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个阳光炽热的夏日,我跟着年轻的太爷爷前往南阳。骄阳似火,烤得大地发烫,道路两旁的树木都被晒得蔫蔫的。
我们在蜿蜒的山路上走着,突然听到一阵痛苦的呻吟声。循声望去,只见一个中年男子坐在路边的石头上,满脸痛苦,豆大的汗珠不断从额头滚落。
太爷爷赶忙上前询问,那男子有气无力地自述起来:“我这几日不知怎的,右边大腿后侧疼痛难忍,仿佛有千万根针在扎,走路都困难,本想出门寻医,却不曾想这半道上疼痛加剧,实在是寸步难行啊。”
太爷爷仔细观察了他的面色和脉象,又询问了一些日常起居的情况,心中便有了判断。太爷爷说道:“你这是经络阻滞,气血不畅所致。”
说罢,太爷爷决定为他针刺治疗。太爷爷让他侧卧,屈膝,然后手指准确地落在他臀横纹中点的位置,说道:“此处便是承扶穴。”
我在一旁好奇地看着,太爷爷取出随身携带的银针,轻轻刺入承扶穴。那男子先是微微一颤,随后脸上的表情逐渐舒缓。
太爷爷一边行针,一边解释道:“这承扶穴,位于膀胱经上,膀胱经主一身之阳气,针刺此穴能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缓解你这大腿后侧的疼痛。”
过了片刻,太爷爷起针,那男子试着站起身来,活动了一下右腿,惊喜地说道:“哎呀,真的不疼了,神医啊!”
太爷爷微笑着说:“回去后还需注意休息,不可过度劳累,以免病症复发。”
男子千恩万谢,目送我们继续踏上前往南阳的路途。
那炎热的夏日,那痛苦的路人,还有太爷爷神奇的医术,都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记忆中。
后来听太爷爷给我讲承扶穴,“承”,有承接、承载之意;“扶”,可理解为扶持、扶助。从字面上看,“承扶”二字传达出一种支撑和助力的意象。这不仅体现了其在人体生理结构中的重要作用,也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扶持”“支撑”的重视。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的是一种平衡与和谐的观念。就如同天地之间相互支撑、相互依存,人体内部的各个脏腑、经络、穴位也需要保持平衡与协调。承扶穴的存在,仿佛是人体内部的一个平衡点,承接上下半身的力量,扶持着身体的正常运转。
中医认为,穴位的名称往往与其功能和主治病症有着密切的联系。承扶穴之名所暗示的其治疗作用,更是别具深意。
首先,承扶之“承”,意味着承接身体的重量和压力。人体在站立、行走和运动时,下肢承受着身体的大部分重量,而承扶穴所在的部位,正处于大腿后侧肌肉丰厚之处,起着承接和支撑的作用。当人体下肢出现疲劳、无力或疼痛时,如腿部肌肉拉伤、劳损等,刺激承扶穴能够增强其承接和支撑的能力,缓解不适症状。仿佛是在困境中给予身体一份坚定的“承”诺,帮助其克服困难。
其次,“扶”字体现了扶助、扶正的意义。中医强调人体的气血运行和阴阳平衡,若气血不畅、阴阳失调,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承扶穴所处的位置与经络气血的运行密切相关。通过刺激该穴位,可以调整经络气血的流通,扶助正气,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和自愈能力。对于因气血瘀滞引起的下肢麻木、疼痛等病症,承扶穴能够发挥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的作用,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它就像是一位默默的“扶”助者,扶正祛邪,让身体回归健康的轨道。
再者,从人体结构和功能的角度来看,承扶穴位于臀横纹中点。臀部是人体上下半身连接的关键部位,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当腰部或下肢出现问题时,往往会影响到臀部的气血运行和肌肉功能。刺激承扶穴可以改善臀部的气血循环,缓解肌肉紧张,进而对腰部和下肢的病症产生治疗作用。例如,对于腰痛、坐骨神经痛等病症,承扶穴能够通过调整臀部和下肢的气血状态,减轻疼痛和不适。它恰似一座坚固的桥梁,“承”载着上下半身的连接,“扶”持着身体的稳定与协调。
此外,中医还有“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理论。承扶穴所在的膀胱经,其循行路线经过下肢后侧、腰部和臀部。因此,承扶穴对于膀胱经所主的病症具有治疗作用。如尿频、尿急、遗尿等泌尿系统疾病,以及下肢后侧的疼痛、麻木等症状,都可以通过刺激承扶穴来进行调理。
承扶穴,不仅形象地反映了其在人体中的作用和功能,更是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平衡、协调、扶持的深刻理解。通过承接、扶持的力量,调整经络气血,改善局部肌肉和组织的状态,从而达到治疗下肢、腰部及相关病症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