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峡大坝下游南岸的超级农场的尽头,化工委在这里规划了一个元老院的早期工坊,之所以称之为工坊而非工厂,其深层次原因在于此时元老院尚不具备规划和建设综合性化工厂的成熟技术和全面能力。
一个完整的化工厂规划涉及诸多严苛要求,包括但不限于基础设施的高标准建设、便捷高效的交通物流系统布局、稳定充足的原料供应渠道、严格周全的环境保护措施以及对各类潜在风险的有效预防与应对机制。
以当前元老院化工委捉襟见肘的人力资源配置来看,要规划设计出一个既能满足元老院发展需求又符合各项技术规范的大型化工厂,无疑是极具挑战性且不切实际的任务。
此外,其下游衔接的各个专业委员会也正忙于各自的规划和发展策略制定,这就意味着化工委必须耐心等待各方规划尘埃落定后,才能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和完善自己的发展规划。
但是窑厂就不一样,行政委员会出于对核心区域防御设施建设的需求,以及未来各类矿业基地发展的考量,对砖块和水泥等基础建材的需求显得尤为迫切。
尤其是水泥生产所需的石灰,并非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资源,因此,石灰也需要自主生产。幸而宜昌周边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石灰石和石膏矿产资源,这对于元老院目前的能力而言,解决水泥自给自足的问题并非遥不可及。同时,考虑到农委会大规模垦荒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木材处理问题,化工委进一步将木炭烧制纳入了窑厂的职能范围。
窑厂的建设与开垦工作并非化工委独自承担,而是得到了农委会的大力支持和全面参与。
在c+2日这一天,化工委全体同仁与农委调动过来的一众同志共同奔赴了位于农场尽头距离江岸约800米处的窑厂规划地。
此处依地形而设,规划有序地分布着砖窑、炭窑、石灰窑以及水泥作坊等重要设施,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传统建材生产链。考虑到当前建设需求及实际情况,原有的太平溪镇淤泥砖厂因其生产的轻质砖更适合于现代高楼大厦的建造,而不适用于构筑坚固耐用的碉堡炮楼,因此执委会决定对其进行关停转型。
该砖厂的所有现代化生产设备被整合至机械委员会统一调配使用,所有的技术人员自由分流,这其中化工委也积极进行了挨个动员,但是愿意答应道化工委接受烧砖任务的是一个都没有。
原因在于技术人员们虽然熟稔于21世纪先进的自动化生产工艺——只需按按钮监控参数,并及时联系设备厂家进行维护,但对于传统的手工制砖工艺却鲜有接触,甚至可以说是一窍不通。
对此现状,负责动员的化工委主任钱跃军老同志深感忧虑并发出感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类的动手能力似乎正逐步退化;如果再过上20年,倘若真的发生穿越事件,人们可能连最基础的手工烧砖技术都会遗忘,到那时,重建文明的过程或许不得不回归到刀耕火种的时代。
钱跃军,作为化工委员会的主任,时年67岁,原本是一位在夕阳红旅行团中享受晚年时光的游客。他的人生履历格外引人注目,曾是原大连石化的长兴岛基地的一名高级工程师,其专业素养与丰富经验为业界所称道。
今年五一劳动节期间,钱跃军和一群同样拥有深厚工程技术背景的老同志报名参加了夕阳红旅行团,计划畅游壮丽的三峡风光,不料却意外地遭遇了一场匪夷所思的穿越事件。
穿越之后,在新的时空环境下,《劳动者法案》出台,激发了这批本应安享晚年的老同志们再次投身到建设新世界的热情之中。
他们纷纷响应号召,重新集结起来,共同支撑起整个化工委的工作。副主任张心明、祁斌、傅大泉以及邵健四位同志,也同主任钱跃军一样,都是来自大连石化长兴岛基地的退休工程师,各自专攻领域不同:钱跃军擅长工艺流程设计与优化;张心明和祁斌则精于管道工程的设计与管理;傅大泉是安全领域的专家,对化工生产过程中的风险防控有着独到见解;而邵健则是研发部门出身,掌握着前沿的技术研发能力。
其中,傅大泉年纪最大,已达70高龄,而邵健最年轻,也有64岁了。尽管这些老同志从事的是石油化工行业,与传统的化工厂有所区别,但在当前这个特殊时期,穿越众能够找到的具有化工背景的人才极为有限,仅有的几个化工专业的大学生已经成为了他们的徒弟,接受这些老前辈们的言传身教。
然而,正是凭借着这帮平均拥有30年以上实战经验和深厚理论知识的老同志,尽管21世纪高度现代化的化工厂对他们来说可能难以复制,但要操持起18、19世纪水平的化工厂设施,并逐步发展升级,对他们而言绝非不可能的任务。
此刻在窑厂现场,五个老同志人手一部智能手机,正一边专注学习人工智能助手小智发送给他们的窑厂建设资料,一边指挥穿越众们有序地进行各项作业,对于这样的工作安排,其他砍树的、除草的、翻地的、挖坑的、运输的纯体力劳动者是没有异议的,这几位老同志都是6、70岁的年纪,体力活是操持不了多久的,再说他们肩负着把三位图上的设计变成实实在在的建筑的重任,自然是得抓紧分分秒秒学习消化了。
每当遇到设计图纸上的关键环节或难题时,他们会及时将干活的人员召集过来,共同对照着电子屏幕上的设计方案深入研究探讨。
这个颇具创新与实用性的窑厂设计方案正是由人工智能小智完成的。小智凭借对现代化工厂所有相关资料的深度学习和理解能力,根据穿越众当前所处环境条件以及有限的技术储备资源,精心设计出了一个既符合实际需求又充满前瞻性的窑厂布局。
各个窑体的各项设计参数精准贴合现有环境特点及设备状况,最大限度地利用了现有资源。
值得一提的是,小智在窑区的核心区域巧妙规划设置了电解水车间,采用中科镁基电池作为稳定电源,通过电解水技术制取氢气和氧气,并借助送风机混合空气后送入窑房内,显着提升了窑房内的温度控制效果与燃烧效率。这一设计不仅体现了对穿越众能源过剩问题的敏锐洞察,还为后续可能涉及的冶金生产过程提供了借鉴。
在原始时空背景下,虽然存在氢气和氧气用于冶金生产的真实案例,但直接应用电解方式现场制备氢氧的案例却极为罕见,因为原始空的能源特别是电力是要花钱的,每一分钱的能耗都意味着实实在在的成本付出。
而在现有时空中,由于电力供应以及生产技术完全由穿越众独家掌控,成本概念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因此,任何能够提升生产效率的方法,即使需要投入巨大,也成为了穿越众一致优先采纳的策略,任何成本虽然都会提高终端产品价格,但对于穿越众这种独家垄断且不存在市场销售的体制来说,计划分配这个词会把成本利润这个词深深的掩埋,直到几十年后的市场化进程中才会慢慢显现。
将电解氢氧应用于低端的烧砖、烧石灰生产中,这种前所未有的技术创新,正是穿越众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打破常规,积极探索新世界的有力体现。
窑厂向前延伸1000米的江岸边上,一艘载重高达2000吨的大型渡轮稳稳停靠。
此刻,渡轮宽阔的搭板上呈现出一幅繁忙景象,穿越众们正热火朝天地卸载着各类建设材料。这些物资中不乏从秭归建材城搜罗到的最高级别储备钢筋、水泥等珍贵建材,而更为引人注目的是,夹板上赫然停放着一台挖掘机这样的重型设备。
能够促使执委会在资源紧张的情况下挤出如此宝贵的挖掘机使用权,并提供高等级储备材料支持的地方,显然具有非同寻常的重要性。
的确,这片区域正是穿越众精心构建的农场前线防御基地。鉴于农场与窑厂的存在,敌对势力若要向穿越众发起攻击,沿江一线无疑是最佳路径选择。
因此,任何意图通过农场和窑厂对穿越众进行侵犯的行为都成为了绝对不可容忍的威胁。这里的敌人绝非善类,即使穿越众能够在危机时刻撤退,但敌方必定会对大家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生产设施造成毁灭性破坏。
在这个紧邻江岸的基地上劳作的人员,均是由军事委员会征召起来的民兵力量,其中少部分是退役军人,大部分则是普通的穿越众。他们肩负着前期建造整个基地的重任,后期还将接受严格的射击训练。
当摸枪的消息一经传出,报名参与的穿越众人数瞬间爆棚,这大大出乎了军事委的预料。原本还在忧虑可能因干体力活而招不到足够人员的军事委员会,在看到踊跃报名的盛况后,不禁为之一振,欣喜不已。
毕竟,对于许多曾经痴迷于“吃鸡”游戏的现代玩家来说,有机会手持真实武器,亲身体验在古代战场上远程消灭对手的乐趣,无疑是一种难以抗拒的诱惑。尽管招募通知中明确指出只有全程参与基地建设的人才有资格接触并使用枪械,但这丝毫抵挡不住众多穿越众急于体验一展身手的热情。
后续规划中,为了实现对农场前线防御基地的高效后勤补给与战略支援,执委会决定在农场区域内修建一条达到原始时空2000年左右乡道标准的煤渣路。
这条道路的建设不仅将大大提升物资运输效率,而且军事委的wJ03b装甲车能在一个小时内从中队的车库驰援到最前线,上面搭载的qJc22式12.7mm车载机枪会把前面2000米的区域变成1860年的八里桥。宜昌地区的煤矿多得惊人,在后世因为经济成本和环境保护问题而被搁置开采的众多煤矿,在当前这个时空背景下,却成为了元老院不可多得的战略优势。
采矿委员会全体委员以及一支由10名部队同志组成的先遣队,他们装备齐全,携带着各种搜集来的适用于矿产开发的专业设备,整装待发。
这支队伍将在交通委——这一基于港航管理局基础之上新成立的部门调度下,乘坐一艘载重量达100吨级的执法船从下游的交通委港口启程,他们的目标直指宜昌,也就是现今的峡州地区,准备对其蕴藏的丰富矿产资源进行系统的勘探和评估。
如果按照预定计划顺利推进,这支专业的勘探团队将在峡州赶上已经在一天半前出发的归州通判李泽深。然而,现实情况往往充满变数,并非总能如人们所愿般按部就班地展开。峡州矿业调查小队矿没有勘探成,反而成为了第一个与古人军队有接触的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