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者,除了南极仙翁和云中子,元始圣人座下入门的十二金仙里,依我看,具备‘西方教’修行天资的,也就只有寥寥四人而已。分别是文殊广法天尊、普贤真人、慈航道人以及惧留孙。”
“这四人,与‘西方教’的缘法,那是相当深厚。”
灵清颔首示意,燃灯所言极是。
这四位,一位是未来的佛,三位是未来的菩萨,确实与“佛缘”匪浅。
这么多纪元以来,在十二金仙中,始终固定是这四位投入“西方教”,绝非偶然。
不过,灵清还是接着说道:“道友,还烦请详细讲讲这四人与‘西方教’的缘法究竟体现在何处。”
燃灯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开口道:“惧留孙,我与他交集不多。但可以确定的是,他对‘西方法’的适配程度,丝毫不亚于我。”
燃灯这般评价,已然是对惧留孙极高的赞誉。
灵清对此并不意外,毕竟惧留孙是四人中唯一成佛的,实力自然不容小觑。
虽说另外三位菩萨的果位也极为殊胜,但终究与佛还是有别。
“至于文殊、普贤和慈航这三位……”燃灯苦笑着摇摇头,给自己斟了杯酒,缓缓说道:“这三位,我能看出他们与我‘西方教’有缘,然而,这缘分究竟有多深,我却难以看透。”
“嗯,既然这四位是道友认为适合我‘西方教’妙法的弟子,那日后自然有入我‘西方教’的契机。与其纠结这缘分深浅,道友不妨讲讲十二金仙中的其他几位,也好让我为道友参谋参谋。”
灵清此言一出,燃灯眼中闪过一丝光亮。
果然,灵清这是打算对阐教弟子有所动作,只是他实在不解灵清此举的意图。若说灵清真的投身西方二圣阵营……他实在难以相信。
但他还是开口说道:“九仙山桃源洞的广成子,性格骄傲自大。若不是深知他是元始圣人的弟子,平日里在洪荒相遇,我恐怕会以为他是通天圣人教出来的。”
灵清点头认可,广成子的那份骄傲,确实更有通天的风范。
而且,除了这一纪元因他插手而改变,其他纪元的“封神量劫”,皆是由广成子引出,这其中也有性格因素的影响。
“太华山云霄洞的赤精子,我与他的接触同样不多。不过可以肯定,他并不适合‘西方法’。”
灵清脑海中浮现出赤精子红脸虬髯的大汉形象。别说这一纪元,即便在过往的诸多纪元里,他与赤精子的交集也不多,只知道这个家伙算是个傻人有傻福的存在。
“至于二仙山麻姑洞的黄龙真君嘛……想来道友对他的了解,要比我深刻得多。”
灵清并未在意燃灯话语中的调侃之意。燃灯说得没错,黄龙真君在“龙汉初劫”时就被敖青所斩,如今两个纪元过去,依旧未能踏入大罗金仙境界,实在难堪大用。
若不是黄龙真君与元始天尊确有师徒缘分,再加上他背后的龙族以及女娲娘娘的缘故,元始天尊大概率不会收他为徒。
“元阳洞的灵宝法师,平时行事低调,不显山不露水,常年在自己的道场闭关。我偶然见过他几次,实在难以评判。不过,灵宝法师这名号可不是白叫的,据说他法宝众多,说不定日后会与多宝道君在法宝上有所争夺。”
灵清心中了然,灵宝法师以“灵宝”为名,自身实力在十二金仙中虽不算顶尖,但法宝数量极多,算是深得元始天尊炼器真传。 阐教三代弟子手中,除了一些极为特殊的法宝,其余能叫得上名字的,大多出自他手。
“乾元山金光洞的太乙真人,表面上一派仙风道骨之态。但在与他仅有的几次接触中,我发现此人城府极深,心机之深沉,恐怕不逊色于你我。”
灵清并未因燃灯话语中的挑拨之意而动摇,脑海中浮现出太乙真人仙风道骨的形象,只是那明亮的眼神中,隐隐透着几分阴郁。
联想到哪吒的悲惨结局,燃灯所言非虚。倘若太乙真人真是心怀慈悲之人,哪吒也不至于落得剔骨还父、削肉还母的下场。
“至于金庭山玉屋洞的道行天尊,以及青峰山紫阳洞的清虚道德真君,这二位堪称阐教门下难得的‘纯粹修士’。他们既不迂腐,性格上也没有明显的缺陷。”
道行天尊与清虚道德真君,能得到燃灯这般评价,倒也并非言过其实。
这二位虽不如广成子等人声名远扬,但在“封神”之后的仙家时代,确实为阐教的开枝散叶做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
说完道行天尊和清虚道德真君后,燃灯便不再言语。
灵清微微皱眉,语气中带着几分探究,开口问道:“燃灯道友,是不是还遗漏了一人?”
燃灯微微一怔,像是才想起还有这么个人,随即露出一抹苦笑,无奈地开口道:“这剩下的,乃是元始圣人最小的弟子,玉鼎真人......我着实难以对他做出评价。”
“哦?”灵清不禁发出一声疑惑的轻呼,满脸都是不解之色。
燃灯沉思片刻,只好组织起语言来描述这位玉鼎真人:“这玉鼎真人若真要我说,我只能讲他就是个十足的书呆子。三界之中,就没有他不看的书,而且此人记忆力惊人,过目不忘,书上记载的各类事情、术法,就没有他不知道的。”
“可偏偏这么一个博学之人,却只擅长读书。入了阐教这么多年,修为才勉强达到金仙之境。他所学的术法极为驳杂,什么都涉猎,却没有一样精通。就拿御云之术来说,他竟然只学会了最基础的爬云。”
“一个只会爬云的金仙......道友,你说这......”燃灯苦笑着摇了摇头,没再继续说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