人来到亭子。
亭中已经正襟危坐了八个人。
种光道的目光快速扫过,心底一沉。
王徵、徐光启、宋应星、洪承畴、王象晋、刘护、薄珏、孙云球。
这八个人中,只有王徵、王象晋、刘护是北方人。
剩下五个,全是南方人。
而这八个人中,也只有王徵、徐光启、洪承畴、刘护拥有官职。
并且这八个人背后,都有各自的侧重,但更多还是偏向理工、农技科目的。
“都坐。”王三招呼落座后说,“你们也聊了一阵,应该都清楚这一次朕找你们来所为何事。”
众人听到这话,坐得更直了。
王三顿了顿才继续说:“历朝历代,都认为工技是奇技淫巧。但大顺能够快速平定天下,这些奇技淫巧却是功不可没。若是换做旁的希望江山永固的皇帝,肯定会想办法封闭或者延缓这些技艺的传播,毕竟技艺传播意味着变革,而变革就意味着动荡。没有一个皇帝希望国家动荡。”
不少人都听得暗暗点头。
确实如此,没有一个皇帝希望自家江山动荡不安。
王三也是如此。
“不过,那些皇帝的小家子气,除了故意,还有就是社会就是这么个态度。尤其是以小农私有制经济为主的社会,皇帝的政令在道路交通不畅的时代,光是维系中国的大一统就很费力了,是根本没有余力将动荡转为危机的。
但咱们大顺所面临的问题和之前的历朝历代又有不同。
首先是人口,我们有两亿。
其次是疆域,现在的国家面积,已经基本逼近永乐年的前明。
最后是环境,外域四方各国,正在承接明顺更迭之后的人口与技术逸散。
这一次的逸散,又和秦汉更迭、魏晋南北朝、唐末五代的人口逸散不一样。
之前这三个大时代是沿着中国边缘逸散,因为那个时候争夺的地方是中原。
而眼下这一次,因为造船业的强大,人口往南洋、东洋、西洋三个方向全面开花。出现一个成建制的、有意识的大规模迁徙。
这批人过去,绝对会第一时间完成邦国的初步退化,也就是回到裂土封疆的诸侯时代。短期内看起来影响不大,但观察史书,一旦被他们站稳脚跟,就不可避免看到这批人将四夷同化,进而展开对中原的反攻倒算。
秦汉更迭的匈奴,魏晋南北朝的五胡高句丽、唐末五代的契丹。都是因为汉人人口的逃亡和迁西,加强了边缘族群的生产力,进而让他们有办法抗击中国。
所以,为了防止此类的事情再一次发生,朕才要决定封建诸侯,抢先一步布局,敲碎中国极壁内可能出现的风险。
至于中国极壁之外,就需要另一套体系来解决。
朕的解法为——文理分科。”
一听这话,不少人都惊讶看着王三。
尤其是徐光启、孙云球、王象晋、薄珏他们,听王三讲了半天的历史和理解,居然只得到了这个?
“敢问陛下,何解?”洪承畴赶紧出声捧哏。
王三手贴近桌上的煮茶小炉,驱散玩雪带来的寒意说:“自云阳乡侯加入大顺开始,就得到了一个任务,负责整理梳理一个基础物理框架。而这个任务的大部分整理文书的工作,落在了他兄长泾阳县子身上。”
众人目光落在了云阳乡侯王徵身上。
王徵在新顺五年皇帝登基的时候,被册封为县伯,最近一段时间论功行赏的时候提为乡侯。
他哥哥王徽则是泾阳县子。
一门两爵在大顺这里不算什么,只是之前大家伙儿不明白为什么王三为什么要册封王徽,明明没啥功勋。
但现在来看,或许是因为王徵整理出了什么逆天的东西,这才让王三不得不拆分出一部分功勋给王徽,充作补偿。
这在大顺不是什么秘闻了,之前王三就没少干。
比如席禾(席仲嘉)、席书(席仲典),比如第五金、第五银。
“如你们所想。”王三适时开口,不疾不徐的说,“泾阳子帮助云阳侯整理出了大顺第一套基础物理学科目——基础力学。这本书,已经在大顺的翰林院、国子监、太学府内有传播。
里头一些猜想、问题,在这几年,集合天下人读书人的脑袋,也都有了论文论述。
换而言之,物理之学的口子,已经可以全国范围内普及了。”
“这个物理,就是文理分科的关键?”种光道好奇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