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个阳光炽热的夏日,我跟着年轻的太爷爷走在前往南阳的路上。天空湛蓝,万里无云,热浪滚滚袭来,道路两旁的树木都被晒得无精打采。
走着走着,忽然瞧见前方有一人,面色涨红,神情焦急又恼怒,嘴里发出“呜呜”的声音,手还不停地比划着。太爷爷见状,上前询问。
那人一脸痛苦,费力地自述起来:“我本在路上好好走着,遇到个不讲理的,争执了几句,气到不行,结果这一下子,竟说不出话来了!”
太爷爷略一思索,说道:“莫急,让我瞧瞧。”
经过一番观察和判断,太爷爷心中有了数,说道:“这是气血逆乱,阻塞了经络所致。”
只见太爷爷让那人坐好,准备为其针刺哑门穴。哑门穴位于后发际正中直上 0.5 寸,第 1 颈椎下。
太爷爷取出银针,迅速而精准地刺向哑门穴。没过多久,那人试着发声,竟真的能断断续续说出话来。
那人激动不已,对太爷爷千恩万谢。我在一旁,看着太爷爷的高超医术,心中满是敬佩。
在那个炎热的夏日,这段经历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中。
太爷爷告诉我“哑”者,失音、不能言也;“门”,有门户、通道之意。从字面上理解,哑门似乎与声音、言语的通道相关。而在中医理论中,穴位的名称往往暗示着其功能和治疗作用。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门”常被视为内外沟通、交流的关键节点,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哑门之“门”,如同人体内部与外界声音交流的一道关卡。当这道关卡出现问题,声音的正常传递就会受到阻碍。
从中医的气血津液理论来看,气血的充盈与流畅对于声音的产生至关重要。若气血不足,无法上达于咽喉、舌窍,就会出现声音嘶哑甚至失音。哑门穴作为调节气血运行的重要穴位,通过刺激它,可以疏通经络,使气血得以顺畅运行,从而滋养咽喉、舌窍等与发声相关的部位,恢复正常的声音功能。
再者,从中医的脏腑理论分析,肾开窍于耳及二阴,而咽喉亦与肾有着密切的联系。若肾之精气亏损,不能上荣于咽喉,也会导致声音失常。哑门穴通过调节督脉之气血,间接影响肾之功能,补充肾之精气,从而改善咽喉部位的状况,治疗声音方面的病症。
此外,中医强调情志因素对身体的影响。过度的惊恐、忧思等不良情绪可能导致气机逆乱,气血失调,进而可能引起突发性的失音,通过刺激哑门穴,可以调整督脉阳气的气机,使情志恢复平和,气血运行有序,从而消除因情志因素导致的声音障碍。
同时,中医还认为风邪、寒邪等外邪侵袭人体时,容易阻塞经络,影响气血运行。当外邪侵袭就可能引发声音异常。刺激哑门穴能够驱散外邪,振奋督脉之阳气,疏通经络,恢复经络的正常功能,进而治疗因外邪所致的声音病症。
总而言之,哑门穴之名,不仅形象地揭示了其与声音、言语的密切关系,还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门”这一概念的深刻理解。通过对其穴名的深入剖析,我们可以认识到,它之所以能够治疗与声音相关的病症,是因为它在中医理论体系中具有调节经络气血、影响脏腑功能、调整情志和驱散外邪等多重作用。这些作用相互协同,共同为恢复正常的声音功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