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少瑾的声音低沉而平静,仿佛在讲述一个不属于自己的故事,但其中的苦涩和无奈却让房间内的气氛变得沉重起来。
章毅虽然依旧闭着眼睛,但他的眉头微微皱起,显然在认真听着。
“怎么会这样,这些人这样鱼肉老百姓,就没有人管管吗?”秦子墨忍不住问道,语气中带着一丝好奇和同情。
“管,怎么管?”林少瑾苦笑了一声,继续说道,“这些人要么就是当地的地痞流氓转业,要么就是后台站着本地佬,谁都管不了。
甚至,那时候小工厂若是不想发工资了,先是拖欠几个月,再去举报那些没有暂住证的工人,如此一来一分钱都不用再给……
还有的房东,等着住户搬进去,押金房租一缴,后手就叫人来查暂住证。”
一旁的秦子墨听得目瞪口呆,显然无法想象那个时代的混乱与不公。
而章毅虽然依旧闭着眼睛,但他的呼吸变得略微急促,显然内心并不平静。或许林少瑾的讲述让他想到了某些发生在自己身上类似的事情。
“那后来呢?”秦子墨低声问道,语气中带着一丝难以置信。
“后来?”林少瑾叹了一口气,继续说道,“哎,后来因为出了一些人命,暂住证制度被取消了,取而代之的是更加人性化的居住证制度。虽然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但至少,普通人的生活不再像以前那样提心吊胆。
那时候我爸经济条件宽裕了,又把我从农村接到了大城市去读书。
不过,这时我爷爷又因为手术术后恢复的问题病逝了,为了治病和办丧葬,基本上把家底又掏空了。因为没有钱,所以我读了半年不到,又被送回了老家。”
“我记得以前同样也有义务教育吧?好像是九年,你那时候才六岁吧,理论上一年级是属于义务教育范畴内的,那不是免费的吗?”听到这里,秦子墨又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免费,确实免费。”林少瑾看着秦子墨淡然道,“不过,只限在户籍所在地免费读书。我的户口是上在农村的,所以我只能在本地农村办的学校去读免费的学校。
那个学校没有操场,没有跑道,只有一片泥地,课桌上都是裂缝和坑坑洼洼,有的甚至被直接掏了个大洞出来。
老师只会教语文和数学,英语都没有,教师证也没有,普通话都不会说,只会讲方言……更别提什么微机课,体育课,音乐课,美术课,书法课。
理所当然的,就这样的教育条件在这里,我基本上是考不上好的中学的,随便在当地找了个破烂中学读完我就出来打工贴补家用了。”
“那时候你……多少岁?”
“十六岁不到吧?”林少瑾摇摇头,“太久远了,我有些记不清了。”
不知道为什么,自从他自己冷冻被苏醒后,很多在冷冻前的记忆都缺失了。
“这么小,这…这这,啊这合法吗?”秦子墨震惊道。
“合不合法,不影响,法律又不是天条,只要你想挣钱,心肠不坏的人都不会为难你。”林少瑾说,“在我们本地那有句话,叫‘呀打工、娘打牌、崽打流’,打工这件事基本上是贯穿我们那上上下下三代。”
说到这里,林少瑾突然笑了起来。
“你笑什么?”
“没什么,我就是想起来还有一句话。”林少瑾无比感慨地说。
“什么话?”
“有钱人的成人礼是公主裙晚礼服盛大的宴席,而我们那小孩的成人礼,是一张去往珠三角的火车票……”林少瑾说到这里,摸出了一根烟点了起来,重重地吸了一口,仿佛将这无尽的心酸和苦楚都咽了进去。
“我讨厌珠三角那个地方,那里不是广府人盖的握手楼就是潮汕人开的工厂。
但是为了挣钱,又不得不远走他乡,令人讽刺的是,相对于家乡的环境,那儿反而还更公平一些。”
“握手楼?”秦子墨忍不住问道,语气中带着一丝疑惑。
林少瑾吐出一口烟,目光有些飘忽,仿佛回到了那个年代:“握手楼,就是那种楼与楼之间挨得特别近的房子,近到两栋楼里的人伸出手就能碰到对方。
那种楼通常又窄又挤,采光差,通风也不好,住进去就像被关在笼子里一样。”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那时候,我和我第一任女朋友住在一栋握手楼里,黑心房东把一个客厅拆成三个房间,睡的地方就只有五六平米,放了一张床和一个柜子就没什么空间了。
厕所是公用的,隐私基本上等于没有。
夏天热得像蒸笼,冬天冷得像冰窖。每天晚上,楼下的烧烤摊一开张,油烟就会顺着窗户飘进来,呛得人直咳嗽。
房间里没有阳台,也没有厨房,衣服只能拉一根线晒在房梁上面,有时候碰见下雨,两三天都可能干不了……”
“这条件也太差了吧!”秦子墨难以置信地说,“要是你那个年代的企业家放到咱们战前的那个年代,我估计个个都要蹲号子!”
“这哪到哪呀?”林少瑾轻笑一声,“呵呵,就这还算条件宽裕的,最绝的是住工厂宿舍的,一个十平米不到的小房间塞了12人的上下铺。
一张床两个人共用,白班12人,夜班12人,总计住24人!
当然这也是个例,大多数大厂都不敢这么玩,不过最少也是十人一间房了。”
“这特么……”秦子墨脸抽了抽,沉默了一会他幽幽道,“我记得,我还在当大头兵的时候,连队里的战俘营都是最差6人间的。
那样生活环境我几乎无法想象,你……是怎么熬过来的?”
熬?”林少瑾苦笑了一声,“其实也没什么特别的,就是咬牙坚持罢了。那时候,很多像我们这样的家庭都是这样过来的。大家都是为了生活,为了家人,再苦再累也得扛着。”
“那时候的地方官员都不管这种事吗?国计民生,民生都这样了……”
“Gdp高于一切。”林少瑾无奈道,“那时候国家也是刚起步,什么都是积贫积弱的状态,真要管民生,就一定会影响经济增长,这个责任是谁都不愿意背的。
毕竟民生问题只要老百姓不上街唱反调就好了,经济问题可是实实在在的。”
说到这里,他又话锋一转,“可是呢,话又说回来了,如果我们那一代人不这么去吃苦,不这么拼命,国家该如何富强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