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省教育厅厅长文朝志来省委汇报“零收费”教育实施方案,陆凡特意把省长骆施玉、副省长张荣秋和财政厅厅长孙国仁叫过来一起探讨。
人到齐后,陆凡微笑着说道:“上次常委会,我提出全省义务教育阶段‘零收费’,朝志同志已经把《方案》搞出来了,咱们一起听听,看有没有操作性、可行性,帮他查漏补缺。”
文朝志汇报道:“按照省委安排,教育厅走访了数十个学校、上万个家庭,在广泛调研、反复论证的基础上,起草我省‘零收费’实施方案,现将具体情况汇报给各位领导,有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陆凡打断道:“别婆婆妈妈的,直接说重点,最好是一项一项说,每一项得财政拿多少钱。”
文朝志一点也不尴尬,他觉得礼不可废,再者,领导的批评就是最大的爱护!
于是他马上拿出第二份方案,继续汇报道:“从2004年秋季开始,全省实施‘两免一补’政策,即免费提供教科书、免除杂费,并给寄宿生补助一定生活补助,这项政策已经实施了二十多年,我就不再赘述,下面我汇报一下新增免费事项:
第一、教辅资料费,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每学科各免费提供教辅资料,由省教育厅选定并统一采购,和书本一起发放,预计每人每科40元,合计25亿元左右……”
听到这话,财政厅厅长孙国仁感觉到一阵肉疼,忍不住说道:“25亿?这未免太多了吧?”
陆凡瞥了他一眼,不悦地说道:“国之大计,教育为本,花多少钱都值得!不过每科40元确实有些多,朝志,教辅资料的种类繁多,你要结合草原的教育实际,选定最适合草原孩子的教辅资料。另外,你还可以组织专家学者,自己研发教辅资料,自己印制,把价格打下来,我估计每科有个20元就差不多了吧?”
文朝志毫不犹豫地回道:“好的,书记,今天回去后我就着手安排此项工作,一定把价格控制在每科20元以内。这样一来,教辅资料费的投入预计12.5亿元。”
陆凡微微颔首,示意他继续。
“第二项,学具费,统一带量采购,预计每生20元……”
孙国仁不由地说道:“又是1.78亿!”
文朝志看了陆凡一眼,继续汇报道:“第三项、作业本费,每生10元左右,预计8900万元;
第四项、课后延时费,平均每生570元,现在省财政补助标准为60%,如果补齐剩下的40%,需增加财政投入20.29亿元。”
看着孙国仁“牙疼”的样子,陆凡打断道:“关于这个课后延时我说几句,我当过教育厅厅长,对课后延时有过深入了解,一直没腾出手治理这个问题。
先说说课后延时服务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解决家长接送孩子的难题,减轻家长的负担,同时也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培养兴趣特长。
但现在,课后延时成了学校和老师“创收”的手段。我知道有些学校以此当借口,将每日10多节课砍掉一部分,再拿出来当作延时服务来收费。学校还下发了意向书,不管同不同意都要签字,导致的结果是全班学生都要参加课后延时,将惠民政策篡改成害民之举。
而且有些学校课后延时服务擅自扩大了收费的范围,提高了收费的标准,以致加重了家长们的负担。脸都不要了,家长岂能不骂?
咱们省政府旁边的小学,我让程浩浩去了解过,延时费按照631的分配方案,班主任占20% ,任课老师占500%,学校领导占 30% 。
这是赤裸裸的分赃!而且‘分赃不均’!班主任和一线教师们付出的时间和精力自然是最多的,学校领导领导凭什么分30%?脸怎么那么大?我着实为班主任和老师们鸣不平!
我定一条规定,课后延时服务费90%用于补助直接参与服务工作的老师,剩余10%用于服务期间所产生的学校开支。
并且,课后延时必须遵循以下两点:1、家长自愿原则;2、课后延时全部改为兴趣班,不得上新课、写作业,杜绝将课后延时变为集体教学或‘补课’;3、不收取家长的课后延时费,严格按照省财政厅制定的标准下发资金,切实为家长减负。
这三条必须严格执行,教育厅要做好明察暗访工作,发现一例,严查严惩一例,绝不姑息!”
文朝志继续汇报:“第五项、寒暑假作业,预计4.45亿元;第六项、全额补助寄宿生住宿费,预计8.5亿元……
以上八项,预计财政投入55亿元。”
稍作沉思,陆凡说道:“朝志,要花小钱办大事,寒暑假作业咱们自己研发吧,一本的成本也就几块钱。”
“好的,书记,我们能省就省!”
陆凡把目光投向骆施玉,问道:“施玉省长,谈谈你的意见。”
骆施玉用手指敲了敲办公桌,叹了口气说:“55亿,财政压力很大呀!去年,全省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3151亿元,创下年度收入新高,同比增长3%。
从重大支出保障看,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950亿元,同比增加92亿元。其中,统筹保障‘五大任务’支出2381亿元,这是必不可少的;剩下的绝大多数用于‘三保’支出,教育支出增长了1.6%。
我省财政自给能力不足,对上级政府补助及转移支付有很大的依赖。忽然增加55亿元的支出,我现在还没有头绪,该从消减哪些领域的支出,一个萝卜一个坑呀!”
财政厅长孙国仁附和道:“书记,经济增速放缓后,各项税种都持续下降,我省公共预算收入呈低速增长的趋势,如果不算上转移支付资金,我省出现了较大的收不抵支的情况。
1—5月地方财政总收入1075亿元,同比仅仅增长0.1%,这大大低于年初确定的财政总收入增长15%的目标。省财政厅已经加强收入征管,确保上半年收支预算‘双过半’。
55亿的新增财政投入,确实难以为继!”
话刚说完,孙国仁就看到骆施玉省长狠狠地瞪了自己一眼,他马上感到一阵心慌。
有些困难,省长能强调,因为人家级别对等。“小小”的财政厅厅长,哪来的那么大的脸?真是摆不正位置了!
骆施玉很清楚,“零收费”教育是陆凡打定主意要实施的民生工程,更知道他是为即将到来的换届做准备,就算有困难也得咬着牙支持。
她讲困难为的是让陆凡领这个人情,有你财政厅长什么事?你算哪根葱?人家一个不高兴,换个听话的人来当财政厅厅长,你怎么办?真是不知所谓!
陆凡很有深意的看了孙国仁一眼,说道:“前几年各地依靠‘土地财政’、经营城市的模式,实现Gdp快速增长,地方财政收入也高速增长,日子可谓异常惬意。
可是,一旦经济增长趋缓,楼市调控加强,土地市场步入冷清之后,地方政府陷入增长乏力的泥沼。虽然‘加强收入征管’会在短期内达到财政收入增长目标,企业却因此而雪上加霜,给未来发展埋下更大的隐患。显然,这种做法要慎之又慎。
今后一段时间,财政减收增支压力将持续存在,财政运行处于‘紧平衡’状态。财政收支平衡压力越大,越要坚持政府过紧日子,把省下来的钱用于民生福祉,实现节用裕民。
一方面,省财政要优化支出结构,通过压一般、保重点,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
一方面,要严格控制政府开支,要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该压的压,该减的减,降低行政运行成本;
另一方面,要实施绩效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在财政收支矛盾较为突出的情况下,尤其要强调‘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加快建立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大力削减低效无效支出,让每一分钱花出效益,确保资金使用达到预期目标。
我提几个硬性要求:一是政府性的楼堂馆所一律不得新建;二是财政供养的人员只减不增,今年的目标是在编制总数上降低20%,临聘人员全部清理;三是公费接待、公费出国、公费购车只减不增。
就是要想尽办法压缩政府行政开支,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各地政府亦要改变大手大脚的陋习,过上勤俭节约的苦日子,将宝贵的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
同时,放弃依靠‘土地财政’、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幻想,尊重市场经济发展规律,采取放水养鱼的措施,给企业一个休养生息的机会。
值此困难之际,企业正是需要政府支持的时候。政府要想办法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帮助企业共渡难关,而非趁火打劫加强征税,把企业逼到悬崖边缘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