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显含冤而死的消息在宫廷中如疾风般传开,狄仁杰得知此事后,内心陷入了极度的纠结与矛盾之中。
在狄仁杰的书房中,他来回踱步,面色凝重,眉头紧锁,仿佛那眉间的褶皱能锁住他满心的忧虑。
狄仁杰的亲信张护卫轻轻走进来,看到狄仁杰这般模样,轻声问道:“大人,您这是为何事如此烦忧?瞧您在这方寸之地走了许久,愁容满面,小的实在担心。”
狄仁杰停下脚步,长叹一声说道:“李显之死,让我心中难以平静。太后此举,实在是......唉,让人难以捉摸啊。”
张护卫神色紧张,赶忙说道:“大人,此事我们还是莫要过多议论,以免惹祸上身。这宫廷之事,错综复杂,稍有不慎,便是万丈深渊。”
狄仁杰皱起眉头,双目中透着坚定与无奈,说道:“我身为大唐臣子,怎能对这等不公之事视而不见?那李显再如何,也是李唐血脉,这般不明不白地去了,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可太后......她的手段向来强硬,我若直言进谏,恐怕也无济于事。但我若沉默不语,又如何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张护卫忧心忡忡地说:“大人,您一心为了大唐,这份忠心天地可鉴。可如今局势复杂,各方势力盘根错节,您还是要先保全自身啊。只有您安然无恙,才能为大唐继续效力。”
狄仁杰摇摇头,目光中透着决绝,说道:“我若只为自身安危考虑,又如何对得起这一身官袍,如何对得起大唐的百姓?若人人都明哲保身,那这世间的公理正义何在?”
过了几日,狄仁杰在朝堂上遇到了武则天。武则天身着华丽的朝服,面带微笑,看似和蔼,却难掩其威严。
武则天微笑着问道:“狄仁杰,近日可有什么要事要奏?”
狄仁杰犹豫了一下,心中几番挣扎,最终还是拱手说道:“太后,关于李显之事,臣心中有些疑问。还望太后能听臣一言。”
武则天脸色一沉,那笑容瞬间消失,冷冷地说道:“李显谋逆,罪有应得,有何疑问?此事已了,无需再提。”
狄仁杰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中的不安,说道:“太后,李显毕竟是先皇之子,如此草草处置,恐怕难以服众。就算他真有过错,也应查明真相,昭告天下,让众人知晓其罪,而不是这般仓促了结。”
武则天冷哼一声,语气严厉:“狄仁杰,你莫要多言。此事已定,无需再议。我意已决,你休要再纠缠。”
狄仁杰不甘心地说道:“太后,还望您能重新审查此事,以免造成冤案。大唐律法严明,断案需重证据,若这般不明不白,只怕人心惶惶,有损朝廷威严。”
武则天怒视着狄仁杰,眼中满是怒火,说道:“狄仁杰,你是在质疑我的决定吗?我所做的一切,皆是为了大唐的稳定和昌盛。”
狄仁杰跪地说道:“太后息怒,臣并非此意。只是此事关系重大,还望太后三思。臣对太后的忠心天地可表,绝无半点不敬之意。只是李显之死,事关重大,若不妥善处理,恐生祸端。”
回到家中,狄仁杰坐在桌前,对着烛光,久久不语。那跳跃的烛光映照着他忧虑的脸庞。
夫人轻手轻脚地走进来,看到狄仁杰的模样,心疼地问道:“老爷,今日朝堂之上,您为何如此冒险?您明知太后的脾气,还这般直言,万一太后怪罪下来,可如何是好?”
狄仁杰苦笑道:“夫人,我实在无法对李显之死不闻不问。他虽不成大器,但也罪不至死。我若沉默,良心难安。可面对太后的威严,我又感到力不从心。我一心想要为大唐谋一个公正清明,却不知该如何是好。”
夫人安慰道:“老爷,您已经尽力了。也许太后自有她的考量。咱们在这宫廷之中,如履薄冰,稍有不慎,便是满门遭殃。您也要为家人着想啊。”
狄仁杰摇摇头,说道:“我深知太后的雄才大略,这些年她的功绩不可否认。可在这件事情上,我始终觉得不妥。我若此时退缩,日后还有何面目面对大唐的百姓?”
又过了几日,狄仁杰在街头听到百姓们的议论。
百姓甲压低声音说道:“听说李显死得冤枉啊,真是可怜。好好的一个皇子,说没就没了。”
百姓乙赶忙捂住他的嘴,紧张地说:“嘘,小声点,别被官府听到了。这可不是咱们能随便议论的,小心惹来杀身之祸。”
狄仁杰听到这些话,心中更加纠结。他深知百姓们心中的疑惑和不满,也明白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
他回到府中,对张护卫说道:“百姓们都对李显之死心存疑虑,我身为大臣,怎能坐视不管?我若不挺身而出,为李显讨一个公道,如何对得起百姓们的信任?”
张护卫面露难色,说道:“大人,可太后那边......太后的脾气您是知道的,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