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太妃和公主自然感激不尽。
毕竟受宠的公主和不受宠公主的嫁妆天差地别。
有宠冠后宫的贵妃帮忙,她们又放心了一点。
冯若昭回到永寿宫,就看到了胤禛抱着弘暄,指点着弘景弘宴永嘉的学业。
弘暄第一个发现冯若昭,‘啊啊啊’的指着她叫了起来。
胤禛眼光被吸引过来。
“昭昭回来了?”
冯若昭走过去接过哇哇叫的弘暄,才半蹲行礼。
“臣妾拜见皇上。”
胤禛拉起她,“怎么这般见外。”
冯若昭转头看向永嘉,眼神流露出落寞悲伤。
“臣妾不过是被触及到了心中的隐忧,有些难过罢了。”
胤禛悄无声息的叹了一口气,转头叫来几个孩子。
“今日之事你们应该都听说了,虽说和亲之事是身为公主的责任,但是永嘉不一样,朕答应你们母子几人,必会将永嘉留在京城。”
冯若昭听了这话很高兴,却也有点怀疑,“皇上,真的吗?”
弘景弘宴永嘉几人也目露希望看着胤禛。
胤禛哈哈一笑,揉揉大女儿的头。
“真的,你们是龙凤三胎,从你们额娘肚子里就在一起,皇阿玛绝不会把你们分开。”
永嘉笑着扑进他怀里,“女儿最喜欢皇阿玛了。”
弘景弘宴也扑了过去,胤禛高兴得脸上红晕满布,弘暄冯若昭在怀里,闹腾起来,“额娘,额娘,阿玛……”
胤禛站起来,把兴奋不已的弘暄单手抱起,又拉过冯若昭坐着,两人如同平常的夫妻逗着孩子们玩。
洗漱过后,胤禛感受着冯若昭久违的激情,兴奋回应。
之后他搂着冯若昭,慢慢抚着她的头发。
“昭昭,朕答应你的事一定会做到的,甄氏这些日子确实狂傲,你教训的对。”
冯若昭身子一动,依偎进他怀里。
“皇上,你真的不怪昭昭吗?甄氏可是你最近的心头好。”
胤禛一顿,拉开冯若昭乱动的手,叹了一口气。
“昭昭,你也说了只是最近,而你是朕永远的心头好,她哪里能跟你比。”
“你以后都不用吃她的醋。”
胤禛说完忍不住去看冯若昭的反应,可惜冯若昭一头扎在他怀里,他只能看到她微红的脸颊。
他忍不住把人重重搂紧,“昭昭,你跟别人都不一样的,你放心。”
冯若昭缓慢点头,呵呵,确实不一样,那么希望她想要很多的时候,他也觉得她不一样。
朝瑰公主和亲一事最后定于年后开春才出发。
冯若昭给朝瑰筹备好嫁妆之后,又放手陈太妃挑选合适的伺候人选。
这一举动得到了陈太妃母女两人的好感。
“贵妃娘娘,先帝去后,我只是幽居在这,可是这么多年,也不是一点人脉都没有,今日我就将这些交给贵妃你。”
冯若昭看着陈太妃手上的纸张面色难明,“太妃,你知道本宫并不是有所求才这样的,所做的也都是职责之内。”
朝瑰笑着开口,经过这两个月,她终于不再一副菟丝子的模样。
“贵妃娘娘,您做的一切朝瑰都明白,虽说只做职责之内的事,但确实给我们行了很大的方便,朝瑰感激不尽。”
陈太妃也笑着开口,只是语气落寞。
“这东西贵妃就收下吧,朝瑰出嫁之后,我也没有什么可牵挂的了,用不上这些东西。”
冯若昭这才接过这纸张,随意看了一眼,就收到了袖子里。
“那本宫就收下了。”
就在两人说话之时,一个宫女跑了进来。
“太妃,刚刚传来消息,说是准葛尔的可汗死了。”
冯若昭和陈太妃朝瑰都惊讶。
陈太妃连忙问:“什么时候的事?”
“收到的消息说是十日前的事,现在接可汗之位的是老可汗的儿子。”
冯若昭看向呆呆的朝瑰。
“恭喜公主,新任可汗风华正茂,与你正相配。”
陈太妃也反应过来,喜极而泣。
“我的朝瑰……”
看母女俩抱头痛哭,冯若昭也不欲多留,转身走了。
等她走后,陈太妃母女俩从激动害怕中反应过来。
陈太妃擦干净眼泪。
“我儿,还好当初贵妃出于同情拦了一下,不然你怕是都到了准葛尔了,父死子继对于你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我儿啊,我们欠贵妃的越来越多了。”
朝瑰红着脸,忍下抽噎。
“额娘,贵妃的宠爱比之当年的舒妃有过之而无不及,我们也帮不上忙,不过那份名单应该能够起点作用。”
陈太妃想到那份名单也是一怔,细碎的声音传来。
“也不知道我这个决定会不会错。”
冯若昭回到了永寿宫,直接把那份名单递给了秋嬷嬷。
秋嬷嬷越看越惊。
最后收起来。
“娘娘,这陈太妃果然不能小觑,当初要不是舒妃太受宠,她估计也能有一席之地。”
冯若昭点头。
“后宫没有那个女人是简单的。”
“她名单里这些人可以试着联系一下,寿康宫里的那两个先放一放,本宫还没决定好什么时候动手。”
关键是她不能直接动手,皇后太后都有凤气,她只能推波助澜。
“端妃那边可以放钩子了。”
秋嬷嬷点头。
“奴婢知道了。”
“对了,娘娘,刚刚前朝传来消息,说是敦亲王今儿打晕了一个弹劾他的御史。”
冯若昭眉眼微微一抖,“阿玛那边可有消息?”
“冯大人那边只是让娘娘保全自己,不要掺和进去。”
看着外面晴朗无云的天空,冯若昭只感慨一句。
“风雨欲来。”
之后几日,胤禛借由甄常在让敦亲王主动道歉。
至少表面上敦亲王服了,可是背后都恨死了甄常在那个多事的女人。
胤禛也见不得多高兴。
冯若昭也是借由朝瑰嫁妆一事在内务府插入了大量自己的人手,在发现甄常在查贡茶一事,大开方便之门。
冯若昭不由转头看向后面的翊坤宫。
“华妃啊,真是……”
贡茶先入年府和敦亲王府之事宣扬出来,朝臣都对敦亲王和年羹尧不满,弹劾的弹劾,吵闹的吵闹。
敦亲王和年羹尧这些日子风评大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