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自振作,他命令王翦退后,自己奔向殿外。
那是全力飞驰,连冲刺的速度都堪比比赛。
登上台阶的途中,过于急切,他的脚下一滑,险些摔个跟头。
但这些对他而言都不重要,他迅速爬起,凝视着门外那一抹鲜血满身冻疮的孤影。
脑海中如电闪过诸多念头。
难道是将是闾的求饶之信?
这份竹简太简略了,若是战报,不会寥寥几个字。
想到这里,嬴政内心忐忑至极,不愿去打开这承载无数期待的书简。
的确,由于心情复杂,难以平静,一时天旋地转的恍惚中,幸好王翦察觉到了异样,及时扶稳了他。
深深地喘口气后,嬴政下令:“你们闪开,本君能应付。\"
无论将军闾是否 或者阵
或者说,竹简上似乎并没有几个字。
但战报不可能如此之少。
然而这一次,秦始皇低估了形势。
当打开它时,始皇帝清楚意识到自己的失误是多么巨大!
咔嚓咔嚓!
秦始皇后退几步,差点再次跌倒。\"让开,本王没事。\"他推开王翦,毫不在乎周遭的冰雪。
他在白雪覆盖的地面上坦然坐下。
雪花顷刻间包裹全身,但始皇帝全然未觉。
只是开头几行字已令他慌乱不堪,心神大乱。
他几乎怀疑那份竹简的真实性。
然而,那笔迹确实出自纪旅的手笔。
纪旅的笔迹易辨识。
始皇帝两次验证,无误,正是那独属于纪旅特有的字迹,那字既优雅又精湛,堪称一代书法大家之作,无人能效仿。
始皇帝喃喃自语,“不错,确定是他无疑。\"
王翦探头探脑,催促:“大王,您慢点,不必急。\"“你让开,我还没读完。\"秦始皇再次推开了王翦。
他移动身子,在雪地中慎重地摊开了竹简,那是迟来的军情通报,已经过去几天了。
他们在那时或许早已错过行动的最佳时机,不过没关系,他只需得知结果就好。
然而,看到内容后的王翦脸色难堪。
这段时日,王翦觉得自己尽心尽力了,“大王,请让我看一下!”但始皇并未理睬,全神贯注在竹简上,一字一顿……仅仅两句:
“大军进入齐燕平原……忽然遇到齐军二十万,予以歼灭……”
始皇帝立刻心急如焚,“接下来呢?具体的经过?”他激动不已,趴在地面,一个词一个词细查生怕错漏一字。
然而竹简上只有寥寥十个字。
但这已经足够让始皇焦虑。
他跑到一名士卒面前大叫:“后面的详情?详细的战果是什么?”
那士卒刚要讲述,但他虚弱得张嘴欲言又止,脸色苍白,连站稳都很困难。
他疲惫已极,在大雪中日夜兼程,竟昏厥过去。
始皇帝急得额头冒汗,狂喊:“来人,去找医生,最好的那个,确保这将士完整无恙。\"另一边,王翦眼巴巴地看向,可能是老眼昏花吧,始终看不清楚那仅有的十来个小字。
他就像一只猴儿般搓着手,焦急万分。
看着这短短的几句通报,王翦心中微微舒展,若只是战场战绩,情报传递人应该能在雪开始之前抵达。
这意味着战斗是在落雪之前结束的,何等迅疾!
王翦欣喜若狂,若是在大雪降临时前战事收尾,哪怕失败,秦国也不可能损失殆尽。
非常好……
王翦并不期盼赢得彻底,但若胜利并非彻底的溃败,在王翦看来,将领闾的表现已属完美。
毕竟,将领闾对抗的是齐国的老牌将军,且是一名擅长破局不循常规的将领。
回想从前,那位匡章可曾率五国联军对秦国进行过围攻,几乎让秦国一蹶不振。
二十余载过去,没想到他还能再次领军征战。
\"怎么能昏倒呢?怎么可能会昏倒呢!\"嬴政轻声自语,内心充满焦急。
他谨慎收起竹简,紧绷的心情才逐渐缓和下来。
他们胜利了。
然而依照将领闾的习惯,这样的成就肯定不是小胜而是压倒性的大胜,可能是斩草除根的意思。
“消灭”这两个字,燃起了嬴政心中的 ! 他甚至恨不得即刻飞翔到齐境,重重犒赏前线的士卒。
许久后,嬴政回过神,不由笑出声道:“将领闾,朕之瑰宝啊!”
他的举动带着少许失态。
而王翦微皱眉头:难道……完全击溃了吗?
难道安全地全胜撤退了?
这不太可能,狡猾如匡章,怎会让你那么容易脱身?
事实上,匡章采取主动进攻,也意在趁秦军疲惫与环境不适应时寻找机会取胜。
但是,匡章有个关键性判断失误,也是他战略中最严重的失误,对整个局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骑兵!
五万铁骑的威慑在任何正常战场上,足以摧枯拉朽。
领军将领闾率先发起冲锋,燕、齐两军都在冲击下崩溃。
一次又一次,如同洪流般反复交锋!
在交战场面,将领闾彻底瓦解了对手的骑兵,并冲乱了步卒阵营。
请问,接下来,齐国该如何抵挡?
一位将领无能,可以拖垮全军士气。
士兵弱小,则将军们也会受连累。
完美体现了胜利将领所带来的震慑力量,使本来就强悍的秦军实力再次攀上了一个可怕的等级。
“大王,给我看看吧,求求你了!”
王翦满头大汗,非常急切。
垂钓技巧日臻娴熟,而此刻嬴政却沉着冷静。
他双手插在宽阔龙袍内,神情淡定道:“急什么?皇上不急,群臣焦急。
等着早朝自然就知道答案了。\"
王翦闻言不禁喷血:是谁每天反复模拟战斗结果?
又是谁大清早两三点钟就把自己这位上了年纪的将军从床上唤醒?
他抓心挠腮,焦虑万分。
战局的最新进展至关重要。
按照王翦原先预计,战役要在新年来临后才会开打。
没想到这场没有先例的战斗,两边将领皆不按常理出牌。
最终的结果怎样,损伤程度几何?
至少想知道战况,明了利弊才成。
“上朝,必须上朝!”
此刻,嬴政几乎等不及想要亲自主持会议,特殊时刻尤其不能少任何一人。
而齐国的领土内,此刻已是遍地尸骨,令人胆寒。
必须承认,齐国有着坚韧无比的抗压力。
长期受到儒家文化影响,其民心抵抗的情绪颇重。
对此,不得不严惩以震服民众。
这些人日后必定会是秦廷的主要敌对势力。
将领闾对此有些遗憾。
他未能找到合适的机会攻击小圣贤庄,那里的儒生们也并非毫无准备,他们之中有人刻意混淆视听。
那时便有足够的借口去 他们了。
可惜的是,将闾觉察到了荀子其实武力也不弱。
不过他终究还是选择了克制。
甚至连颜路也不例外。
儒家之中,不是全都专研文治的,力量强大之人不在少数。
像是荀子的力量,让将闾感到很强,即使不如始皇帝东方,恐怕也相去无几。
面对强权压迫,整个儒家甚至都未曾有任何的抵抗表示,哪怕那些有武力在身的儒士,在被抓捕到处以 时,亦未反抗。
这种现象出乎了将闾意料之外。
\"儒家……这个时代的儒家果然独具特色。\"
将闾轻语自述,这些都不在眼下。
但对将闾来说,他最渴望捉拿的是张良!
不过,这次的行动直接导致了整个齐地皇族的毁灭,其中包括了一位齐侯室的小公子。
无一活命,全部都死于将闾手下。
小圣贤庄之中,尸横遍野,触目可及。
秦军离去之后,小圣贤庄笼罩在死一般的静寂中。
所有人都惊慌失措,唯有无声无息地看着那排长至极的队伍。
无首 。
“全葬了吧。\"荀子侧首说道。
为了维护儒家的声誉,他不能亲自出手。
也不能驱逐掉这里的人们。\"夫子,抱歉。\"扶苏深深地叹息。
这件流言若传出去,必将引起极大的动荡,将秦国的暴名坐实。
这一切都源于那个名叫将闾的人。
他如同屠户、刽子手一般,无情斩草。
一众贵胄即使活着,又能造成多少威胁?
在扶苏的眼中,他只是单纯的杀戮挑衅。
可是,扶苏又该怎么做呢?他满是疑惑,心中忽然涌起一股迷茫。
回想方才将闾的态度,他这个 还能有所作为吗
若大发明家吕氏得以夺得嗣位,统一天下,势必会带来滔天的浩劫!如同凶恶的屠夫掌控大局,冰冷残酷的统治即将降临。
这个世界会变得怎般模样呢?风雪越发肆虐了。
齐都临淄的皇宫之内,奢靡繁华犹如仙境一般。
吕氏集诸位武将在宏伟大殿集结,说道:“我国的主要城镇已尽在掌握,外部还未有动静。\"在那个时代,连九族诛杀的严厉惩罚都不曾实施,更别提如此苛刻的措施。
可是吕氏,他偏生又要再加两族于诛连,这有多么令人恐惧!甚至可能在你毫无防备的时候,灭门之灾就会悄然而至。
荀子默默计算,亲属牵连的数量几乎让人瞠目。
说到底,株连九族就意味着任何与受害者有血脉关系的都难逃其祸。
不过,吕氏还有另一件事情未表露——那就是他对儒家的一套特别计谋。
诛杀十个家族,包括他的子弟在内。
嘲笑儒家门生众多,声称桃李遍天下,吕氏打算一旦挥起屠刀,那滔滔红河必将让他们所谓的“桃李”荡然无存。
他的目标是为了杀鸡儆猴,震慑所有人心,使之无人胆敢反抗。
如此,秦国基业稳固如泰山可期。
“战火烧不尽,黎民陷涂炭之中!”荀子站定,看向门外堆积成丘的 ,无数脑袋四处飘散。
数千无辜者聚积在这神圣的儒家之地——小圣贤庄,其中包括许多贵族,还有一些被临时填数的学生们,他们都是遭遇无妄之灾。
吕氏的决心昭然若揭,他绝不容许任何人、乃至有任何暗示的反抗者留下。
王贲在吕氏身后报告道:“齐地不同于燕赵,深受儒家伦理影响,‘君子’‘诚信’与‘仁义’被视为最高理想,抵抗力量尤为强大,微弱反抗造成的我们的损失惨重。\"
吕氏沉思后问道:“具体死伤数字如何?”王贲答道:“战场死亡约三千兵士不算,但由于反抗的分散化,许多文人士卒持剑向我方进犯,伤亡人数更加惊人。\"
室内倒吸一口冷气,三千人受伤或死亡可不是轻伤。
尤其是被攻击导致的后果会随着时日持续加剧。
“抵抗意图如此明确吗?”吕氏思索后提起笔墨,挥毫在精美织物上书以命令:“肃清齐政!针对所有反抗势力采取行动,明显抵抗者当株连三代!”
宁可玉石俱焚,也不肯屈服者,连同五族。
如有任何报复秦国、有组织、有预谋的行为发生,高层七族,领袖九族。
可以说,将闾如今短暂血腥杀戮的代价,是为了换取华夏未来更为强盛的兴起。
暂时的死亡与伤痛,能够尽快奠定稳定的掌控。
由于文化差异、语言不通,太多事物急需改革,这些变革都将伴随着血流成河的惨剧。
每一项政策都是这样,令人不容乐观。
将在令之上平静地留下他的签名,或者说这可能是他首次在政令上落款。
而这封政令一旦公之于众,必会震惊天下,让天下人皆知将闾之名,甚至引来数不清的仇视和痛恨。
\"屠夫\"之名将愈发深入人心。
但他依旧毫无保留地落下了那个笔划。
签下名字,将闾收起笔,目光在殿内诸多将领间游走,脸上并无表情。
最后一字究竟寓意什么,恐怕无人比他更了解 。
然而为了秦国的稳定和繁荣不被颠覆,这样的牺牲不得不为。
只有铁血手腕,方能维系统治。
秦始皇毕竟太过仁慈,当他默许六十余万楚兵完好归来之时,已为大秦埋下了危机种子。
包括齐国皇室成员及贵族,都躲在太上圣地的小圣贤庄里苟且避难。
没有他的话,这些人或许会逃过这场劫难,但他们无疑会成为未来的秦国反击急先锋。
招来李信,将命令交给他:\"完成刻章后,立即执行下去。\"
等到李信离去着手布置事宜后,将闾才环顾一周。
解决一个问题后,他心情颇好地邀请众军将一同共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