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位是严玉汝,严氏财团的财神爷。”
“难怪都一千万一千万地往上竞拍了,是严家、江家在竞争,整个江城也就这两家竞争的起了。”
“有戏看了。”
人们纷纷议论着。
等墨镜老者犹豫许久,终于咬牙喊出一亿七千万后,秦诚按住了正欲竞拍的江梦瑶。
“秦诚,爷爷交代了,要我一定要拍下这个玉玺。”
江梦瑶俏脸凝重地说着。
这次她肯定有钱,因为她是奉命拿的江氏集团的钱。但即便如此,一个多亿的天文数字,放在谁身上都会紧张。
秦诚淡淡道:“信我,就不要再拍了,你爷爷要有不满,让他找我。”
“那好吧。”
江梦瑶叹了口气,其实她也觉得一个多亿买一块玉太不值了,哪怕这玉背后的文化价值再高。
只是,连江梦瑶都不知道,其实江古拍下这块玉玺,就是要送给秦诚,打算当做“大秦娱乐集团”开业的贺礼的。
最终,乾隆玉玺以一亿七千万的天价被严氏财团的人拍走,这个价格,几乎比之前所有的拍品加起来都要高一大截。
高潮之后,一场盛大的拍卖会几乎也到了尾声。
然而恰恰就在这时,秦诚笑了起来。
“严老头,”秦诚遥遥朝墨镜老者喊了过去。
严玉汝冷视了过来。
周围人闻声也都纷纷回头。现在谁不知道,严氏财团跟秦诚是死敌,毫不掩饰的死敌,这严玉汝虽然只是严家的旁支,但极受严启宽信任,不然严启宽也不会让他掌控家族财权。
秦诚戏谑地笑道:“你们严家那么有钱啊,花一亿七千万,就买个假玩意?”
此话一出,周围人全都倒吸一口凉气。
假的?!
如果拍卖会上都出现了假东西,那事儿可就精彩了,更何况还是最贵的一件宝贝。
没有人察觉到,卢锦山脸上闪过一丝惊慌与难以置信。
倒是严玉汝一点也不信秦诚,冷笑道:“你说这是假的?”
秦诚故作高深道:“假的真不了,真的假不了。”
“不可能,这些拍品都是经过数位鉴宝大师认证的,每一件拍品都有鉴定证明和大师签字,你难道比国内顶尖的鉴宝大师还准吗?”严玉汝冷笑着。
他太不相信秦诚了,一来,秦诚跟他们严氏财团是死敌。二来,他手里的宝贝,不仅外面的鉴宝大师鉴定过了,他自己手下也有鉴定大师,同样确认无误。
秦诚不急不缓地道:“第一种可能,你嘴里的鉴宝大师还真有可能看走眼了。因为不得不承认,这个假玩意做得非常逼真,几乎没有破绽。”
“第二种可能,正因为这个玉玺做得非常逼真,几乎没人能看出破绽。所以不排除那些所谓的鉴宝大师甘心被人收买,毕竟鉴宝大师也是人,空手套一个多亿的天文数字,是我,我也会心动。”
“但不管是哪一种情况,这玉玺的确是假的。”
瞧得秦诚说的有模有样,周围人都议论纷纷起来。
这时候, 一名白发苍苍,看上去颇有几分儒雅之气的老者拨开人群站出来,脸色还很冷峻:“小子,说话小心点,你说这宝贝哪里不对了?”
有人认了出来,这个人正是此番拍卖会的首席鉴宝大师刘沿。
刘沿在整个九州,都可谓是鉴宝界的权威人物了。很自然的,为这块乾隆玉玺签字认证的第一个人,就是他。
在刘沿之后,又有好几个鉴宝大师气势汹汹地冲了出来:
“是啊,你以为有几个臭钱就了不起啊,你懂什么啊?”
“我们都是文化人,不为五斗米折腰,你羞辱谁呢?”
“不懂还装懂,班门弄斧!”
“道歉,马上给我们道歉!”
这些人你一言我一语,每一个都比秦诚在鉴宝上更有权威百倍。但秦诚现在却在打他们所有人的脸,砸他们的饭碗,他们当然恼怒了。
“不为五斗米折腰?”秦诚当场就笑了,指着刘沿道:“你们说的,就是这位鉴宝界的大权威刘沿吗?《嵩阳汉柏图》的事还没过去多久吧?就你们这些货色,还有脸大言不惭,说什么‘不为五斗米折腰’?”
此话一出,全场的鉴宝专家,脸都火辣辣的。
数年前,鉴宝界出了一个大丑闻,丑闻的主角就是今天的第一鉴宝权威刘沿。
当时,刘沿是一个鉴宝节目的特约鉴宝专家。一个人拿着一副乾隆真迹《嵩阳汉柏图》去鉴宝,结果刘沿骗他说画是假的,花言巧语让他取消鉴宝,并以17万的低价买了过去,接着转手就卖了八千七百多万!
此事闹得沸沸扬扬,别说鉴宝界了,几乎所有人都知道。
但虽然很卑鄙,刘沿却像个没事人一样,依旧厚颜无耻地挂着专家头衔到处捞金。什么尊严、荣誉、脸面,在金钱面前,他的节操可谓是早就碎了一地。
而今天,拍卖会的首席鉴宝专家就是这种货色,这些专家还口口声声“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确是满满地讽刺啊。
刘沿面红耳赤,深感受辱,指着秦诚愤怒道:“秦诚,当初那件事根本就是造谣中伤,你坏我荣誉,今天必须给我道歉。”
“滚蛋,当婊子还要立牌坊,真当别人都是傻子啊?”秦诚毫不客气的呵斥一声,而后一摆手:“少废话。严玉汝,今天我就告诉你,你手里的玉玺哪里不对,不用谢我了,跟你也不熟。”
说着秦诚走上前,伸手向严玉汝要玉玺。
严玉汝犹豫了下,还是把玉玺递了过去,他的确很想知道哪里不对。
周围所有的人都饶有兴趣地看着,这种当众打专家权威脸的热闹,可不会常遇到。
秦诚扫了眼卢锦山,见对方额头已经在滴汗,冷冷一笑,道:“这个玉玺做的的确非常逼真。一般人鉴定它的真假,首先会看上面的玉是不是真的乾隆年间的古玉。”
“这正是造假人聪明的地方,他有心挑选乾隆年间的玉造假,如果你从玉上面鉴定,就会正中他圈套。”
“要看,就看玉玺上的刻字。这字是用硬笔一线一线描出来的,造假人的确是下了大功夫,而且细妙入微,但如果仔细辨别,还是能看出工业的痕迹的。”
“所以,准确地说,这是块乾隆年间的上等田黄玉,然后披着乾隆玉玺的光环,想要再镀一层金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