骄傲的猪猪:说马周一日不见相思不断能理解,说褚遂良小鸟依人,说他和长孙无忌父子情深就很乱用词了。
迷雾麋鹿迷了路:褚遂良是个小人,喜欢阿谀奉承,察言观色,曲意逢迎,可不就是小鸟依人吗。男生互称爸爸是件很平常的事情,也就碍于地位,所以长孙无忌不能反口说我是你爷!
太子李世民奇道:“马周是何人?”能让他说出一日不见相思不断,必是一位大才。
旁边的长孙无忌一脸幽怨,太子殿下,你不打算解释下“父子情深”吗?
糊糊:“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李世民将魏征比作自己的镜子,魏征生荣死哀,配享凌烟阁。
劲条逢霜摧美质,台星失位夭良臣。
唯当掩泣云台上,空对余形无复人。
魏征恐怕也没想到,自己死后还有一劫。
不久之后,太子李承乾谋反案发生。侯君集参与谋反,被处死;中书侍郎杜正伦受牵连被远贬。魏征曾经向李世民推荐二人,说他们有宰相之才,到这时,李世民开始怀疑他结党营私。
魏征又曾写下自己前后的谏辞,拿给史官褚遂良看。李世民知晓此事后,愈加不满,于是手诏取消衡山公主与魏征儿子的婚约,还下令推倒了魏征的墓碑。
贞观十九年,李世民亲征高句丽,尽管取得胜利,却仍因未能灭高句丽而后悔。
回师之后,他慨然叹息说:魏征若在,不使我有是行也。
于是召魏徵的家人到行营,赏赐慰劳,立命驰驿以少牢之礼祭祀魏征,并重新立起墓碑。”
太极殿内气氛有些尴尬,生气就生气,推人墓碑作甚?你都没推封伦的。
李世民想道歉,但转念一想,这事自己又没干过。
糊糊:“因为魏征犯言直谏、刚正不阿,所以民间传说里将他和包公塑造成上打昏君、下斩奸臣,能通阴阳的奇人。
简单说来就是白天给朝廷办事,晚上给阴司办案。因为本事太强,所以日夜不歇,社畜气质拉满。”
天涯赤子心:他们不怕过劳么?
静夜思:本质上还是因为司法不公,只能求助于鬼神。
魏征:我何时断过案?
包拯:我何德何能与魏文正比肩,而且他真的没有神异之能。
糊糊:“《西游记》里记载有这样一个故事,贞观初年,长安城遭遇了百年不遇的旱灾,久旱无雨,田间地头颗粒无收,长安城的百姓深处水深火热之中。
所以他们无不寄希望于神灵,敬奉天地神灵,供奉四海龙王,天天如此,希望得到诸天神佛的庇护,拯救长安万民于水火。
当时的长安城属于泾河龙王所管辖的降雨区域,所以他自然也受到长安城数万百姓每天的祭拜。
当时长安城里有一个算卦特别灵的术士袁守诚,这不是袁天罡的马甲,设定是他的叔叔。
袁守诚能够算出泾河水族的位置,所以长安百姓出去捕鱼,都会先去找他算一算,现在长安城的渔夫每天满载而回,泾河水系的子子孙孙每天都在大量减少。
泾河龙王嘴上不在意,运势岂是一介凡夫俗子所能窥探,纯属无稽之谈,运气所致罢了。
但这个事对于泾河龙王来说,如鲠在喉,便产生了去一探究竟的想法,想去看看此人是否像传的那般神乎其神。
有时候好奇不只能害死猫,还会害死龙。
泾河龙王幻化成一个普通商人,找到袁守诚所在,正听他和渔夫说起,明天有大雨降至就不要下河捕鱼了,呆在家里安全一些。
一旁的泾河龙王听到心里笑了,我乃掌管泾河水系之主,长安城又是我负责施云布雨的区域,我都没有接到降雨的法旨,明天又如何会有降雨?
如此泾河龙王便开口道:“你这厮,如此胡说八道,愚弄百姓,且看,欺世盗名之辈罢了,毕竟,行云布雨乃天道之密,岂是我等凡人所能窥探?难不成,只是依赖你侥幸才对河里捕鱼下网的地方和时机就能,你能胡说八道,大放厥词吗?
袁守诚也不服,他所言皆是根据卦相所示,没有一丝一毫的揣测臆想之意在里面。
泾河龙王于是说道:你既然算卦如此的精准,那你不妨当着众多长安百姓的面前猜猜明天具体什么时候下雨,什么时候雨停?下的雨量又是多少?如此一来,有众人作证,到时是真是假自见分晓。
袁守诚回答:明日辰时布云,巳时发雷,午时下雨,未时雨足,共得水三尺三寸零四十八点。
说罢两方约定明日见分晓。
泾河龙王自认身为司雨龙神,那凡人袁守诚怎么可能比自己还先知道天上下雨的时辰,这场赌赛,自己定是赢了。谁知刚回到泾河水府,天上便下令明日雨降长安,降雨的时辰与水量和袁守诚所言不差分毫。
龙王虽然大惊失色,叹这世间竟有如此通天晓地的能人,但它性情极刚烈,怎也不肯轻易服输,那争强好胜之心让它晕了头,竟然决定私下更改降雨的时辰,又克扣了雨量。
次日,龙王挨到巳时方布云,午时发雷,未时落雨,申时雨止,共降雨三尺零四十点,改了一个时辰,克了三寸八点。
雨后,龙王化为人形,径直去那袁守诚的卦摊前,一口气将卦摊砸了个稀烂,还要袁守诚立即滚出长安城。
可袁守诚只是安静地看着龙王打砸,末了冷笑一声,说道:我小小卦摊不值钱,只怕有人犯了死罪尚不自知,我认得你,你不是什么白衣秀士,你是那泾河龙王,你私改时辰,克扣雨量,犯了天条,明日恐难免一刀!
泾河龙王这才慌了手脚,后悔自己一时冲动,连忙跪倒在地,求袁守诚救命。
袁守诚叹道:求我无用,明日午时三刻,你该被魏征处斩,那魏征是当朝丞相,你若能在唐王处讨个人情,尚有生路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