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个阳光炽热的夏日,我跟着年轻的太爷爷踏上了前往南阳的路途。天空湛蓝如宝石,白云悠悠,然而炎热的天气却让我感到有些疲惫和焦躁。
我们沿着蜿蜒的小路前行,路旁的草木都被晒得有些蔫蔫的。就在这时,我们听到一阵痛苦的呻吟声从不远处传来。太爷爷和我对视一眼,加快脚步朝着声音的方向走去。
只见一个中年男子坐在路边的大石头上,面色苍白,眉头紧锁,双手捂着下腹,豆大的汗珠不断从额头滚落。
太爷爷上前询问,那男子有气无力地说道:“我这几日不知怎的,小腹胀痛,小便老是滴滴答答,感觉有尿排不完,难受得紧啊!”
太爷爷仔细观察了他的面色和舌苔,又为他把了脉,神色逐渐凝重起来。太爷爷转头对我说:“这是肾气不固所致。”
说罢,太爷爷决定为他针刺治疗。太爷爷让男子躺平,然后准确地找到了横骨穴。太爷爷对我说:“横骨穴位于下腹部,当脐中下 5 寸,前正中线旁开 0.5 寸处。”
只见太爷爷取出银针,迅速而精准地刺入横骨穴。随着太爷爷轻轻捻转银针,那男子的表情逐渐舒缓,紧皱的眉头也慢慢松开。
过了一会儿,太爷爷起针,男子惊喜地说道:“哎呀,感觉下腹轻松多了,好像尿能排完了!”
太爷爷微笑着叮嘱他:“回去后可以吃点固肾的药物,注意休息。”
男子感激涕零,连连道谢。我望着太爷爷,心中充满了敬佩,也更加坚定了学习中医的决心。
在继续前往南阳的路上,微风拂过,似乎也没那么炎热了,而太爷爷那救人于病痛的身影,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
太爷爷告诉我,“横”字,其有横置、横贯、横达之意。于人体而言,横骨穴所处之位恰似一道横向的关卡,掌控着气血运行之通路。当气血在腹部出现瘀滞、不畅时,“横”字所蕴含的横向疏通之力便得以彰显。它如同一位精明的调度官,指挥着气血有序流动,使堵塞之处得以畅通,从而有效缓解少腹胀痛之苦。这种横向的疏通调节,并非局限于一点一线,而是广泛涵盖整个腹部区域,展现出其强大的调和气血之能。
再观“骨”字,在中国传统医学观念里,骨与肾紧密相连,肾主骨生髓。横骨穴之“骨”,明确指向其与肾经的密切关联。肾司二便,对于小便不利之症,横骨穴恰似一把精准的钥匙,开启肾之气化功能之门。
“骨”所代表的与肾的深厚联系,使得横骨穴能够激发肾的活力,促进尿液的正常生成与排泄。它就像一位幕后的推动者,默默助力肾脏完成其重要的生理功能,使小便不利之症得以改善。
遗尿之患,多因肾气不固。此时,横骨穴之“横”发挥着横向整合气血的作用,将分散的肾气聚拢,而“骨”则象征着其对肾之根本的强化。二者协同,如坚固的堤坝,增强肾的封藏之力,阻止尿液的无故外泄,让遗尿之症得到有效的控制。
论及遗精之病,“横骨”之名再次展现其奇妙之处。“横”意味着对肾经气血的平衡调节,避免其过度耗散;“骨”也有着“固”的含义,此穴则暗示着对肾中精气的守护与巩固。横骨穴恰似一位严谨的卫士,精心守护着肾经的精气,使其运行有序,不过度流失,从而减少遗精的发生。
至于阳痿之症,多由肾阳不足而起。“横骨”之“骨”着重强调了与肾阳的紧密关系。横骨穴犹如一轮初升的暖阳,能够激发潜藏在肾中的阳气,使其蓬勃而出,温暖周身。阳气得以振奋,气血得以畅行,阳痿之态自然得以改善,男性的阳刚之气得以重振。
横骨穴之名不仅形象地描绘了其独特的位置和形态,更深刻地揭示了其治疗各类病症的内在机制和神奇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