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倭国住了很久的汪直,始终都坚定地认为,“识时务者为俊杰”这句话实在是再正确不过了。
他一直秉持着这样一个信念:遇到那些实力不如自己的人,就毫不犹豫地去抢夺他们的财物;而碰到那些比自己更强大的人,则立刻服软认怂。
毕竟,老老实实地活着,难道不是一件好事吗?否则,他又怎能在明军的重重包围之下成功夺取属于自己的地盘呢?
于是,汪直将自己手下那三千名凶悍的浪人武士全部交托给了一营营长。
赵德盛对于练兵之道可谓是轻车熟路。只见他首先......提拔了倭人武士中,汉话最熟练的三个人做千户,剩下汉话稍微生疏的做百户,骨架子先搭起来。
紧接着便是那惨绝人寰、毫无人道可言的稍息立正站军姿训练。
即便是身处最底层的那些武士们,也必须要熟练掌握汉语言,并能够理解和执行各种作战指令才行。
不仅如此,就连内务整理、环境卫生以及医务兵、炊事班等方面的编制安排,也都一应俱全且井井有条。
除了武器、伙食供应以及必备的文化课程学习外,这批多达三千人的武士无论是从精神面貌还是日常训练来看,都与周家军一般无二。
周博仁那些能改变世界的火器以及战法,当然不能传授给倭国人。
而另一边,汪直这些日子以来可谓是忙得不可开交—,他正全力以赴地招募着剩余的那两千名浪人武士。
好在凭借着他在倭国深厚的人脉关系网,这项任务对他来说倒也并非什么难以完成之事。
甚至有一部分流浪武士的家人们,由于得到了汪直的招募和接纳,终于结束了四处漂泊、居无定所的生活,不再像孤魂野鬼一般流离失所。
而且每个月还能获得足够全家人食用的粮食。在这样一个艰难困苦的时代里,一个能够养家糊口、让全家人填饱肚子的武士,才会成为倭国民众心目中的好武士。
毕竟民以食为天,如果连基本的生存需求都无法满足,又怎么谈得上其他呢?因此,这些被汪直招募的流浪武士及其家庭成员们,对于他自然是感恩戴德,充满敬意。而这种情况也使得汪直在倭国的声望日益提高,备受尊崇。
随着时间的推移,汪直在倭国的声望日益高涨,这让周博仁感到无比兴奋和满足。
因为如今汪直地位尊崇、备受敬仰,自己作为其背后的支持者也能安然无恙地隐藏起来。
周博仁每次想到自己的安排,都会忍不住露出猥琐…哦是欣慰的笑容。
只要汪直继续保持这种状态,自己就越不容易被人发现与之有牵连。
毕竟,谁会想到一个看似平凡无奇的大明官员,竟然能够左右如此重要人物的命运,甚至是倭国的命运。
猥琐发育别浪,这是周博仁一贯的作风。
周博仁本来想直接杀到济州岛,阴差阳错遇到毛海峰,直接收服汪直,让自己的计划发生了改变。
若是让这支倭军前去攻占济州岛,想必朝鲜方面也无话可说。
对马岛本就被倭寇所占据着,他们此举倒也算是稀松平常之事。
这些倭寇若不去侵扰大明疆土,不去袭扰大明子民,那便称得上是良善之辈了。
没过多久,剩余的两千名武士便也全部招募到位。
赵德盛当即将这两千人编入那些已完成半数训练任务的武士队伍之中,并从中挑选出两位千户与二十位百户予以擢升。
\"家主大人,这些新加入的武士每人皆自备有一把倭刀。那么,咱们自家打造的那批黑刀是否也需要配发给他们呢?\"赵德盛请示道。
“黑刀?竟然要将如此锋利的兵器赐予那些人!他们说到底不过是一群外来者罢了,说得难听些便是雇佣兵而已。倘若有朝一日,他们心生歹意,手持我们提供的利刃转而攻击我们,那后果岂不堪设想?”周博仁语气淡漠,脸上尽是鄙夷之色。
“可咱们不也有火枪这类热武器么?”赵德盛面露疑惑。
这倒也是情有可原,毕竟此时此刻在大明众人眼中,这些倭寇不过是些社会底层人士罢了。正因为如此,大明朝一直抱着一种天朝上国的心态来看待他们,认为给予这些倭寇一些恩惠并无大碍。
“你给我听好了!倭国人永远不可能成为我们的自家人,即便将来我们成功征服了整个倭国,他们也只能沦为我们的二等公民而已!”周博仁咬牙切齿地说道,对倭寇充满了愤恨之情。
若不是顾虑到事情可能引发的严重后果和巨大影响,以周博仁那狠辣决绝的性格,只怕会毫不犹豫地将整个倭岛上的人都屠杀殆尽!
他心中的愤恨与怒火如火山般喷涌,对这些恶贯满盈之徒充满了无尽的仇视与痛恨。每一个细胞似乎都在叫嚣着复仇,让他无法抑制内心想要毁灭一切的冲动。
然而现实却迫使他不得不冷静下来,权衡利弊之后做出明智的选择。毕竟牵一发而动全身,稍有不慎便可能陷入万劫不复之地。但这并不代表他会就此罢休,只是暂时将仇恨深埋心底等待时机罢了。
\"还有,你必须牢记一点,现阶段你就是负责训练他们的长官!所以,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坚定地扞卫自己的独立性,绝不能受到他们那些杂念的侵蚀。一旦面临战争,遇到危险之地,毫不犹豫地派他们冲上去!这是命令,也是责任所在!\" 周博仁目光如炬,紧紧地盯着赵德盛,仿佛要透过他的眼睛看穿他内心的每一个角落。
赵德盛感受到那道锐利的视线,额头上不禁冒出一层细汗,顺着脸颊缓缓流淌下来。他不敢有丝毫怠慢,连忙点头应道:\"是,属下明白!\" 声音微微颤抖着,显示出内心的紧张与不安。
“你知道我最佩服道家的什么吗?”周博仁眼神平淡,但其中却蕴含着深深的鄙夷与不屑,他缓缓地说道,仿佛每一个字都经过深思熟虑一般,“就是这种死道友不死贫道的精神。”
听到这句话,赵德盛先是微微一怔,随后也点了点头,表示认同道:“家主所言极是,属下定当谨遵大人教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