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评论】:“始皇帝不立太子这事情确实是有些没看明白。
按理说,立扶苏为太子,大秦不应该二世而亡才对,毕竟当时扶苏的名声,在朝在野都挺好的。
若是由扶苏接手大秦的话,以扶苏行事的仁慈,说不定还能将大秦稳定下来。”
网友【评论】:“都怪扶苏和蒙恬傻,他们为什么不反?
另外扶苏虽然没有太子名头,但始皇帝可是一直在把扶苏当继承人培养的。
不然你想想,扶苏在朝堂有声望,在民间也有声望,这些声望哪来的?
而且你看看扶苏后面虽然惹到秦始皇后,秦始皇是把他被贬到哪里去了?
要是始皇帝心里没有立扶苏为太子的心思。
怎么可能把他派到蒙恬那边去?
谁家贬皇子往军队里贬?还是往三十万大军那里贬?这是贬吗?这是交权给他啊!
朝堂有声望,民间有声望,军队也有声望,这不是培养太子是什么?除了一个太子的名头没给他,始皇帝把能给他的,都给他了。”
网友【评论】:“up主不是说了嘛,扶苏不能反,他要是反的话,不管输赢,大秦都必然会起乱子。
再说了,当时胡亥手上有传位诏书,甚至扶苏和蒙恬自杀的时候,都不一定知道始皇帝已经驾崩了。
可能扶苏死的时候,还以为是始皇帝下令让他自杀的呢,毕竟他们接到的诏书上面,可是始皇帝的印。”
网友【评论】:“起什么乱子?虽然记载中,不知道扶苏生母是谁,但你看后面陈胜吴广起义的时候。
他们借的名头就是扶苏和项燕的,这就说明扶苏的生母很可能是楚国人。
扶苏造反的话,以他在楚人心中的地位,楚人应该是不会反的,秦人也应该不会反,剩下那些杂鱼,反又能怎么样?
要说扶苏自杀的时候,不知道始皇帝驾崩了,那还说得过去,但那就只能说扶苏更傻了。”
网友【评论】:“你要说扶苏的生母是楚国人的话,那始皇帝不立他为太子,好像就说的过去了。
一部大秦史,半部楚室史,从芈太后开始,大秦的太后,皇后,基本每一代都有楚人的身影。
若是长公子扶苏的生母是楚人的话,始皇帝没立扶苏为太子,估计是怕外戚弄权吧。”
网友【评论】:“就有没有一种可能,从始皇帝种种作为来看,他确实是在把扶苏当成太子在培养。
只是始皇帝那会年纪还不算大,他不相信自己会死,加之他认为扶苏还需要历练,所以一直没有立太子。
结果到沙丘之后,突然重病暴毙,根本没时间去立太子。
或是突然重病,他的诏书被赵高截流了之类的,最后才导致没有立太子。”
........
“糊涂啊!糊涂!
扶苏,你啊你!你何其糊涂,手握三十万大军,说自杀就自杀?
他们说什么你就信什么?
你是朕的长子,朕怎么可能一道诏令就让你自杀?
你和蒙恬那脑袋是摆设嘛?你们也不想想,你们当时手上握着三十万军权。
自古而今,哪个君主敢让一个手握三十万大军的将帅,在外面自尽的?
朕便是要杀你们,是不是也得先把你们招入咸阳,把你们的军权解了才能动手?”
大秦位面,始皇帝抬手又给了胡亥一鞭子,随后对扶苏失望道。
“赵高,李斯,你们胆子可真不小。
这么多年,朕以为自己对你们二人算是看明白了的,没想到啊!”
训斥了一番扶苏之后,始皇帝又看向了一旁跪着的李斯。
李斯此时浑身已经被汗水浸湿了,他没想到,自己未来居然会和赵高合谋制作假诏。
不但将害死了长公子扶苏,大将蒙恬,还间接的将整个大秦拖向了灭亡一途。
犯下这种重罪,他不认为自己还有什么活路可走了。
“陛下,臣......”
“罢了,继续看吧,未行之事,朕今日暂不追究,内臣近侍除外。”
秦始皇叹息一声,摆了摆手,打断了李斯的话。
“父皇,那儿臣........”
听到始皇帝这话,胡亥抬头满脸泪痕的看向始皇帝。
“你,也除外。”
始皇帝瞥了胡亥一眼,冷声道。
胡亥:.......
.........
【除了嫡长子继承制之外,关于秦亡的原因,也还有很多的推测。
有人说,大秦灭亡的祸根要归于始皇帝过于贪进。
始皇帝应该和之前六代秦王一样,应该稳打稳进,以蚕食六国为主,不该直接鲸吞六国。
毕竟在鲸吞六国之后,突然接手的领土过大,消化难度成指数上升。
大秦的官员不够,六国国民也很难在短时间内接受秦法,再加上六国贵族的鼓动,反秦是必然会出现的。
这说法倒也没有什么不妥。
根据里耶秦简的记载,当时秦朝的底层官吏是严重不足的,一个县官吏本该是两百多人,然而实际官吏却只有五十多人,相当于一个人在当五个人用。
这也算是大秦鲸吞六国后,难以消化六国势力的一个佐证。
另外,大家要是对大秦那段时间感兴趣的话,大家可以去看看里耶秦简。
这里面很多东西都非常有趣,比如九九乘法表。
以前有那么一段时间,有人总说国外的东西香,说这九九乘法表也是国外的。
但在里耶秦简之中,就有一片竹简上完整的记载了九九乘法表,两千多年前的实物,直接打脸“砖家”。
要溯源的话,其实这乘法表可以溯源到战国时期,更早就不得而知了。
唉,那些想要穿越到唐宋年间,依靠乘法表装一波的伙计们,这个你们还是别想了。
别到时候,在老祖宗面前丢咱们现代人的脸。
除了这些有趣的东西以外,里耶秦简中干货也有很多,比如直接所说的秦税,还有当时秦军每名士兵粮食消耗,赋税,人口,当时习俗等等。
好好研究,你要是把这玩意研究透了,万一哪天穿越大秦,这些都用的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