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继义站在盛乐城前,望着那高耸且新加固的城墙,神色间满是审视。
身旁的史敬思恭敬地候着,大气都不敢出。
片刻后,李继义微微颔首,吐出两个字:“平身!”
声音虽不高,却带着上位者的威严。
他目光从城墙上缓缓扫过,满意地点点头,说道:“爱卿辛苦了!”
史敬思赶忙谢恩起身,脸上带着恭敬的神情,回道:“陛下,这都是微臣分内之事。”
接着,他赶忙解释,“陛下,因工期紧张,如今盛乐城改建工作仍在进行,不过整体框架已搭建完毕。微臣向陛下保证,一年之内必定改建完成!”
李继义欣慰地点头,脸上露出笑意:“入城,朕要看看大晋的新都城。”
这看似平常的一句话,却让盛乐城的地位就此不同,成为五京中极为特殊的存在。
盛乐城位于漠南草原中部,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往西三百多里是大河,对岸是有着“塞上江南”之称的河套平原,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往东南四百多里则是南京大同府,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军事要地。
李继义正是看中了这绝佳的地理位置,才将盛乐城定为上京。
随着踏入城门,一条宽阔的道路映入眼帘。
道路两侧,林立着一间间商铺,还有一条条或宽或窄、蜿蜒延伸开来的街道。
不过,除了这条主路用碎石铺了一层,勉强能走车马,其余的全是土路。
道路两边的建筑,许多都还刚刚建成一半,因为今天皇帝入城,暂时停止了修建。
在道路的尽头,一座皇宫静静矗立着。
虽说这座皇宫同样还没有完工,但相较于其他建筑,已然气派许多。
皇宫的风格,不再是纯粹的中原风格,而是按照李继义的特别吩咐,巧妙地融合了中原与草原的特色。
飞檐斗拱间,有着中原建筑的精致典雅;而整体布局和一些装饰细节上,又透着草原的豪迈大气。
宫殿的屋顶不再是清一色的琉璃瓦,还点缀着一些具有草原风情的兽皮装饰,看起来别具一格。
在皇宫周围,是大臣们的府邸。
这些府邸虽然还未完全建好,但从规划的地基和已建成的部分来看,也都十分气派。
在附近,还特意留下了一片空地,那是给乡绅、富商修建宅院的地方。
整体布局参照了太原城的模式,规整有序,既方便了大臣们上朝议事,也给了其他权贵合适的居住空间。
李继义一路走着,四处打量,对眼前的景象很是满意,当场就恢复了史敬思的职位。
史敬思当即叩谢道:“谢陛下隆恩,臣定当肝脑涂地以报陛下知遇之恩。”
李继义摆了摆手,迈着步子,缓缓向皇宫方向走去,众臣子则跟在身后。
宫殿内部,虽然还未完全布置妥当,但高大的立柱、宽敞的空间,已然能让人想象到日后的威严庄重。
随着李继义的抵达,盛乐城这座原本稍显冷清的草原城池,瞬间变得热闹起来。
那些还没有完工的建筑,工匠们又纷纷拿起工具,继续热火朝天地修建起来。
空余的地方,也纷纷被大晋的权贵们圈了下来,准备作为自己修建府邸的风水宝地。
毕竟,除了三省六部的高官外,朝廷可没有给他们修建府邸,他们只能自己动手了。
与此同时,辽东、草原、朔方、河西等地的晋国权贵,也纷纷派人快马加鞭地前往盛乐,准备在这里抢占先机,修建属于自己的宅院。
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盛乐城的繁华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增长着。
半个月后,李继义下令扩充铁林卫,将其改名为铁林军,并且全部由骑兵组成。
其中,更是有五千重甲骑兵,可谓是精锐中的精锐。
这些骑兵驻守在盛乐城外,成为拱卫京师的重要力量,而史敬思则被任命为都督。
同时,李继义还新建了龙武卫和钦察卫。
龙武卫驻守皇宫,守护着皇室的安危;钦察卫则负责盛乐城的治安与防卫。
陈泰被任命为龙武卫都督,木黎温担任钦察卫都督。
安排好军事力量后,李继义又开始进行新一轮的封爵。
许多大臣的爵位都得到了加封,一时间,朝堂上众人感恩戴德,士气大振。
六弟李继源加封为镇南王,驻守南京大同府,那里是大晋的重要门户。
史敬思加封为梁国公,驻守京邑之地,守护着都城的安全。
康俊君加封为卫国公,驻守辽东。
霍霖秋加封为申国公,驻守兴庆府,掌控着晋国西南的局势。
赵宁加封为徐国公,驻守榆林府,是抵御唐军的重要一环。
此外,草原的部族也得到了封爵。比如,那如松加封为乌古县公,赤兀加封为克勤县公。
这些封爵不仅是对他们的认可,同时也是拉拢草原部族的手段,希望他们能为大晋的稳定贡献力量。
一切安排妥当后,李继义下令草原部族来盛乐城朝见。
草原各部本来在得知晋国在中原之地节节败退的时候,都起了不一样的心思。
他们想着等唐军攻克太原,杀死李继义后,就趁机抢夺草原的地盘。
哪知道,李继义竟然果断放弃了都城,跑到了草原。
随后,李继义又是下达了一系列的命令,等他们反应过来后,才发现,草原还是晋国的天下。
而且,晋国的实力虽然被削弱,但在草原上依然强大无比,他们根本无法与之抗衡。
于是,收到李继义的诏书后,各部首领不敢有丝毫怠慢,纷纷快马加鞭,前往盛乐城朝见。
同一时间,李继义也给在太原的晋军下达了撤退的命令。
霍霖秋与赵宁收到命令后,立马行动起来,率军撤退。
由于之前早有准备,他们很快就摆脱了唐军的追击,渡过大河,顺利抵达了榆林府。
在晋军抵达榆林府后,李继义下旨,撤去太原府中京的地位,改云中府为中京。
而唐军追击到大河附近的时候,看到了河对岸严阵以待的晋军。
徐大牛见状,知道此时渡河进攻绝非上策,于是下令暂时停止进攻。
随后,留下一部分兵力驻守吕梁府,率军南下,进攻河东之地
原来,河东之地的晋军收到朝廷撤退的命令后,便以河东之地为条件,与凉国商谈借道回国的要求。
凉帝宋永策得知消息,立马同意了,派荣国公封子清率军接管河东之地。
徐大牛等人知道凉国竟然敢在大唐的口中夺食,瞬间大怒。
他们一面挥军南下,夺回河东之地,一面将晋地的战报发回金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