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德宗以来朝廷组织的历次削藩战,每每出现利好局面总会横生变故,致使形势逆转甚至彻底崩盘。这次征讨昭义,虽然君臣一心,将帅合力,但也仍然未能摆脱这一规律。
河东节度使刘沔当初与卢龙节度使张仲武共击回鹘,刘沔所部骁将石雄救出被乌介可汗当作人质的太和公主,并以三千精骑击破回鹘十万大军,所立功劳超过了张仲武,让张仲武忌恨在心,两人由此有了罅隙。
武宗曾派李回前往幽州调停和解,但张仲武心中总感不忿,始终无法释怀。
武宗担心他们互泄私愤影响整个战局,遂将刘沔调任义成军节度使(辖郑、滑二州),把前宰相、荆南节度使李石调往河东。
李石上任不久,河东行营都知兵马使王逢奏报朝廷,请求为榆社(晋中榆社县)增派驻防兵力,武宗诏令由河东军出兵两千予以支援。
此时的河东,除参与征讨昭义叛军外,其他各部大都戍守塞外,实在无兵可派。
为了完成任务,李石把太原城内的库房保管员、工匠都动员起来,勉强凑了五百人,缺口仍然很大。迫不得已之下,他从戍防横水栅(今地不详,应在今内蒙古境内)的三千军队中抽出一千五百人,交由将领杨弁率领,前往支援榆社。
十二月二十八日,这支边军抵达太原。
按照过往惯例,将士们出征前需发给每人两匹绢。但太原府库中的绢都被刘沔带走,李石初来乍到,只得自己掏腰包给每人发了一匹。
由于已近年底,将士们请求过完春节再到榆社参战。遭到监军吕义忠的严辞拒绝,多次发公文催促杨弁动身。
杨弁借助士卒们的怨愤,加上知道太原守备空虚,遂心生反念!
会昌四年(844年)正月初一,杨弁带着一千五百边军作乱,在城内疯狂剽掠,杀死了都头梁季叶,李石狼狈逃往汾州(山西临汾隰县),太原被杨弁所控。
杨弁住进帅府,释放了被李石关押起来的贾群,让侄子与贾群结为兄弟,共同到潞州拜会刘稹。
这一意外飞来的喜讯,让处在四面围困中的刘稹精神大振,而对朝廷来说却无异当头一棒!
昭义军石会关守将杨珍原本已经归顺,听到太原有变立刻重新叛降,局势在一天内发生剧变!
当监军吕义忠把太原兵变的消息奏报到朝廷,那些迫于李德裕强势闭口不言的朝臣,又开始了议论纷纷。有的说应抓紧停战,有的说要赦免刘稹。闹闹哄哄,一片哗然。
就连在前方激战的忠武军节度使王宰也来凑热闹,上疏奏称:“臣所部军将得到刘稹降表,臣派人前往泽潞查控,叛军确实有意归降。如果允许受降,请朝廷下达敕令。”
在这样的情形下,假如没有强大的自信与定力,肯定会被纷乱的形势所左右。
但李德裕并未受到任何影响,他深信自己对时局的判断!
于是,他面见武宗,奏报:“王宰未经朝廷允许,擅自接受刘稹请降。分析他的动机,无非是想独领招抚叛军的功劳!”
“当年韩信击破田荣,李靖生擒颉利可汗,都是在对手请降时突然进攻得手。如今宁肯让王宰做个失信之人,也不能使朝廷威信受损。建立奇功就在今天,万不可被太原形势所扰,失去大好机会。”
“请立即遣使赴王宰行营,令他趁刘稹不备,从速发起进攻。必须是刘稹率领所部,自行捆绑起来举族请罪,方可受降!”
“同时,另派一名使者至晋绛行营,秘密告诉石雄,王宰如果接受刘稹投降,那么他将无功可立。想必石雄在即将成功之际,定会出奇兵建功。”
说服了武宗,李德裕回到相府,发函给王宰,斥责他:“当年成德王承宗虽然抗命,还派他的弟弟带着降表哀怜的向宰相恳求,又派儿子王知感、王知信入朝为质。即便这样,宪宗仍犹豫了很久才答应。如今刘稹既没有把自己捆起来,当面向你请罪;又没有派亲人到朝廷乞怜,只是随随便写了份降表,放置于路面,毫无半点诚意。”
“你的军将不立刻将其销毁已然不对,更何况刘稹又与杨弁沆瀣一气!这样的逆贼你还允许他请降,把赦免的恩情归功你个人,将不赦免的恶名强加给朝廷,做臣子的怎能如此办事!”
“自今日起,如果刘稹再递降表,立刻焚毁不受。只有当他捆绑着前来投降,方可接受!”
这封信写得义正辞严,王宰虽然有些不服,但也彻底断了接受刘稹投降的念头。
办完这件事,李德裕又找到武宗,说:“太原素来忠于朝廷,这次事件只是由于土地贫瘠,犒赏不足而已。何况这区区一千五百人,又能掀起什么风浪!对于这些人,一定不可姑息放任!请诏令节度使李石、监军吕义忠,抓紧返归太原行营,集结附近军队讨除叛乱。”
武宗这下心中有了底,当即允准!
正月初七,诏令河东行营都知兵马使王逢,留下太原籍将士驻守榆社,调派一千易定骑兵、三千兖海步兵讨伐杨弁。
同时,令成德节度使王元逵,出动五千步骑兵,自土门(河北井陉)入晋,接应王逢。
诏令刚下,忻州刺史李丕奏报:“杨牟派人游说,已被臣处死,并切断了他北出之路,即日发兵攻讨。”
正月十七日,武宗所派中使马元实抵达太原,以安抚乱兵为名,查探城内虚实。
杨弁对他非常尊重,与他接连畅饮三天,并馈送给他丰厚的财物。
吃好、喝好、钱到手的马元实返回朝中,当着武宗与一众朝臣的面,竟大声质问李德裕:“相公为何不早些将节度使授予杨弁!”
李德裕略显诧异的问:“为什么?”
马元实答:“我看到太原城里身着光明甲的士兵们,从军府衙门一直排列到十五里之外,我们如何打得过!”
李德裕道:“不会吧!李石正是由于太原无兵,才不得已征调横水栅士卒戍守榆社,致使今日之乱。据我所知,府库中的盔甲都存放在城外行营,杨弁一下子从哪里能找来这么多全副武装的士兵!”
马元实在李德裕的逼问下慌了,强打精神说:“太原民风彪悍,人人都可当兵,杨弁临时招募的呗!”
李德裕又问:“招兵需要有钱,李石连买一千多匹绢的钱都拿不出,请问杨弁从哪里来的钱?”
马元实吭吭哧哧的无话可说。
李德裕瞪视着马元实,正声说道:“单从杨弁能有十五里光明甲士兵来看,就必须将他杀掉!”
接着奏报武宗:“杨弁小贼,切不可饶恕。如果力不能及,宁肯先舍刘稹!”
李德裕的这番话是说给马元实听的,他知道马元实的背后是权势滔天的阉党,如果不彻底断了他们赦免杨弁的念头,恐怕还会干扰捣乱。
河东行营将士家室都安置于太原,唯恐朝廷从外地征调来的军队攻入太原,会屠灭他们的家人。共同找到监军吕义忠,强烈要求自行征讨乱兵。
正月二十八日,河东行营一举攻破太原,生擒杨弁,将参与作乱的一千五百人诛杀殆尽。
这次兵变,从爆发到平定仅用了短短二十八天!
武宗与李德裕君臣二人,以强硬手腕和出众谋略,成功化解了这次危机,没让征讨昭义军的战场形势出现逆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