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执着,万般无奈。
一念放下,万般自在。
曹操转变了思想之后,变得不再执着于地盘、不再痴迷于皇位,突然整个人也轻松了很多。
古人云: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老子曰:知足者富,多欲者苦。
曹操如今终于切身体会到了其中的真正奥义。
然而曹操的心情刚好了没多大一会儿,新的问题就又出现了。
以后不主动攻打别人了,那么接下来自己又该干点儿什么呢?
或者说,接下来自己的目标和希望又是什么呢?
以自己目前的实力,如果不主动去攻打别人,别人是不太可能来攻打自己的。
虽然之前孙权曾经在合肥挑衅,但他折腾了半天,最后也只能是无功而返。
就算孙权再来侵犯的话,根本不用自己亲自出马,手下的那些大将,像张辽、乐进等人,便足以让孙权闻风丧胆、望而却步。
其他各路诸侯,刘备就不用说了,这么多年来一直都是自己追着他抱头鼠窜、夺命而逃。
谅他也不敢主动对自己挑起战端。
而且刘备目前人在益州,估计正忙着跟刘璋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呢。
西凉马超、韩遂也都是强弩之末,有夏侯渊、张合等人在那边镇守也就足够了。
曹操把各路诸侯想了一遍,发现实在找不出一个,具备前来挑战他的实力。
即便偶尔会冒出来一个半个的,也完全不足为惧。
那么不打仗了,到底又该干点儿什么呢?
人生在世,并不是有了名利地位、有了金钱权力,就可以拥有优越感、幸福感、成就感、满足感的。
那些都是人的物质需求,或者说只有处在人生境界初级阶段的人,才会成天到晚追求那些东西。
曹操觉得,一个人要想真正过得快乐,应该是在衣食无虞、高枕无忧的前提下,手头有事做、心中有盼头、身边有亲友、人生有目标。
如果今后不再征讨四方的话,又该干点儿什么才不会感到无聊呢?
曹操不禁又想起了自己的平生爱好。
除了打仗,他还喜欢文学和女人。
但如今他已是老眼昏花了,看个书实在费劲,脑子也不好使了,根本没什么灵感。
所以诗词歌赋这块,曹操明显地感觉到了自己早已力不从心,再也不可能写出当年的那些传世佳作。
年近花甲,曹操对于女人早就没什么兴趣了。
一方面,是他阅人无数,天下间各式各样的美女都已经享用过了。
另一方面,是他年老体衰,动不动就头风发作,早已让他无法再像当年那样坚韧不拔、久战不疲。
也许在身体状态非常好的时候,他还会心血来潮,但那只是极偶尔的情况。
想完了自己的兴趣爱好,曹操不觉有些失望。
人活到这个岁数,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致,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悲哀?
思来想去,曹操又想到了江山社稷。
自己身为朝廷重臣,若是为江山社稷做出一些贡献,也算是不枉此生。
曹操目前的身份为当朝丞相,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但他这个丞相,却又不是普通意义上的丞相,而是十分特殊的丞相。
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十分畸形的丞相。
大汉丞相的主要职责,是负责整个国家的政务和军务。
除此之外,还要维持社会和平、推动经济发展、提高民生保障、提拔各级官员、监督地方官员、制定法律法规、推行大政方针、管理财政税收、促进文化交流,等等等等。
丞相是皇帝的左膀右臂,甚至是皇帝的唯一亲信。
皇帝有什么大事,都会找丞相商量。
丞相有什么大事,也都会跟皇帝请示、汇报。
但刘协这个皇帝,是古往今来十分罕见的皇帝,他的特殊,也注定了丞相的特殊。
当年曹操迁都许昌,把皇帝刘协也接到了许昌。
从那时起,曹操便开始独断专行、只手遮天。
虽然有什么大事他也会去找刘协商量,但那只不过是走走形式、装装样子,实际只不过是通知刘协一声。
开始时刘协还对曹操的一些决策提出过反对意见,但没过多久,他便完全对曹操言听计从了。
再后来,曹操灭了整个袁氏集团,又把自己的老巢从许昌搬到了邺城。
而都城仍然在许昌,刘协也依然在许昌,曹操从此彻底摆脱了刘协的掣肘。
无论有什么大事,曹操都会随心所欲、独断专行,再也不必通知刘协了。
而刘协这边,由于平时什么权力都没有,更不会找曹操商议什么大事。
曹操与刘协,虽然是丞相与皇帝的关系,却基本上平时很少有交流。
除非曹操有什么特殊的事,主动去找刘协,否则的话,他们甚至连碰面的机会都没有。
目前天下十四州当中,曹操拥有并州、冀州、青州、幽州、徐州、兖州、豫州、司隶、雍州,共计九个州。
扬州和交州是孙权的地盘,荆州是刘备的地盘,益州是刘璋的地盘,凉州被马超、韩遂等一些军阀割据。
由于曹操连年在外征战,所以他手下的这些州,也几乎没有什么大事发生。
大家都知道曹操很忙,所以尽量不给他添麻烦。
每个州都有自己的州牧或刺史,大家各负其责、各司其职,也把各个州管理得井井有条、有模有样。
扬州、交州、荆州、益州、凉州,由于这些不是曹操的地盘,所以那里的诸侯更不会向曹操请示和汇报。
换句话说,曹操虽然是丞相,却并不行使丞相的真正权力、履行丞相的真正职责。
如果把各州的权力都收回来,那可真能要了曹操的老命。
这么多年他都没管过,一切都需要从头学起。
曹操觉得现在这样挺好,省得成天公务缠身,忙得不可开交不说,还容易把自己的头风病给累犯了。
思来想去,曹操这个丞相的分内之事也实在是少得可怜,根本不占用他多少精力。
治国理政这块也没啥盼头了,一时之间,曹操又变得迷茫起来。
此番出征濡须口,曹操带来的谋士只有司马懿一人。
其他谋士不是老态龙钟,就是百病缠身,曹操实在不忍心再折腾他们。
于是,曹操又想到了司马懿。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也许跟司马懿聊聊,能从中找到什么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