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都市的繁华街区内,陈言对面坐着的是一位穿着朴素的长者,两人正在共享一顿晚餐。
他是杨时,正是那位尊师重道的杨时!
自从杨时来到京都,这是陈言第二次邀请他共进餐宴。
“这段时间没能及时请教先生,怕是让您觉得冷落了,还请先生海涵。”
“老朽只是乡间一介布衣,怎敢劳烦大公子挂怀,实在是惶恐不已。”
“倒是公子生活简朴,令人敬佩。”
杨时望了眼桌上的四菜一汤,对陈言恭敬地拱手,巧妙地避开了之前的话题。
“先生不必客气,今天请先生来,是有一事想与您商议。”
“先生还没用午餐吧,不如就在这里与我一同用餐?”
陈言示意杨时用餐。
杨时显得有些拘谨,只动自己面前的一道菜,谨慎地夹取,举止优雅得体。
他严格遵守餐桌礼仪,即便陈言问话,也会先咽下口中的食物,再毕恭毕敬地回答。
而陈言则随性许多,想吃什么便吃什么,虽吃得快,但姿态同样优雅。
突然,陈言开口问道:“杨先生,您如何理解‘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句话呢?”
杨时的动作一顿,大脑飞速转动,回忆这句话的出处和上下文。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出自《论语·泰伯篇》。”
《论语·泰伯篇》中有一句:“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有两种解读:
一是“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二是“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全句如下:“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孔子当初想表达的含义已无从考证,但后人对这句话有着截然不同的解读:
一种是控制论,即民众只需按高层意志行事,不必让他们了解详情。
另一种则相反,意思是如果民众愿意,就让他们按礼行事,如若不愿,就让他们理解礼的重要性后再行动。
前者倾向于统治思想,后者侧重教育引导。
杨时无法揣测陈言的意图,不明白他为何提出这个问题。
万一答错,他怀疑这可能是自己最后一餐了!
------------
他毫不怀疑陈言会做出这样的事!
不信,看看西夏境内及大同府的那些纪念碑就知道了!
这位可不是心慈手软的人!
杨时略显紧张,犹豫片刻后答道:“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孔夫子一生致力于教育万民,提倡全民教育,以教化天下,应该是这个意思吧。”
杨时解释的是第二种解读。
陈言脸上没有明显的认同或否定,只是端起碗吃了口饭。
“哈哈,那么杨老先生认为,我大秦的百姓,是否已知之呢?”
陈言笑着问,像是谈论无关紧要的事。
杨时更加困惑,完全猜不透陈言的意图。
“大公子说笑了,天下识字的百姓不多,谈何知之。”
“我有个初步的想法,需要杨老先生相助,不知您是否愿意出山?”
陈言说道。
“老朽惶恐,公子既然相邀,老朽怎敢推辞。”
杨时恭敬地拱手。
“朝廷虽有邸报向官员传达政策,但对于百姓却缺乏有效的传播手段,导致政令难以普及,百姓无法理解朝廷的本意。”
“如此一来,原本善意的惠民政策在执行时容易出现问题,甚至被下面的官员随意篡改,而百姓还以为朝廷原本就是如此。”
“他们不会知道朝廷其实是为了他们好。”
“比如介甫先生的青苗法,原本是为贫困农民提供低息贷款,待秋收后归还,使他们有钱购买种子和农具,避免高利贷和地主恶霸的剥削。”
“然而,百姓并不了解朝廷的初衷,加上青苗法触及了一些人的利益。”
“在执行时,被底下官员随意改动,强制执行,不论是否需要贷款,都必须向官府借贷,需要贷款的百姓借不到低息款,被迫借高利贷,而不需贷款的百姓也被迫借贷,反而伤害了百姓。”
“结果,青苗法功亏一篑,原本的好政策成了害民之策。”
“这就是‘民不知’的后果。改革总会触动某些人的利益,我对下面的官员不太信任。”
“所以,我要让大秦的百姓都知晓,让那些胡来的官员无法再为所欲为。”
“我有个想法,既然朝廷有邸报面向官员,为何不能有一份面向百姓的邸报呢?”
“内容无需华丽,通俗易懂即可,再标注断句,大多数政令就能让乡间百姓了解,有些人想曲解政令就没那么容易了。”
陈言说道。
杨时惊讶地张大了嘴,内心震惊,惊恐地看着这个年轻人。
他对儒家和官员有多大的不信任,才会想出这样的办法!
他敏锐地抓住了关键,陈言是要与儒家争夺民间的话语权!
杨时的手颤抖,完全是因为害怕,声音也颤抖地说:“老朽以为不可,天下百姓大多不识字,就算大公子真的办了面向百姓的邸报,他们也看不懂。”
其实杨时想说的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但陈言刚才的问题让他无法再这么说了。
是他自己堵住了自己的嘴!
他总不能自打嘴巴吧!
陈言未置可否,轻敲桌子说:“我不这么看,百姓识字的确实不多,但读书人很多。找些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