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个阳光炽热的夏日,我跟着年轻的太爷爷一同前往南阳。天空湛蓝如洗,只有几缕薄云懒洋洋地飘浮着,酷热的天气让道路都仿佛冒着热气。
我们正走着,忽然听到路旁传来一阵痛苦的呻吟声。循声望去,只见一个中年男子捂着肚子,脸色蜡黄,眉头紧皱,额头上满是豆大的汗珠。
太爷爷赶忙上前询问,那人有气无力地说道:“我这肚子啊,胀满得厉害,感觉里面有股气堵着,上不去也下不来,难受极了。这几日也没什么胃口,吃不下东西,整个人都没了精神。”
太爷爷略作思索,便说:“我或许能帮你缓解这病症。”说着,太爷爷让他坐下,开始查看他的足部。
太爷爷说:“足通谷穴,位于足外侧,第 5 跖趾关节的前方,赤白肉际处。此穴能调理胃肠,疏通气血。”只见太爷爷取出随身携带的银针,准确地刺入了那人的足通谷穴。
起初,那人神情紧张,但随着太爷爷捻转银针,他渐渐放松下来。过了一会儿,太爷爷起针,问那人感觉如何。
那人惊喜地说道:“哎呀,真神奇!这肚子的胀满感好像减轻了不少,感觉气也顺畅了些。”
太爷爷微笑着叮嘱他:“这几日饮食要清淡,多休息,切不可再贪凉饮冷。”
那人千恩万谢,我们也继续踏上了前往南阳的路途。这一路上,我对太爷爷的医术更是充满了敬佩。
太爷爷给我讲,“足通谷”这个穴名,单从字面来看,“足”指明了其所在部位为足部;“通”有通畅、疏通之意;“谷”,山谷也,常被视为气血汇聚通行之处。综合起来,足通谷穴意味着足部气血通行的山谷通道。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谷”常被赋予深邃、包容、滋养的象征意义。山谷能够汇聚水流,滋养万物,正如足通谷穴能够汇聚气血,滋养足部乃至全身。这种与自然的类比,体现了中医“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认为人体与自然界有着密切的联系和相似的规律。
中医认为,人体的经络气血如同自然界的江河溪流,需要畅通无阻才能维持身体的正常运行。当气血在经络中运行不畅时,就会导致各种病症的产生。足通谷穴作为气血通行的关键节点,具有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重要作用。
从五行属性来看,足通谷穴属水。水具有滋润、濡养的特性。在人体中,水能够润泽周身,使脏腑、经络、筋骨、肌肉等得到滋养。当足通谷穴的气血运行通畅时,其水润之性能够有效地滋养足部的经络和组织,缓解因气血不足或气血瘀滞所导致的病症。
足通谷穴所主的病症众多,如头痛、项强、目眩等。头痛之症,多因气血不畅、经络阻滞足太阳膀胱经所致。足通谷穴可以通足太阳膀胱经的经气,使头部气血得以通畅,从而缓解头痛,项强。
颈项部肌肉僵硬,多因风寒湿邪侵袭或气血凝滞于颈部经络。刺激足通谷穴,能够通散邪气,通畅气血,缓解颈部肌肉的紧张和僵硬。
目眩,多与肝肾不足、气血亏虚有关。足通谷穴属水,具有滋阴补肾、调养气血的作用,从而改善目眩的症状。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通谷”二字也暗示了其治疗功效。“通”意味着打通、疏通,通过刺激足通谷穴,可以打通气血运行的阻滞,使气血能够顺畅地流通到身体各个部位。而“谷”不仅代表着气血汇聚之地,也象征着滋养和包容。足通谷穴如同一个气血的“谷仓”,为身体提供充足的滋养,同时也能够容纳和调节气血的运行,从而达到治疗病症的目的。
此外,通谷也有着“通行谷物”之意,对于食积不化造成的胃肠胀满之疾,通过刺激通谷穴,可以使谷物下行,从而治疗胃肠胀满之疾。
总之,足通谷穴以其独特的名称寓意和经络气血调节作用,成为中医治疗多种病症的重要穴位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