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个炎炎夏日,骄阳似火,我跟着年轻的太爷爷走在前往南阳的路上。闷热的天气让人仿佛置身于蒸笼之中,汗水不停地流淌。
我们正走着,忽然听到前方传来一阵痛苦的呻吟声。太爷爷带着我加快脚步上前,只见一个青年男子蹲在路边,双手捂着眼睛,嘴里不停嘟囔着:“这眼睛疼得厉害,感觉要瞎了!”
太爷爷赶忙询问,那青年说道:“我这几日赶路着急,又加上天气炎热,喝水少,休息也不好。今儿个一早起来,这眼睛就又红又肿,疼得睁都睁不开,看东西也模糊不清。”
太爷爷仔细观察了青年的症状,又为他把了脉,说道:“你这是体内火气太旺,上攻于目,导致的眼睛上火。”
说罢,太爷爷决定为他针刺治疗。太爷爷选择了行间穴,此穴位于足背侧,当第 1、2 趾间,趾蹼缘的后方赤白肉际处。
太爷爷解释道:“这行间穴乃是足厥阴肝经上的荥穴,荥主身热,故此穴可以清泻肝火,肝开窍于目,刺之可清泻肝火,引火下行,从而缓解眼部的肿痛。”
只见太爷爷取出随身携带的银针,迅速而准确地刺入青年的行间穴。行针片刻后,青年渐渐松开了捂着眼睛的手,惊喜地说道:“哎呀,感觉没那么疼了!”
太爷爷又轻轻捻动银针,留针一段时间后取出。青年的眼睛红肿已明显减轻,他感激涕零,连连道谢。
在这炎热的路途上,太爷爷用他精湛的医术,帮助了这位饱受病痛折磨的青年,也让我对中医的神奇有了更深的认识。
太爷爷告诉我,“行”,有行走、流动之意;“间”,指两者之中。行间之名,形象地描绘了气血在此穴位运行的状态,犹如行人在道路之间穿梭往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行”常常被视为一种动态的、积极的力量,代表着不断前进和变化。而“间”则有平衡、调和的意味,暗示着在动态的变化中寻求一种和谐与适度。
从中医经络气血运行的角度来看,行间穴位于足厥阴肝经之上。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而气血的运行依赖于气的推动。当肝气通畅,气血得以在肝经中顺利流动,行间穴便是这气血运行通道中的关键节点。
行间穴之所以能够治疗其所主的病症,与它所处的位置以及所调节的气血、脏腑功能密切相关,而这其中,“行间”二字的含义也在治疗功效中有所体现。
首先,肝主情志。当人情绪不畅,如肝郁气滞、肝火上炎时,容易出现烦躁易怒、头痛目赤、失眠多梦等症状。行间穴通过调节肝经的气血运行,疏泄郁滞的肝气,从而缓解这些情志相关的病症。“行”在此意味着让肝气得以通畅运行,不再郁滞;“间”则表示调节肝气的疏泄程度,使其恰到好处,避免过度或不足,犹如打开了肝气郁滞的关卡,让情志得以舒畅。
其次,中医认为“肝开窍于目”。肝火旺盛时,常常会出现目赤肿痛、视物模糊等眼部病症。行间穴作为肝经上的荥穴,能够清泻肝火,使肝火得以平息,进而改善眼部的不适症状。“行”象征着将肝火疏散开来,使其不再上扰;“间”则是控制肝火的清泻程度,避免过度损伤正气,就如同为火热的肝经浇上一盆清凉之水,使肝经的气血不再上扰于目。
再者,“肝藏血”,当肝的藏血功能失调,可能会导致月经不调、崩漏等妇科病症。行间穴可以调节肝经气血,使其恢复正常的藏血与疏泄功能,从而对妇科病症发挥治疗作用。“行”体现了让气血重新有序运行,“间”则保证了气血运行的适度与平衡。
此外,肝经循行经过胁肋部。当肝气郁结或肝火上炎时,容易出现胁肋胀痛。刺激行间穴,能够疏通肝经气血,缓解胁肋部的疼痛不适。“行”是让气血畅通无阻地行进,“间”是保持气血运行的节奏和规律。
总之,行间穴之名不仅形象地描述了其气血运行的特点,更揭示了其在治疗病症方面的重要作用,还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动态平衡、适度调和等理念相呼应。通过调节肝经的气血,疏泄肝气,清泻肝火,行间穴在维护人体健康、治疗多种病症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