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小说网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除了新型海船,大明也开始派人勘察和准备兴修水利。

只要各地修好良好的水利工程,不论防灾还是灌溉,都可以给地方带来安宁和富裕几百年。

另外就是道路,道路修建和维护也将由国营的工程队承建。大家必须用同样的规格来建造,剩下的就是内部的优胜劣汰和工程队之间的相互竞争。

周宇是不会把重要的公共设施建设交给私企的。私企私人只会以利润为导向,如果没有利润就不做,利润微薄也会用牺牲质量的方式压低成本来挣钱。私企建造影响最大的则是耐用性,为了接新订单,他们会在公共设施的耐用性上搞小动作,让这东西快点坏,坏了就有新订单去建新的了。

除此之外规格也是一个大问题。私企泛滥的话,各处建设规格不统一,今后出问题了,私企倒闭了,规格都搞不清楚,到时候难道把东西刨掉再建一遍?

国营的工程队或者厂子,因为目标是完成朝廷给的任务,然后赚工资和奖金,他们的目标不是追求利润,所以质量上有保障的底线要高得多。

哪怕这里修个东西建个东西没利润,可是放到全国一盘棋或者更大的区域来看,可能是保障两个地区的发展或者抵御灾害的。更甚至可能就是用于更好地维护某地统治的。

不能什么都拿短期的利润算。

不论是加快了某些区域的发展速度获得更多税收,抵御了多次灾害减少了损失和救灾支出,还是某地大明的统治度上去避免了内乱,将可能的军费支出消除,都是短期利润永远无法顾及的东西。

如果是几年换一次的皇帝,几年就换一次的首辅宰相,为了自己的政绩去追求短期利益,长期下来整个国家都不会有什么大工程大发展。除非他们愿意“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将自己的政绩被后任或者后几任全领走。

远见对一国领袖来说太重要了。

兴汉的刘承曜、北原的兀里烈都没有什么远见。

兀里烈要是做好了对付兴汉堡垒的准备再开战,那么说不定现在坐江山的就不会是周宇而是他。

刘承曜要是咬牙收集、购买马匹建设马场,撑五年下去马场规模足够大,那他起码有骑兵可以反制胡骑。只要有一支骑兵在旁边遮护,胡骑对付兴汉步兵的时候就没办法占据全部主动。

兴汉和北原的战事会完全不同。

他们都急急忙忙地盯着短期利弊,一个急匆匆地开战,一个修修补补拆东墙补西墙,都没有这场战事会绵延八年的远见。都想着只要再撑过去一年就行了,对方肯定要支持不住了。

结果就是他们一起当了大明的俘虏,在大明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

教育也是远见的一种。

如果不普及教育,那些平民中的天才很难冒头,一切知识又被富人、地主官僚阶级垄断,最后不论怎么科举,他们都能在官场上再次布满他们的人。

想要打破知识垄断、权力垄断,那就得至少执行扫盲,然后那些平民中的天才拥有了自学能力,有能力自然就会冒头,会被周宇看到并提拔。

他们从底层崛起,亲身体验过民间的疾苦,那么他们制定的政策就不会完全脱离实际,或者把平民百姓排除在外,而是更实际更好执行,更受欢迎的。

再怎么被官僚地主阶级拉拢,人才也会源源不断冒出来,他们根本拉拢不完。全拉拢的话他们得出让大量原本是他们的利益。而这种事是不可能发生的,地主官僚阶级把他们自己的利益当命根子。

周宇先培养第一批扫盲老师,这些人大多都是在延寿教里做过延寿教教徒扫盲工作的书生。

他们需要转换思想,从以前一心想要科举当官的想法中跳脱出来。现在已经不是兴汉了,是大明朝了。如果还抱着过去那几本书几本经典来等着科举考试,那他们活该被淘汰。

周宇为了让他们认真当老师进行扫盲,给了他们一条从扫盲老师层层进步的“官路”,反正得给他们一个上升通道。

对于年轻些的老师来说这个上升通道不算什么,他们更愿意“一朝得中”,而不是在老师的岗位上熬资历。

可对于年纪比较大,学了半生各种兴汉的考试书籍,现在换了个朝廷,连新科举考什么都模模糊糊的,已经没有什么科举机会的他们来说,却是一条可以为之努力的通道。

当老师教学生嘛,又不是把他们教到能考上秀才的程度,只要扫盲就行,他们还是很愿意一边工作一边“攒资历”的。

只要能力行运气好,他们也觉得自己能在这条“教育通道”上一步步升官,今后要是得了品级,当上了真正的官员,也不这一辈子来世上走一遭。

同时为了扩大扫盲教师的数量,周宇设立了实习教师制度,让这些“老扫盲教师”可以点名年纪比较大,口齿清晰的学生跟着他们学习,将他们培养成合格的扫盲教师就算是加了一份功绩。

这些功绩是可以在“教育系统”的官路升迁中加分的。

这样随着时间推移,肯定可以教出许多新的扫盲教师,好让周宇可以在全国铺开基础扫盲教育,然后在未来进化为基础的义务教育。

除了这些针对官僚地主阶级知识垄断的招数之外,对官僚地主阶级占据的田地,周宇也出了过去延寿教用过的招数。

在南方五省,因为科举发达,南方五省几百年间出了不知多少官僚,朝堂之上同乡同党一大堆,更别说父子为官,兄弟为官,一门几进士这种的所谓“佳话”了。

看似他们似乎是诗书传家,文曲星全下凡到这些人家里了,应该极受到敬重才对。但仔细深入思考就明白,只不过是这些人占据了太多的知识资源,而且官场中人脉无数。

有人去猜测皇帝的心意,然后想办法押题,让一些有关系的人提前做准备。参加科举的对象,提前准备好的几篇甚至几十篇文章交给自家长辈、官场朋友们修改润色查缺补漏,背诵精熟。

到时候一上考场发现押题押到了边,甚至直接押中了题,那岂不是手拿把掐,随随便便就能把那些民间自己学出来的天才“镇压”下去。

有这样的资源,官宦世家自然不断壮大,父子同朝爷孙三代,要当官的时候一看这人家世“根正苗红”啊,文官集团帮着吹嘘一下,那些不知道第几代的低能皇帝当然就“委以重任”了。

垄断了知识之后,垄断权力就是这么简单。

垄断了权力,那自然就有人投效,哪怕你不去主动寻求,也自然会有人贴过来。不用你去动脑筋思考,那些投效过来的人自然会像是你这棵大树的根系一样四处蔓延寻找养分,让这棵大树越来越庞大,占据越来越大的地皮。

根系会无情地把其他植物的营养、水分全都吸走,这些植物死亡之后更是会腐烂后成为大树的养分。

除了缠绕在大树身上共生的藤蔓和孱弱不堪的小草,没有什么东西能逃避它的“吞并”。

这就是官僚地主阶级获得权力之后自然而然会发生的土地兼并和人口兼并。

国家的自耕农和交税的群体会因为他们而越来越少,导致国家财政越来越差。就好像农民的农田里突然崛起了一棵棵大树,把原本种植的农作物水分、养分都吸干了,农民的收成越来越少。

可有些蠢农民反而觉得大树又漂亮又能遮阴,还能遮风挡雨,肯定是好东西。就是想不明白为什么作物死了一大片,收成越来越少,他也饿的越来越瘦。明明大树都越长越高大了。

周宇这个新农民看着这片田里的一棵棵“参天大树”,觉得要以强力的手段把树全砍了,以它们现在的规模,倒下来都能砸死一大片农田里的作物,倒下之后大树的尸体下还会留着一个大坑,处理它把它砍碎拿去烧柴还要费力气费时间。

怎么让农田恢复生机呢?先把大树的根给掘一些,让他们没办法在地下吸收农田里作物的水分养分,先让大树变得虚弱一点再说。

于是,周宇颁布圣旨,天下所有佃户加入大明的各种工程时,可以包吃包住并获得月钱。这些月钱将冲抵他们订合同时向地主承诺要支付的佃租,月钱剩余的部分会发放给佃户,愿意要钱拿钱愿意要粮食得粮食。

地主也可以选择从官府这儿要钱还是要粮食。要粮食的话,就按当地平均每亩收成数字来算,再乘一下佃户和地主签订的佃租比例进行支付。

要钱的话那就是这么多粮食去乘今年官府粮食收购价,无火耗不打折扣,该是多少就给多少。

田地出租方觉得那个划算选哪个,但绝不许阻止佃户作为雇工参与大明的各项工程。敢阻止或者暗中阻止者,警告一次如果再犯立刻查抄该地主名下十分之一田地,并且下狱待审。

这个政策对佃户是十分有利的,因为他们哪怕不耕种,做工所获得的月钱也是足以交上佃租的。

可交完佃租,他们在田里播种下来的农作物就不用再交佃租给地主了啊。虽然因为没有精耕细作,会有许多农作物长势差,甚至无法成熟的情况出现。可是他们家里肯定会有人留下,只要稍微照顾照顾,农作物还是会有一定量收成的。

这些收成就足够他们一家一年的粮食开销了,就算运气太差作物收成太低,他们也会有打工的月钱剩下来来弥补。

一年过去,地主们的收入有保障,佃户们也得到了实惠,比往年过的更轻松,只有朝廷付出了一大堆月钱。似乎地主不亏朝廷不赚啊。

可这种情况只会发生在第一年。

周宇治下的朝廷本来就需要大量人力来进行水利等工程,有高产作物在,大明今年是不会产生饥荒的,支付一些钱来雇佣劳力本来就是他要做的事情,其实根本没有亏。

反而在第二年,聪明的佃户们会发现。他们都出去做工了,家里佃种的田地太多了种不过来,却还要交那么多租子,不划算啊。

他们会寻求佃租更小的田地规模,种少一点田地足够家里人照顾,足够他们的口粮就行。然后他们出去做工赚钱,因为佃租低了,他们能剩下来的钱就多了!可比过去佃种那么多田地划算太多。

这时候,地主们才会发现,他们虽然仍然占有大量田地,帮他们种田的人现在可能还是那么多佃户,可是他们租的田地面积将急剧下降。

当然到了丰收季节,朝廷还是会公平地把佃户们该付的佃租支付给地主们的。只不过当田地抛荒,收入腰斩,朝廷不允许地主强迫佃户租赁田地,手里的田地价格暴跌,发现开厂做生意更赚钱的时候嘛……

他们还会攥着手里广袤的田地不放吗?

25小说网推荐阅读:群芳斗艳:多情家丁最风流雷武逆天明末三十年修罗武神从山贼开始明末钢铁大亨我姓王,我的邻居武大郎大成公子妃在上之染瘾世子爷带着微信购物坐江山穿越明末两太子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振南明绝色催眠师,逆天大小姐红楼:朕即大乾踢开永乐开局被抄家,我带着空间去流放!三国:寒门崛起大明:让你监国,却成千古一帝?大明凰女传姐妹花岳父,开局还送五小妾在他心头放肆史上第一姑爷回到三国做强者田园娇宠:神医丑媳山里汉三国之曹家孽子大夏刑案官将军宠妻之独慕花朝霸魂管仲开局一个人,立国全靠拼千宋矛与盾与罗马帝国飘飞的残叶蝉动三国从救曹操老爹开始卫青传奇人生快穿之我就是个观众大明最牛锦衣卫,老朱求我住手三国:曹操和刘备扶我登基大魏疯王大哥,臣弟助你上位重生之我是朱厚照之子打造最强边关大秦:玩呢,你在古代搞经济建设明末:我看看谁敢让我剃头大唐之从当咸鱼开始大明捉鬼记:明朝那些魑魅魍魉最强假太监大唐不良人从亮剑开始签到剧综
25小说网搜藏榜:我姓王,我的邻居武大郎大成公子妃在上之染瘾世子爷群芳斗艳:多情家丁最风流带着微信购物坐江山穿越明末两太子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振南明绝色催眠师,逆天大小姐红楼:朕即大乾踢开永乐开局被抄家,我带着空间去流放!三国:寒门崛起大明:让你监国,却成千古一帝?大明凰女传姐妹花岳父,开局还送五小妾在他心头放肆史上第一姑爷回到三国做强者田园娇宠:神医丑媳山里汉三国之曹家孽子大夏刑案官将军宠妻之独慕花朝霸魂管仲开局一个人,立国全靠拼千宋矛与盾与罗马帝国飘飞的残叶蝉动三国从救曹操老爹开始卫青传奇人生快穿之我就是个观众大明最牛锦衣卫,老朱求我住手三国:曹操和刘备扶我登基大魏疯王大哥,臣弟助你上位重生之我是朱厚照之子打造最强边关大秦:玩呢,你在古代搞经济建设明末:我看看谁敢让我剃头大唐之从当咸鱼开始大明捉鬼记:明朝那些魑魅魍魉最强假太监大唐不良人从亮剑开始签到剧综满门忠烈,皇帝却逼我造反成为铁锤寨三当家后镜子通古今,我靠亿万物资养扶苏家父曹孟德重生三国,家兄孟德
25小说网最新小说:大齐之君上传奇大明狗腿子三国凭实力截胡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大夏镇远侯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哈哈大汉那些事儿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装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特种兵之水浒武大郎北宋我称皇山贼之谋定三国明朝写作素材大全镇国世子爷三国第一公侯三国:开局娶了大乔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动荡的大元贞观六年遇见三岁小公主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为了成神的我欺骗古人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大唐小医师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从纨绔到拥兵千万!战场杀神从马前卒开始我家有个电饭锅御赐监察使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白话三侠五义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如何拯救德意志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立渊传沉默的战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