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清晨,我跟着年轻的太爷爷踏上了前往南阳的路途。微风轻拂,路旁的野花野草轻轻摇曳,仿佛在为我们送行。
走着走着,我们在一个岔路口遇见了一位面容愁苦、脚步蹒跚的路人。他看到我们,眼中闪过一丝希望,赶忙上前求助。
“这位先生,我这身子实在是难受得紧,不知您能否帮帮我?”路人一脸痛苦地说道。
太爷爷温和地询问:“您先别着急,慢慢跟我讲讲您的症状。”
路人叹了口气:“这几日,我总觉得腰骶部酸痛难忍,下肢更是又麻又无力,走起路来都十分艰难。”
太爷爷微微皱眉,开始为他进行中医的辨证论治。先是仔细观察他的面色、舌苔,又为他把了脉,而后说道:“您这是肾阳不足,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致。”
说罢,太爷爷决定为他针刺治疗。只见太爷爷让路人坐下,挽起他的裤脚,准备针刺跗阳穴。
“这跗阳穴,位于小腿后面,外踝后,昆仑穴直上 3 寸。”太爷爷一边说着,一边准确地找到了穴位。
太爷爷手法娴熟地将银针轻轻刺入跗阳穴,捻转提插,不一会儿,路人便感觉一股温热的气流在下肢蔓延开来。
“哎呀,真神奇,我感觉这酸痛麻木好像减轻了一些!”路人惊喜地说道。
太爷爷微笑着说:“这只是开始,还需留针片刻,让阳气得以充分疏通经络。”
过了一会儿,太爷爷起针,路人试着活动了一下腰腿,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先生,您真是神医啊!我感觉好多了,这腿也有力了,腰骶也没那么痛了!”
太爷爷摆摆手:“您回去后还需注意休息,避免劳累,调养肾阳,方能巩固疗效。”
路人千恩万谢地离开了,我和太爷爷也继续踏上了前往南阳的路,而那神奇的跗阳穴和太爷爷高超的医术,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中。
太爷爷说,“跗”字在中医术语中,常指足背。足背是人体行走、站立时支撑身体重量的关键部位,也是经络气血运行的重要通道。而“阳”字,在中华文化中向来象征着阳气、温暖、活力与光明。
阳气被视为生命的动力源泉,具有温煦、推动、防御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跗阳”二字的结合,寓意着足背之阳,暗示着这个穴位与阳气在足部的运行和分布密切相关,也体现了中医对阳气在维持人体健康方面的高度重视。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阴阳平衡的理念贯穿始终。阳主动,阴主静,阴阳协调则身体安康。跗阳穴所处之位,恰是阳气在足部汇聚与运行的关键节点。中医认为,阳气不足或运行不畅时,人体易生百病。
跗阳穴位于足太阳膀胱经上,膀胱经为人体之“巨阳”,主一身之表,阳气充盛。而跗阳穴作为膀胱经上的重要穴位,能够激发和调节膀胱经的阳气,使其更好地发挥温煦、推动之能,维持身体的阴阳平衡。
从经络气血的运行角度来看,跗阳穴处于经络气血交汇的枢纽位置。阳跷脉起于足跟外侧,向上行于下肢外侧,经胁肋后侧,从肩部上行至头面。作为阳跷脉的郄穴,跗阳穴具有强大的气血汇聚和调节功能。
郄穴在经络中犹如江河中的深潭,是气血汇聚之处,具有快速调节经络气血、治疗本经急性病症的显着特点。当阳跷脉气血运行失常,出现肢体痿痹、疼痛、拘挛等病症时,刺激跗阳穴能够迅速调整气血,疏通经络,缓解症状。这恰似在阴阳失衡的局面中,跗阳穴充当了恢复平衡的关键角色,让阳气得以顺畅运行,阴气随之协调。
此外,中医的整体观念强调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个脏腑、经络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跗阳穴所处的位置与肾、肝、脾三条经络循行有着前后对应的关系,肾主骨生髓,肝主筋,脾主肌肉四肢。
当这些脏腑的功能失调,导致筋骨肌肉失养时,通过刺激跗阳穴,可以激发相关脏腑的功能,促进气血生成和运行,从而改善筋骨肌肉的营养状况,治疗腰膝酸软、下肢无力等病症。而“跗阳”之名,仿佛在诉说着通过激发足部的阳气,让阳气上行,滋养全身,达到扶正祛邪、调和脏腑的目的。
在临床应用中,跗阳穴常用于治疗头痛、腰骶痛、下肢痿痹、外踝肿痛等病症。这是因为头痛多与经络气血不畅、阳气不足有关;腰骶痛往往是由于肝肾不足、阳气亏虚、经络阻滞所致;下肢痿痹则是由于气血虚弱、经络失养;外踝肿痛则是局部气血瘀滞的表现。
刺激跗阳穴,能够振奋阳气、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从而达到治疗这些病症的目的。其功效正如“跗阳”之名所暗示,让阳气通达足部,驱散阴霾,恢复身体的健康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