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有一部分节点先收到了你的第一笔交易,他们会记录下来,传播出去。
另一部分节点收到了你的第二笔交易,他们也会记录下来,传播出去。
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一些节点先后收到了你的两笔交易。
怎么办呢?
很简单,他们把先收到的交易记录下来,然后认为后一笔收到的交易是不合法的,直接丢掉。
这时,网络中的节点出现了不一致:一部分节点认可你的第一笔交易,另一部分节点认可你的第二笔交易。
作为一个货币系统,比特币当然只会承认其中一笔。
具体怎么做呢?
比特币系统引入了一个竞赛,让节点们互相竞争,最终达成一致。
这里就有一个区块链的概念形成。
在比特币系统中,节点是这么组织交易的:发生时间相近的交易会被放在一起,形成一个\"区块\",然后每个区块按照时间顺序首尾相接,后一个区块里会写着前一个区块的编号,所有区块组成一个链条的形状。
这个链条从第一个区块(也就是创始块)开始,到最新的一个区块为止,记录了比特币历史上所有已经确认的交易记录。
但是我买的车子和豪宅用到的比特币是同一笔钱,但是却分属于两个区块,那么哪一个才是有效交易?!
中本聪在设计比特币系统时,要求一个区块必须满足一个非常苛刻的条件,才能被认为是区块链里的一个合法区块。
简单地说,所有新产生的区块,除了交易记录、上一个区块的地址等数据之外,还必须添加一个(称作 nonce 的)小块数据,使得整个区块经过一个(称作哈希计算的)数学运算之后,得到的结果满足指定的条件。 而找到满足这样条件的小块数字(nonce),至少对于现在计算机的计算能力来说,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这里,比特币对区块做的数学运算称作哈希计算。。
在计算机科学里,哈希计算是一系列计算的统称,这类计算能够将一块数据,映射成一小串固定长度的数字,我们称作哈希值。
哈希计算有几个特点:
一是,给定输入数据,可以很快计算出来它的哈希值;反之只给出哈希值,则几乎不可能算出原始数据;
二是,输入的数据哪怕只是改变一点点,算出来的哈希值也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参与比特币记账的节点要通过复杂而费力的计算工作来添加新区块,从而得到交易手续费和系统奖励,因此这种工作也被人们形象的称为\"挖矿\",参与挖矿的计算机节点被称作\"矿机\",控制矿机的人们则自称“矿工”。
西方人都太清闲了,给他们找点事情做。
布一楠嘿嘿笑起来,让他们去挖矿吧,到时候自己直接收割一波。
而且等她的晶圆厂建起来之后,整个芯片行业都要大改写。
挖矿得用机器吧?
看看龙华国最新一代5纳米的主板cpU~
矿机有了是不是要耗电啊?
龙华国的光伏产业也正在全力生产,好用又实惠,老外用了都说好。
实际上挖矿的过程对电力的消耗和设备的损耗挺大的。
这样一个完美的闭环不就有了吗?
等到哪天自己不高兴,或者那些人惹到自己了,她就把比特币干掉!
哇啊~~
一想到这里她就很开心。
也不知道邓玉峰在收到这份小礼物后会是什么表情?
自己可是又把一个赚钱又锋利的武器交给他了。
她的相控雷达设计图纸也花了差不多半个月才搞定。
因为其中又设计了氮化镓的芯片制造相关设备。
之后布一楠开始设计电浆炮。
这种武器在星际时代都不过时,只是功率和威力是现代没法比的。
因为材料限制。
不过即便如此,布一楠觉着只要电浆炮出现,那么它也将是无敌的。
电浆炮,布一楠设计了两种。
一种为浮游电浆炮,威力略小但是可以自由移动,有些像是无人机。
一种是大功率超级发射炮。
根据国安局传来的消息,米国正在研究电磁炮。
布一楠看不上电磁炮,是因为电磁炮利用电磁力(洛仑兹力)沿导轨发射炮弹的武器。
与传统大炮将火药燃气压力喷射出去不一样。
电磁炮是利用电磁系统中电磁场的作用力。
但是电磁炮的蓄力时间很长,虽然速度和射程都还可以,但是同时消耗的能量却也相当庞大。
电浆炮属于中性粒子炮的亚种(应该叫“等离子炮”)。
等离子体是继固体、液体、气体之后的第四种物质形态。
由于等离子体本身的温度可达数百万至数千万度,任何物质在其面前也会被瞬间蒸发,因此其破坏力相当惊人。
区别十分明显,电磁炮是用发射炮弹杀伤,电浆炮是自身等离子杀伤。
两者需要的能源都差不多,威力差距巨大,布一楠自然就要更好的电浆炮了。
这一次仍旧需要布一楠从零开始制造。
光是电浆炮的导轨材料就有亿点点难,对现在的水平来说。
因此布一楠将电磁的延伸理论又写了一篇出来作为理论支撑。
接着就是材料学……
……
六月,布一楠将欠海军的所有设计交付,至于在哪儿生产就不是她关心的问题了。
当天晚上,刘建国将军就开心的打过电话说了一大堆的感谢之词。
第二天中午,研究基地又收到了十吨海产。
篮球那么大个螃蟹、足球那么大个龙虾,还有各种海参海胆、大黄花鱼等等。
其中光是南海黄鳍金枪鱼就有五条!!
整个基地上下都嗨皮起来。
就连在基地外围,那些新来的实习生们都享受到了这些美食。
“哇,居然是金枪鱼刺身!!我感觉我这辈子都值了!”
高阳、李铁还有秦安坐在一桌子上吃着饭,他们三个虽然不是同学科但是恰巧被分在一个宿舍里。
而且三个人却被分到一个小组给基地里某位研究员老师当助手。
虽然到目前为止他们都还没有接触到什么重要研究,可是光是每天做的那些事就够他们学习好久了。
每天都很充实,如今还吃到了这种顶级美食,几个人都不由的升起好好努力学习工作留在这里的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