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将军!”叛军大营中正在休整的虎步军陌刀营军侯看着骑马奔驰而来的黄忠,赶忙起身迎了上去。
“免礼!”黄忠端坐马背,虚抬手臂,环视一圈正在休整的陌刀营,没有发现马超,接着开口问道:“孟起何在?”
“禀将军,马校尉率我等袭破敌军大营后,敌军溃散而逃,马校尉便大将军府五百亲卫骑兵追着叛军敌首蔡瑁,向着阳城(今登封东南方)方向追杀而去,此时已离去有两刻钟了!”
黄忠闻言有些遗憾的叹了口气,正要说话,便见得到消息的随军参军诸葛瑾匆匆而来。黄忠知诸葛瑾乃是何彧大将军府中心腹之人,也不敢托大,遂翻身下马与诸葛瑾相互见礼。
诸葛瑾则以后辈之礼相见后,对黄忠道:“将军!此时关内叛军才是大患!瑾担心袭营的动静为关内叛军察觉,连夜撤回,到时其据守轩辕关,让叛军后续大军跟进,自轩辕关进入京畿之地,那洛阳危矣,是以瑾请将军率大谷关元戎营将士连夜奔轩辕关,伺机取关,孟起那里我已经派人前往说明,而大谷关之地,瑾率这一千虎步军将士守之!”
说罢诸葛瑾又掏出一封统帅府紧急调令呈与黄忠:“此乃谨出洛阳前,荀司农代陛下和大将军颁发的调令,可让瑾依照军情缓急使用一次,调配附近朝廷兵力!”
黄忠接过诸葛瑾呈递的调令,打开看过确认无误后,当即抱拳道:“羽林中郎将黄忠,遵命!本将这边回返关内整备兵马,前往轩辕关与孟起汇合,尽快拿下轩辕关,以解洛阳之危!”说罢便准备上马回关,不过立马想起了还在关外收拢俘虏的队伍,又转头看着诸葛瑾道:“诸葛参军!本将先前出关相助时,一路收拢了不少俘虏,如今将要前往轩辕关,不知这些俘虏该如何处置?”
“哦?不知将军抓了多少俘虏?”诸葛瑾闻言有些好奇的问道。
“本将倒是未曾来得及点算,不过最少也应该有两千之数。”
诸葛瑾听黄忠说只有两三千之数,倒是没有太过担心,当即便点起虎步军前往关外交接俘虏,而黄忠则先行一步回关点兵。只是两人都没想到在大谷关外抓捕的俘虏远不止两三千之数,而是整整八千有余,这让诸葛瑾始料未及,若不是刘备接到大谷关急报,派麾下田豫率三千人马前来支援,说不定大谷关也有丢失之虞。
...“校尉!诸葛参军急信!”
听到后方传来的喊声,马超轻提马缰,减缓马速,等传信兵士来到面前递上书信后,立马打开借着火把光芒细看起来,却是让自己率骑兵前往轩辕关,与黄忠汇合后拿下轩辕关,以防叛军在派大军前来危及洛阳京畿之地。
看完急信后,马超有些不甘的怒哼一声,下令道:“传令!不必再理会溃逃敌军,全军随本校尉前往轩辕关与黄忠将军汇合!”
“喏!”大将军府亲卫骑兵顿时相互传令开始集结,不到半盏茶时间,就连跑的最快的骑兵都已经返回集结,然后稍作休整跟着马超转向东进,直奔轩辕关方向。
而一路溃逃的蔡瑁,眼见要被追上,当即熄掉火把,带着身边不到百人躲进路旁密林,看着越来越近的马超追兵,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了,结果关键时候马超竟然下令罢兵不追了,让惊惧了一路的蔡瑁心中大石总算落地,甫一安全只觉得浑身酸软,四肢无力,差点爬不上马背。
不过想到姐夫刘表麾下张虎、陈生二人在荆州众将中也算是骁勇之将,结果都没在那追击而来的年轻小将面前挺过十回合,便心中又是一寒,当即便指挥着身边仅剩的几十名亲兵转道向着荆州南阳郡方向逃去,嘴里还在发疯般的喊叫着:“快!再快!快回荆州!~”
...大谷关内,麴义率领的先登营临时营地中,自大谷关外火光映照半天,厮杀之声响起,麴义便出了中军大帐观察着关上情况。虽然具体情况不明,但作为沙场宿将,结合如今关上并未有交战迹象,麴义立马便猜到应该是大谷关外正在交战,而且必然是朝廷援军夜半袭击关外联军大营!
当即麴义便招来一队信使下令道:“尔等立即出发,原路返回轩辕关,然后出轩辕关直奔主公虎牢关大营,就说情况有变,请主公派精兵前来支援!快去!”吩咐完后,麴义便带着几名亲兵出了大营,向着大谷关行了一段路,直到能隐隐听清关外厮杀之声才停下,躲在暗中等待关外厮杀结果。
结果等了不到两个时辰,关外厮杀之声渐熄,而关上守军却仍旧如之前一般无二,麴义便知道关外联军多半是大败而退了,遂立即返回大营下令道:“全军立刻拔营起行!急行返回轩辕关!快!”
先登营不愧是袁绍麾下,麴义训练出来的精锐之军,仅仅两刻钟时间,便已经将全营收拾妥当,随时可以起行。只是在这段时间内,麴义则一直关注着大谷关动向,生怕突然从关中冲出一支人马杀来。结果等麾下大军收拾完毕,关中也没有什么动静,便再也不敢耽搁,让大军加紧起行,自己亲率三千先登营断后。
只可惜麴义虽紧赶慢赶,还是比马超、黄忠晚上近三个时辰抵达轩辕关,因此远远地麴义便看到轩辕关关墙上除了表明大汉王朝的旗帜外,代表守关将校的旗帜被换成“黄”字大旗。这一下麴义心中咯噔一声,知道后路被断,只能在心中祈祷先前派出的一波信使已经出关。
正在麴义心中焦躁绝望之际,被自己派出去打探洛阳方向动静的斥候返回报告道:“报~将军!洛阳派出的一支三千援兵已经抵达大谷关,如今整个洛阳城卫戍军几乎调派一空,只剩下城中城卫、金吾卫和皇宫禁卫不足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