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人显然看穿了刘焉的优柔寡断,于是天天前来哭诉,希望大秦能够减少来年的朝贡数量。刘焉与属官们连日商议,但始终未能得出结论。直到一名刚从监察学院毕业的年轻士子站出来说道:“蛮夷,畏威而不怀德。”
这句话犹如醍醐灌顶,让刘焉恍然大悟。他想起父皇对待这些蛮夷从来都是不假辞色,一旦发现有人胆敢反叛,立即予以剿灭。父皇常常对出使的使节说:“内外六夷,敢称兵杖者,斩之。”而那些使节在出使时最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汉军将至,勿动,动则国灭。”
刘焉意识到,自己之前的优柔寡断使得那些蛮夷轻视了自己,导致他们不断纠缠。于是,他决定效仿父亲的做法,下达了一道严厉的令旨:定好的朝贡必须分毫不差地送到,否则就会派遣大军压境,更换国王并要求其继续朝贡。
虽然年幼的小龙可能不如成年的巨龙威严,但如果你敢于轻视它,那么就得看看秦军的刀剑是否锋利。仅仅是这样简单的一道令旨,就让这些属国再也不敢前来纠缠。当他们表示一定会按时送齐朝贡所需物资后,便灰溜溜地离开了。
通过这件事,刘焉深刻体会到了武力的重要性。相比之下,太子属官们却显得无能为力。他们讨论了数日,却没有提出任何有效的建议。这让刘焉不禁想起了那位刚刚毕业的年轻学子,他的见解比这些老学究们要高明得多。
心中的不满再次加深,刘焉对太子属官的不满情绪愈发强烈。这些人都是各大家族精心挑选出来的,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终于成功地给太子洗了脑。然而,现在太子离开咸阳没多久,似乎已经开始变得难以掌控。这种变化让太子属官们深感不安。
那名出言的学子被刘焉赐为太子宾客后,一种强烈的不安感笼罩着以太子太傅为首的属官们。他们深知这位新贵对太子的影响力可能会打破现有的平衡,甚至威胁到他们的地位和权力。
于是,他们紧急召集在一起,商讨如何应对这个突如其来的挑战,以及如何让太子重新回到他们所期望的\"正轨\"上。
经过深思熟虑,他们决定采取一些策略来保护自己的利益。首先,他们试图收买那些年轻的士子,将他们纳入自己的阵营,并尽量隔绝太子与他们的接触。在他们的威逼利诱下,士子里本身就出自世家的部分人屈服于压力,选择加入他们的阵营。
然而,剩下的那些士子却并不为所动。他们都是来自平民家庭,从小就受到世家子弟的歧视和压迫。如今得到皇帝的旨意跟随太子,而太子又表现出接纳的意愿,他们为什么要放弃这样难得的机会去追求所谓的从龙之功呢?
这些收买士子的事情很快就传遍了整个宫廷,最终传入了刘焉的耳朵里。当他得知这些属官们使用如此卑鄙下流的手段时,感到非常震惊和难以置信。他原本以为东宫的这群属官都是些品德高尚、忠诚正直的人,但现在看来,他们的真面目竟然如此丑陋。
刘焉心中充满了失望和愤怒,他意识到自己需要重新审视这些属官的行为和动机。同时,他也对那些刚毕业的士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想知道这些人还能表现出什么才能。
领头的东宫六傅哪一个不是士林魁首,私底下原来也是会使如此污浊手段之人。虽说出面拉拢的都是低级属官,但他刘焉也不是傻子,怎可能看不清楚?
滤镜碎了后再看这群人的过往,刘焉对于他们讲的知识不再奉为圭臬。皇帝差人送来的经典他还没来得及看,想到此处他去书房针对师傅们讲过的东西寻找对应来源。
今日晚膳本应在侧妃孔氏处用,这都过了时辰也不见太子来,又没有侍从前来解释,她便寻了太子近侍打听太子在何处。得知太子入了书房数个时辰也未出来,不由得好奇起来。
让侍女将饭食装入食盒随她前去书房,得到允许后步入书房,看到的是太子于案前紧皱着眉头,她进来这么大的声音都没抬头。
“殿下,可是有烦心事?”孔氏将食盒放在桌上,轻声询问道。
刘焉听到声音,抬起头,看到是孔氏,微微点头:“嗯,有些事想不明白。”
孔氏走到他身边,看着桌上的书籍和纸张,笑道:“什么事能难倒我们的太子殿下呀?”
刘焉苦笑一声,道:“一些关于学问的事,师傅们讲的和我自己理解的不太一样。”
孔氏拿起一本书,翻了几页,道:“那你可有找其他书籍参考呢?”
面对孔氏的询问,刘焉放下手中《孟子》,揉了揉眉心回应道:“父皇送来这么多书,孤正慢慢看呢。”
孔氏拿起书看了眼书名,“《孟子》呀,太子怎么不找妾身,儒家经典妾可是倒背如流。”
刘焉心中一动,看向孔氏,“哦?夫人对《孟子》很有研究?”
孔氏微笑着点点头,“妾身从小就喜欢读书,尤其对儒家经典情有独钟。”她轻轻抚摸着书本,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孟子》这本书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和治国之道,妾身常常研读其中的智慧。”
看到侍女在外厅摆放餐食,刘焉这才觉得肚内饥饿,拉起孔氏的手往外厅走去,“忘却了,忘却了,孤现下正饿,先陪孤用完膳再与你仔细说来。”
他们坐在餐桌前,享受着丰盛的美食。刘焉一边吃饭,一边观察着孔氏。他发现孔氏举止优雅,言辞温和,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女性的魅力。
吃完饭后,刘焉拉着孔氏回到书房,继续讨论书籍中的学问。孔氏拿起《孟子》,翻阅了几页,然后开始给刘焉讲解其中的道理。她的声音清脆悦耳,让人陶醉其中。
“《孟子》这本书强调了人性本善的观点,认为人天生具有善良的本性,但需要通过教育和修养来发掘和培养这种善良。”孔氏微笑着解释道,“同时,它也提倡了君主应该以民为本,关心人民的福祉,才能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刘焉听得津津有味,不时点头表示赞同。他发现孔氏的见解独到,让他对《孟子》这本书有了更深的理解。
“夫人说得好!”刘焉赞叹道,“听夫人一番话,胜读十年书啊!”
孔氏谦虚地笑了笑,“妾身只是略懂皮毛而已,还请太子多多指教。”
他们继续探讨着书中的学问,气氛融洽而热烈。刘焉感到自己对知识的渴望更加强烈,他决定以后要多读一些书,不断提升自己的学识和修养。
最后,刘焉感激地看着孔氏,“感谢夫人的教导,让我受益匪浅。”
孔氏微微一笑,“能帮助到太子,妾身深感荣幸。”
两人相视一笑,彼此之间的距离似乎又拉近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