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半个多时辰,李林甫、裴敦复等人陆续来到集仙殿,皇后武灵筠也被请了过来。
“皇后、诸位爱卿,天大的喜讯啊!”
直到所有人来到现场,李隆基才向众人报喜,“根据晁衡派人送来的情报,逆贼李瑛十有八九已死!”
“啊……圣人此话当真?”
除了武灵筠之外,裴敦复、王琚等人并不知道李林甫的计划,此刻听了李隆基的话,俱都一脸惊诧,还以为李隆基在开玩笑。
李隆基当即把自己和李林甫设计,用一个叫凤凰的女杀手冒充良家子,跟随晁衡前往长安接近李瑛,伺机刺杀的计划大概的说了一遍……
这个计划本来是由李林甫设计,凤凰也是李林甫一手培育,可以说李林甫才是这桩刺杀案的主谋和最大功臣。
但在李隆基的嘴里,他自己才是这个计划的最大功臣,是自己说服了晁衡把凤凰送到李瑛身边,是自己教导凤凰如何欺骗李瑛,方才有了今日的喜讯。
李林甫了解李隆基好大喜功的性格,也不敢和他争功,由着李隆基自吹自擂,只是默默的站在一旁聆听。
无论如何,只要能除掉李瑛,那自己的心血就没有白费!
只要李瑛一死,凭借李隆基的威望与能力,应该能够逆风翻盘,那样自己全家老幼的性命就保住了。
李隆基只说了一半,随后又让吃饱喝足的晁量对众人描述长安城当前的情况,包括七名重臣夜入大明宫、暂停早朝、关闭宫门、关闭城门、加强戒备,种种迹象都预示着李瑛十有八九已经被刺死。
裴敦复道:“根据长安的情况来看,李瑛很可能已死或者性命垂危,可以派人前往风陵渡观察叛军的动向。
如果长安逆庭调兵拱卫长安,那风陵渡的叛军无疑是最近的,他们定然会先抽调这支兵马返京。”
“裴卿言之有理!”
李隆基命兵部尚书徐峤马上派出使者,连夜赶往风陵渡刺探敌情,观察仆固怀恩是否会退兵?
同时,李隆基又命王倕、邓文宪集结洛阳城内的军队做好出征准备,一旦仆固怀恩撤兵,立即出兵五万直捣长安。
“仆固怀恩要绕道孟津渡,咱们直接走潼关,肯定比叛军更快抵达长安。”李隆基说道。
王倕拱手请命:“长安城内还有四万叛军,就算群龙无首,攻城也需要一定的时日。
兵法云‘兵贵神速’,臣愿率一支兵马提前赶往潼关。
如果风陵渡的叛军拔营撤退,则臣便从潼关出兵,直叩长安。
如果仆固怀恩按兵不动,说明晁衡的情报有误,臣再退兵返回洛阳便是。”
大部队出征,就算急行军,靠着双腿一天能走六七十里已经算是神速。
洛阳到长安七百里,风陵渡的叛军绕道回长安大概在八百里左右,洛阳军要想在仆固怀恩返回长安之前破城,必须保证三天左右的时间差。
李隆基略作思忖,颔首下令:“王卿言之有理,朕命你率领本部三万人马,另外再让邓文宪拨给你两万,连夜离开洛阳,向函谷关进兵。”
“臣定当为圣人赴汤蹈火!”
王倕拱手领命,一脸士为知己者死的表情。
武灵筠犹豫道:“一下子派出这么多兵马,洛阳城内可就只剩下一万人了?”
“此时不赌,更待何时?”
李隆基双手一摊,“这可是我们最后也是最好的机会!”
“过了年李俨就十三了,已经可以亲政,万一被长安逆庭的那帮人稳定住了局势,咱们可就错失了这大好机会!”
武灵筠无奈:“既然陛下这样说,那就出兵吧!”
顿了一顿,叹息道:“咸宜这孩子去幽州二十多天了,到现在也没有消息送回来。王忠嗣倒是愿不愿意支持我们,好歹派人回来知会一声,也好让我们心里有数,真是不像话!”
李隆基胸有成竹的道:“放心吧,别人朕不敢保证,但是忠嗣一定会为了朕而战!”
李林甫又建议道:“要破长安,少不了精兵猛将,臣建议陛下把李钦之子李晟,以及来曜之子来瑱召到函谷关待命,追随陛下一起出征!”
“右相所言极是,兵部马上下达调令。”
李隆基对李林甫的建议一口答应,命兵部尚书徐峤连夜发出调令,征调李晟、来瑱两员骁将随自己出征长安。
商议停当,众人各自去忙碌自己的事情。
王倕连夜点兵出征,兵部与户部则连夜准备粮草,并派遣使者分别赶往河阳与风陵渡。
深夜时分,洛阳城内虽然已经戒严,但大街上人喊马嘶,五万人马举着明晃晃的火把,连夜离开洛阳,向长安急行军。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大家休息了那么久,都给我精神一点!”
主将王倕策马当先,督促队伍连夜赶路。
风陵渡。
仆固怀恩接到了李瑛的秘旨之后,下令全军拔营撤退,走河东蒲州,经孟津渡返回关中。
将士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匆匆撤退,各种垃圾丢了遍地。
清晨起来,洛阳军发现对面的营寨一夜之间消失,急忙去向主将来曜禀报,
“启禀将军,对面的叛军撤退了,不知是何缘故?”
来曜将信将疑,急忙派遣斥候渡河刺探,并追踪叛军的动向,看看仆固怀恩在耍什么花招?
晌午过后,来自洛阳的使者抵达风陵渡阵地,向来曜禀明来意,说是陛下命自己前来查看叛军是否撤退?
来曜父子惊讶不已:“圣人如何知道叛军会主动撤退?”
使者一脸得意的道:“据秘密情报,李瑛遇刺身亡,陛下准备亲征长安,王倕将军已经于昨夜率领五万人马离开长安向潼关进军。”
“哎呀,这可真是太好了!”
来曜父子喜出望外,终于相信仆固怀恩是匆忙撤退,并非耍的什么阴谋诡计。
“使者不用过河了,本将已经派出数十名斥候过河刺探,可以确定叛军正在朝蒲州方向撤退,估计十有八九要走蒲板渡过黄河返回长安。”
使者又出示了李隆基的第二道手谕:“陛下命来瑱将军前往潼关等候,追随圣驾收复长安!”
年轻的来瑱拱手领命:“臣早就想要与叛军痛痛快快的厮杀一场,愿为陛下担任先锋!”
来曜道:“李瑛既死,叛军疲于防守,风陵渡再无危险。
给我留下一万兵马,我儿率其他一万五千人杀奔潼关,与来自洛阳的主力大军会合,收复长安!”
对于来曜来说,跟随圣驾收复长安可是大功一件,这可比继续死守风陵渡光彩多了,自己爷俩拼死拼活在风陵渡顶了叛军大半年,岂能坐视他人摘果子?
所以,来曜不经李隆基同意,便命儿子来瑱率领主力奔赴潼关,跟随圣驾收复京城,建功立业。
当下,来瑱点起一万五千兵马杀奔潼关,使者则快马加鞭返回长安向李隆基报信。
黄河两岸如同一盘棋,一子动,诸子皆动。
已经攻打河阳县城一个半月,依旧无法破防的杜希望同样收到了李瑛的密信,当即下令拔营退兵,全军向河内撤退。
到了夜间,杜希望悄悄分给夫蒙灵察两万精兵,命他昼伏夜行,悄悄摸向风陵渡,伺机偷渡河,一举摧毁河对岸的来曜大营。
日子已经进入了腊月,正是交九的时节,天气一天冷过一天,黄河上的冰凌逐渐凝结,变成了一层厚厚的薄冰。
天空隐晦暗淡,北风凛冽,处处暗藏杀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