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迈克尔.哈德先生?”
“对,我是迈克尔.哈德,您是哪位?”
在一个房门前,一个年轻人,敲开了这家门,才有了上面的对话,听到对方肯定的回答,那个年轻人非常高兴。
他有些激动,而且还有些兴奋,他说道:“哈德先生,很高兴认识您,我读了您许多在《哈伯》杂志的文章,非常的感兴趣,我……我很想和您谈谈,我可以给您咨询费……为我指点。”
年轻人在门前说了许多,听得迈克尔.哈德有些莫名其妙。
“嗨~年轻人,Stop,Stop,你说你看了我在《哈伯》上发的文章,你是说哪篇?”
“次贷,房屋抵押贷款,就是这个。”这个年轻人拿出了几本《哈伯》的杂志,指着上面的文章,向他展示起来,边展示边说道:“我都有看,而且,我认为您说的对,非常的棒……”
“oK,那么,找我有什么事情?”
“哦,当然,我今年成立了一家基金公司,毕业三年,我的成就很低,现在,我想一鸣惊人,就想着找到一些目标,做出一些大事,好让我扬名,我有才华,我有……”
随着年轻人的叙述,迈克尔知道了,这是一个投机分子,很想做出事情,但眼高手低。
“年轻人,虽然文章是我写的,但是,我认为,你还是要脚踏实地,不要好高骛远,这样会害了你的。”
这是一个过来人,对一个后辈的教导,可以说,说的非常好,但在这个年轻人眼里,就是不要再说了,他不需要这样的教导,他需要的是怎么快速赚钱的捷径。
“哈德先生,既然这样,那么,我知道了,不过我认为你是对的。”他严肃的说道:“我的朋友们,也认为你是对的,这本杂志,就是我们的行动纲领,我们会按照这个行动的。”
“哈德先生,我希望以后有机会,还想从您这里得到一些建议。”年轻人离开前,最后一句话。
“当然!”
对这个不速之客,迈克尔.哈德,其实还是挺高兴的,能有一个忠实的用户。
年轻人叫沃森,做了三年的房产经纪,有人鼓励并投资了他,成立了一家基金公司,并指引他开了一家基金公司,他以自己的名字命名了这家基金公司,沃森基金公司。
这几年的房地产情况,沃森虽然才入行三年,大学一毕业,就进入了这个行业里,这几年,正是房地产最火热的三年,他虽然业绩不如那些老前辈或者新入行的女同学,但是,这个圈子里的情况,他是非常了解的,因此,有人寄给他几本《哈伯》杂志。
“先生,您应该看看这几本杂志,他们会启发你做一些大胆的事情。只有这样,你才能成为下一个哈撒伟。”
在这样的引导下,他看了《哈伯》杂志上,关于次贷危机的内容,再与他前几年的经历,他知道,那个没有见过的合伙人,非常的靠谱,这些东西,都是他熟悉的,只要利用好了,他们就发达了。
资本社会的年轻人,与全世界的年轻人一样,想着有朝一日暴富,然后实现财务自由,享受富豪生活,香车美人环绕。
只是他有贵人相助,别人没有而已。
这天,沃森基金,收到了很多笔的投资,总计3.17亿美元的投资基金。这些钱是怎么来的?当然是他在网络上募集过来的。
他在网上,分享了自己的心得,认为北美必然会发生新的危机,他把《哈伯》那几期的新闻拿出来说事情,再结合他的见闻,他认为,房地产危机,即将到来。
他在最近一期的更新中这样说道:我今天见到了偶像迈克尔.哈德,他是一位诚实的人,更是一位忠厚的长者,他劝说我,要脚踏实地去工作,虽然他说的很对,但对我来说,冒险更适合我;当有些事情的必然发生,那么,就不再是冒险,而是一种可期待的未来。
整个华尔街,像他这样的人,最近冒出了许多,有二十多家,他们只是华尔街几百家上千家基金公司的一小部分,他们此时此刻,做着差不多的事情,因此,他们成立了一个‘哈德’信徒协会的私人沙龙。
不是所有的二十多家基金加入其中,加入其中的不到一半,剩下的,只想着自己单打独斗。
除了加入沙龙的志同道合之外,这些年轻的基金创始人们,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非常的张扬,爱出风头,经常出现在媒体上。
用他们的话来说:这是个性,我们是年轻人,应该有年轻人的特色,哪怕是在这个枯燥乏味的金融世界里,他们仍然保持着年轻人的习惯。
张扬、爱炫!
他们经常在博客上或者其他社交媒体上,推出自己的观点,他们手中拿着《哈伯》杂志,说着自己深信不疑,到时大家都会富起来。
沃森们信心满满地准备大干一场,现在的市场,并不相信次贷危机的到来,即使相信了,也不会相信这个危机,会猛烈到,摧毁掉很多人的一生。“
这些哈德信徒们,能有什么坏心思呢?他们只想赚钱,过上好生活而已。
至于引爆次贷危机?
那不是他们干的,既然存在,那么就和他们没有关系。
而在加州的某个农场森林里,张三正与人通话。内容很简单,就是最近的钱,都散出去了没有。
在他的帮助下,沃森们,这些哈德信徒们,成立了基金,准备在金融市场上,高调的赚一笔。
他能有什么坏心思?只是想让这些年轻人,快速的走上成名之路罢了。
就算这些人,知道真相能怎么样?
再给他们重来的一次机会,他们还是会毫不犹豫的投入这滚滚浪潮之中,做那次贷的掘墓人。
他们得了名,而张三得了利,这一套,他玩的非常的熟练,现在就等着他们把设计的金融产品,推向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