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繁华的京城市井中,有一条并不起眼的小巷,巷子里藏着两家小吃店。
这两家店面对面地开着,像是天生的对手,又像是命运的安排。
聂书是个勤劳而聪明的小伙子,自打接手了这家炸鸡店,他就一心一意地钻研炸鸡的技艺,从选料到火候,无一不精心。
他的炸鸡外皮酥脆,内里多汁,在巷子里也算小有名气。
那家的酸奶麻花,外酥里嫩,酸甜适中,迅速吸引了大量食客,连带着小栈门前总是人头攒动。
这天傍晚,聂书站在店门口,望着对面熙熙攘攘的人群,心里五味杂陈。
他自言自语道:“这酸奶麻花,到底有啥魔力?”说着,他不由自主地朝对面走去,想一探究竟。
刚走进小栈,一股浓郁的奶香便扑鼻而来。聂书点了一份酸奶麻花,细细品尝起来。
那麻花的酥脆与酸奶的酸甜交织在一起,口感层次分明,确实别有一番风味。他边吃边想:
“要是能把这酸奶麻花的特色融入到我的炸鸡里,那岂不是……”想到这里,聂书的眼睛一亮,心中涌起了一股创新的冲动。
回到店里,聂书立刻开始忙碌起来。他翻阅着各种食谱,
试图找到将酸奶麻花与炸鸡结合的方法。然而,尝试了几次,效果都不尽如人意。
有的炸鸡裹上了酸奶后变得软塌塌的,有的则酸甜味过重,掩盖了炸鸡本身的香味。
正当聂书一筹莫展之际,他忽然想到了一个人——自己的好友聂远。
聂远是个设计师,对美食也有着独到的见解。
更重要的是,他总能以一种独特的视角看待问题,或许他能给自己一些启发。
于是,聂书拨通了聂远的电话。电话那头,聂远的声音依旧那么爽朗:“喂,聂书啊,啥事儿?”
“聂远,我这儿遇到难题了。你得来帮帮我。”聂书急切地说。
“啥难题啊?你说说看。”聂远好奇地问道。
聂书便将自己的想法和遇到的困难一五一十地告诉了聂远。
聂远听后,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说道:“这事儿听起来挺有意思的。行,我这就过来。”
不一会儿,聂远便来到了炸鸡店。他环顾四周,打量着店里的陈设和炸鸡的制作过程。
然后,他走到聂书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说:“别急,咱们一起想想办法。”
聂远和聂书坐在店里的小桌旁,开始了激烈的讨论。
聂远首先提出了一个观点:“我觉得,咱们得保留炸鸡本身的特色,
同时巧妙地融入酸奶麻花的元素。不能为了创新而创新,忽略了食物本身的味道。”
聂书点头表示赞同:“你说得对。我也想过这个问题,但是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结合点。”
“那你想想,酸奶麻花吸引人的是什么?”聂远问道。
“当然是它的口感和酸甜味了。”聂书不假思索地回答。
“那咱们能不能在炸鸡的外皮上下功夫呢?比如,用酸奶和面粉调制成一种特殊的裹粉,
让炸鸡炸出来既有酥脆的口感,又能带着一丝酸甜味。”聂远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
聂书一听,眼睛立刻亮了起来:“这个主意不错!咱们可以试试。”
说干就干,两人立刻动手试验起来。他们调配了多种比例的酸奶和面粉,反复尝试炸制的效果。
经过无数次的失败和改进,他们终于找到了一种理想的裹粉配方。
炸出来的炸鸡外皮酥脆金黄,带着淡淡的酸甜味,内里依然保持着多汁的口感。
孙采采推开炸鸡店的门时,聂书正和聂远在厨房里忙得热火朝天。
空气中弥漫着炸鸡的香气,还夹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酸奶味。
她皱了皱鼻子,好奇地探头进去:“你们在搞什么名堂呢?”
聂书抬起头,脸上还沾着面粉,眼睛却亮得惊人:“采采,你来得正好!我们刚刚试出了新配方,你快来尝尝!”
孙采采接过他递来的炸鸡,咬了一口,眼睛顿时睁大了:
“哇,这个味道……好特别!外皮酥脆,还有一点酸甜的味道,但又不抢炸鸡的风头。你们怎么做到的?”
聂远得意地笑了:“这可是我们的秘密武器,酸奶裹粉!不过现在还在试验阶段,还没正式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