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二当时就迷了!
他当皇帝这么久,还从来没有遇到过这种事!
居然有人想着拒接圣旨?
这特么,太不给自己面子了吧?
李二都有些怀疑人生了!
要不是看杜如晦一脸无奈且又十分诚恳的样子,李二都以为是杜如晦在说谎。
但是想到太子李承乾的性子,以往魏征也碰壁过几次,还真是他能干得出来的事。
这就让李二犯难了!
要是李承乾不同意亲赴河东道救灾的话,那之前跟杜如晦商量的那些计划就无法进行了。
他不得继续被百姓议论吐槽?
想到这,李二心里就开始着急了!
他现在是一天都等不及,恨不得让百姓们都闭嘴,别再将瘟疫这口大黑锅扣在他头上。
“岂有此理!”
“太子当真是这么说的?”
“谁给他的胆量拒接圣旨?”
“真是越来越不像话了!”
李二气愤得说道,神色十分不悦。
站在一旁的杜如晦苦着脸,听到李二的问话也只能点点头表示确定。
“确实是太子殿下所言…”
“微臣也是劝了太子殿下好多遍,可太子殿下不听啊!”
“太子殿下还说这么好的扬名机会,让陛下让给其他皇子…”
杜如晦解释道,生怕李二不相信,觉得他是在胡编乱造。
不管怎么说,杜如晦跟太子李承乾无冤无仇,自然不会去诬陷他。
要是有可能的话,杜如晦都不想将这些话告诉李二,是想保全李承乾在李二心目中的印象。
杜如晦自从被李承乾所折服之后,心里就都会偏向于李承乾。
见杜如晦说的信誓旦旦,李二心里已经完全相信了他所说的那些话。
李二沉着脸,阴晴不定,心里似乎在盘算着什么….
这时,门下省前去东宫传旨的官员回来跟李二复命。
“启禀陛下,太子殿下已经接下圣旨,说是马上就整装出发….”
听到这话,李二神色一怔,差点以为自己听错了。
站在一旁的杜如晦也愣住了,脸上露出了一抹古怪的表情。
他突然觉得这个事情有点不简单呐…
李二抬头看向传旨的官员问道。
“太子可有推三阻四?”
闻言,那名官员摇摇头,语气肯定得说道。
“太子殿下想也没想就接旨了….”
李二深吸口气,朝着那名官员摆摆手道。
“你先退下吧!”
“微臣告退!”
那名官员转身离开。
李二的目光再次落在杜如晦的身上,语气不善得说道。
“杜爱卿,你是不是应该跟朕解释一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是太子得罪你了,还是你觉得朕太悠闲了,所以故意来吓唬朕的?”
杜如晦:!!!
迎上李二的目光,杜如晦当时心态都崩了.....
“陛下,微臣冤枉啊…”
杜如晦都开始怀疑人生了!
自己在东宫的时候,李承乾可不是这么说的啊!
瞅瞅,这特么是人干的事?
杜如晦很想解释,但是话到了嘴边,却什么也说不出口了。
传旨的官员不可能说谎,那就只有一个解释,自己被太子李承乾给戏耍了….换做自己是李二的话,此刻也会觉得是自己在戏耍他。
杜如晦百口莫辩,开始怀疑人生。
好在李二也没有真的跟杜如晦计较这件事,因为李二也看出了杜如晦不是有意的,显然是被李承乾给耍了.….
而李承乾的目的,很有可能就是在通过杜如晦的口,故意来吓唬自己…
李二无奈得叹了口气,他算是看明白了,李承乾此举是在表达不满,对他禁足出宫的惩罚…
好在李承乾也算是接受了旨意,这就足以让李二欣慰得松口气了。
当日,太子亲赴河东道救灾的消息就传遍了整个长安城!
毕竟李二可是指望靠着这件事消除百姓的舆论,安抚民心,宣传方面自然是十分卖力的。
原本还在担忧瘟疫的百姓们,听闻李承乾将亲赴河东道之后,瞬间就安心了不少。
连太子李承乾都不怕死前往河东道救灾,他们远在长安城有什么可担心的?
原先在长安城里闹得沸沸扬扬的谣言,也很快就被百姓们抛弃一边。
哪怕是上天的警示又如何?
大唐太子都不畏惧死亡,亲赴灾区安抚百姓,此举就让天下百姓都为之钦佩。
有这样的朝廷跟皇族,是大唐百姓的幸事,就算遇到天灾也能够全力去克服,恐惧自然也就小了….此行李承乾只带了薛仁贵,至于徐惠跟武媚娘自然是留在东宫。
毕竟是去治理瘟疫,又不是去游山玩水,带着徐惠跟武媚娘帮不上忙,还有可能会遇到危险。
随行的还有东宫右卫率的五千人马,负责保护太子李承乾的安危。
百姓的舆论以及谣言都已经消除下去,可李二却仍是高兴不起来。
李二现在担心的不是百姓在背后议论,而是开始担心太子李承乾的安危了….
李二深知瘟疫没有那么容易治好,像这种虚无缥缈的灾祸,哪怕是李二都心生畏惧。
只是他已经做出了让李承乾亲赴河东道的决定,自然就不可能更改,要是重来一次的话,李二也肯定会下旨让李承乾前去治灾,这是皇族的使命!
也算是给天下黎民百姓做出一个表率!
河东道蒲州虞乡县,此次河东道瘟疫都集中在蒲州虞乡县附近的村落,虞乡县城郊外便成为了救治灾民的安置点。
附近村落的灾民都朝着虞乡县汇聚而来,等待着朝廷的救治。
孙思邈带领的三十名御医在赶到河东道蒲州之后,就即刻奔赴了虞乡县开展救治工作。
瘟疫的种类也很多,病症也都是各不相同。
不论是孙思邈为首的御医还是参与救治的民间大夫,在诊断过程中也只能一步步的尝试药剂,从而汇总出此次瘟疫的解药。
这个过程就会有许多病情较重的百姓死去,大夫们也根本无能为力。
瘟疫还没有蔓延至虞乡县城内,所以官方封锁城门,不允许百姓出入。
只有御医跟大夫组成的救治队可以进出,白天在城郊外治病救人,晚上就回到城里休息。
县城外聚集的灾民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死去的灾民也不在少数。
每天都能够听到灾民的哭嚎声,祈求声,声音中充满了绝望。
一开始灾民们看到孙思邈为首的宫廷御医来了,心中都燃起了希望的火苗。
但是日复一日,御医们都没能治好一个病人,这就让那些染上瘟疫的灾民们感到绝望。
越来越多的百姓都对御医以及民间大夫失去了信心,有些灾民绝望等死,有些则是寻求降妖除魔的道士帮忙,有些则是企图逃亡到其他州府找大夫医治…
在虞乡县外围,早已经被一支支唐军给封锁了出口。
凡是想要逃亡外地的灾民,若是不听劝说,当场就会被士兵射杀!
如果放任那些染上瘟疫的灾民跑出去,就会有越来越多的无辜百姓染上瘟疫。
这是朝廷绝对不允许发生的事情!
面对这种情况,孙思邈倍感压力。
他们现在最大的困难不是研制出治愈瘟疫的药剂,而是失去了百姓们的信任…那些染上瘟疫的灾民哪怕是等死,也不想再喝官府提供的药剂了….
这就让孙思邈以及一众御医、大夫束手无策。
有百姓请来了云游到此的道士进行设坛驱魔!
道士一来便说此次瘟疫乃是天神对此方百姓的惩戒,需要以童男童女作为祭祀,便能够快速驱除瘟疫!
百姓们竟也信以为真,附近村落的灾民都开始选择作为祭祀的童男童女,哪怕官府阻拦,也不惜跟官府动手......
官兵们不敢跟那些染病的灾民动粗,生怕会被传染瘟疫。
孙思邈见此情景,就要去阻止!
孙思邈不是不敬鬼神,只是在他看来,瘟疫是病症,自然就需要药剂去治愈,根本不是施法就能够驱除的。
要是继续拖延下去,染病的灾民会死,附近村落里那些还未染病的村民们,也都会有危险。
更何况是以童男童女为祭品,那可是活生生的人啊!
可是不管孙思邈说什么,做什么,那些灾民也都不理会他,这让孙思邈有种深深的无力感。
道士在城郊外设坛,不仅收受了百姓无数财宝,还准备当众祭祀一对童男童女。
看到这一幕的孙思邈,再也忍不住,就前去阻拦!
“你们快住手!”
“谁给你们的权利,可以决对这些孩子的生死?”
“你这是触犯了大唐律法,官府可以即刻将你捉拿归案!”
孙思邈登上祭坛,指着眼前道貌岸然的道士指责道。
闻言,那名道士无动于衷,眼神中还有几分不屑!
“贫道今日设坛祭天,乃是为了黎民苍生,你等凡夫俗子不闻天道,岂可妄语?”
“莫等天神怪罪,贫道劝你赶紧退下吧!”
那道士故作高深得开口说道。
祭坛下的那些百姓们也都驱赶道。
“赶紧走,赶紧走,别打扰道长施法!”
“你的医术都医治不好我们,还不让我们自己找办法?”
“道长法力高深,一定能够驱除病魔的…”
“只要祭祀了这对童男童女,天神一定会保佑我们大家的!”
“快滚,别再打扰道长施法,否则休怪我们不客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