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
裴映雪等人在吃过晚饭之后,跟几个二代朋友坐游艇出去玩了。
陈元生等人则在俱乐部装修奢华的房间内谈生意。
房间内现在是六个人:陈元生、宋晋生、宋乔安、洪源山、洪磊、张茹静。
他们讨论的第一个话题,是关于世大股权,现在已经明确有3个持股人愿以2倍以上的价格出售股份,占总股份的35%,大概需要40亿港币。
陈元生作为内陆人当然不能出面,只能让宋乔安、洪磊以港资的身份收购。
然后继续跟其他股东接触,争取配合张茹静持有的股权,总股份在50%以上,到时候就有了绝对的话语权。
第二个话题,是关于数字动力城。
这个项目明摆着就是针对李二的数码港,已经引起了李家的初步反弹,只是现在港府这边还没有明确表态。
大家的意见很一致:反正我们又不是为了把项目搞成,只要轰动效应起来,态度上再强势一点,摆出一副要跟李二硬刚的架势,让“不明真相的群众”反弹越激烈越好。
第三个话题,就是关于曹二公子。
宋晋生因为进入内陆投资较早,对这种事见怪不怪,前些日子为啥主动去找陈元生,怕的就是他风头太盛,引起某些人的窥伺。
这不说来就来了?
今天下午在球场,陈元生就在跟宋乔安、洪磊讨论这个问题。
对付曹二公子这种人,并没有太好的办法。
因为曹二属于超脱商界的人物,他在内地掌控的产业,大多都不在他的名下,就算你有势力,也很难抓到人家的把柄。
就算你抓住把柄,你还是动不了人家。
这种人隐藏的很深,你在任何媒体上都看不到他的影子,但他偏偏就是强大的存在。
难道就真的一点办法都没有吗?
当然不是,大家这会儿就在等一个人。
晚上9点左右,宋晋生接了个电话,然后带着宋乔安亲自出门迎接。
“宋老板,小宋老板,呵呵……幸会、幸会!”
门外传来爽朗的寒暄声,很快便有个年轻人跟在宋晋生身后走了进来,宋乔安则是跟在最后,顺手关上门。
有客人到,房间内的所有人都站了起来,宋晋生挨个的介绍,互相认识一下。
来人三十六七岁,身高175左右,体型略胖,国字脸,鼻子偏大,颧骨略高,偏分背头,典型的北方人。
“曾老板,曾邵华,年轻有为,咱们数字动力城项目的新股东……”
事先宋乔安就跟陈元生交代过,曾老板是彦振林通过私人关系,给宋晋生推荐的生意伙伴,也是这次参股数字动力城项目的人物之一。
陈元生这次来港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彼此认识一下。
果然,当介绍到陈元生的时候,曾邵华握手的力度格外大了一些,赞叹小陈老板如此年轻。
众人纷纷落座,简单聊了几分钟,便将话题转到了数字动力城项目上。
曾老板对数字动力城项目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实话实说,这个项目跟小李的数码港没有可比性。
人家小李的数码港,好歹拉来了几家国际大企业背书,有模有样。
而数字动力城纯粹就是个概念,怎么看怎么像房地产项目。
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就是这个小陈老板。
到一个内陆经济规模排不到前三十的城市,进行百亿级规模的地产类投资,这个人要么是疯了,要么就是钱太多花不完。
可偏偏陈元生是认真的,他有着绝对的话语权,来决定这笔看起来近似于荒谬投资,而且还拉来了宋晋生、洪源山、张茹静背书。
但凡有经济头脑的人都能看出来,先不说这笔投资能不能盈利,就算能盈利,也得猴年马月了,宋晋生、洪源山这两个港台商人,地产业老江湖,绝对不可能干这种赔本的生意。
更大的可能,他们是陈元生拉来冲在前面的幌子。
这个资本、这个魄力,曾老板只有感慨的份。
大家愉快的交流了四十多分钟,主要是围绕数字动力城的运作模式,至于谁投资多少,占股比例,根本没有涉及。
不过陈元生提到了自己曙光电子和黑石软件,可以作为数字动力城首批入驻的企业。
张茹静表示,只要条件允许,世大也会去那边投资芯片代工产业。
这算是给数字动力城增添了一丝盈利的曙光。
9点40左右,曾老板就离开了。
宋晋生嘱托陈元生和宋乔安两个送到楼下。
曾老板在上车之前,递给了陈元生一张名片。
这张名片应该是白金的,上面只有一个手机号,而且姓名也不是曾邵华。
不过这都无所谓,陈元生也礼貌的送上了自己的名片。
…………
突然被家人疏远,把王肖亮整崩溃了。
他才上班两年,平时又喜欢装逼,哪能存下什么钱,失去父母的赞助,分分钟打回原形。
王国志先是找借口收回了他的汽车,然后通知他尽快腾房子,搬到学校的教师宿舍去住。
“太绝情了!”
“我喊了你这么多年爸爸,说不要就不要我了?”
愤恨中的王肖亮无计可施,他去求爷爷从中说说情,主动提出要做亲子鉴定,挽回最后一丝希望。
王国志倒是同意了做亲子鉴定,而且还不仅仅是他的,连带着马宗超一块做,但青州市不能做,要把样本带到魔都,半个月才能出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