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此一战之后郭连山便尸骸积如麻、白骨缠草根,冤魂每夜哭,日月渐寒。
住在附近的人家方圆内三十里都早早搬走,加上常年开始都阴雨连绵不断,很少有光的照射进来,就算照了进来都无丝毫温度,宜城也因此改成了宜阳城。
浓郁雾霾太过严重,那些想寻宝、慕名而来、好奇的各类人,从来都不曾进去过,也根本碰不到那壁障。
好像中邪一样,怎么走都会回到原地,久而久之宾会疏散,倒也失去了兴趣。
又历尽沧桑一以变,郭连山也渐渐地被当地人叫成了迷雾森林,而宜城哪怕是改成了宜阳城也得不到半点温暖,让这城从盛世巅峰走向没落的低谷。
想起师公曾讲过的故事,无奈叹了口气,五年前南无到过宜阳城,那里早已繁华落尽,人烟稀少只剩下满目荒凉。
回过神,想起还没给徐程风写传信,走到书桌旁,拿起笔墨纸砚摊平放好,正准备加入少许水磨墨。
这时传来一阵“叩”门声,南无心生好奇,一边起身前去开门,一边问的:“阿弥陀佛,请问门外是哪位?”
徐程风一来到城主府,在大厅没坐多久,从府中丫鬟那里得知南无高僧,现在并未离去,直接让人带了自己过来了。
本想在他房间等他的,没曾想他既然在府中,心里顿时觉得这几日的疲惫值得了。
“南无,是本王。”
“徐程风?不是吧!”南无有点不敢相信,正想给他写传信,人就找来门口了。
“怎么就不是了!开门一看便知。”
急忙上前打开房门:“阿弥陀佛,真的是!王爷,现在不是应该在帝都处理事物吗?怎么来了这里!”
“怎么,大师难道打算让本王一直这么站在门口?与你闲谈?”徐程风有些好笑的看着南无这呆傻的模样。
“抱歉!是贫僧失礼招待不周,还望见谅!王爷,里面请!”
“嗯,无妨,刚刚怎么回事看到本王好像很惊讶似的。”
“确实有点,不是很真实的感觉。”
徐程风一边说一边抬脚往里迈,目光随意看了一下房内布置。当瞥到书案上的纸笔,好奇走进:“看来本王来的,不是时候啊!”
“阿弥陀佛,贫僧正要给你传信,王爷你就上门而来,缘分啊!”南无不由感叹。
“噢?能否告知到底是因何事!”
徐程风自顾自地找了一把椅子坐了下来,元福刘华等人站在椅子后头,小李子和吴涛守在门口。
只见南无从怀中掏出一封信件,徐程风急忙抢到手里,自己绝对不可能认错,这是嫣然的字迹。
南无手中一空,还没反应过来,就见徐程风已然拆开信件。尴尬的坐在徐程风旁边椅子上,静静地等待着。
本来内心有些欢喜的徐程风,但此时此刻真的一点也高兴不起来了。虽然面上不显,看着看着眉头紧锁。
南无见状,不由关切地出声询问道:“怎么了?从未见你如此这般模样!可是出什么大事了?”
“你可知,嫣然现在人在哪里?”徐程风不回反问。
“阿弥陀佛,神仙大人,应该刚走不久,大概是在午时之前。”
“果然还是来晚一步。”
南无看破不说破,原来是为了神仙大人而来啊!看徐程风一脸失望,他决定当空气继续沉默。
“南无,嫣然在信上说的虫族,你可知道前因后果?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阿弥陀佛,王爷,你可比贫僧好太多了!神仙大人什么都没有和贫僧说过,只是让贫僧帮忙寻找可信的高手,七日后在城南酒楼汇合。”
徐程风有预感此时绝对很棘手,只是不知道嫣然现在如何了?不然她决不可能找自己和南无他们。
自己也很高兴,嫣然在这种情况下找自己帮忙,选择相信自己。这样是不是代表自己离她又近一步了?
“那虫族你可听说过?”
“听说过,贫僧也早已猜想到了,她们是为了这一事前往宜阳城。具体情况贫僧也不敢乱下定论,只是听仙子发火冲着我与师兄提到过这两个字。”
“你自己看看吧!”说完徐程风把信件递给了南无,南无立马接过仔细看了起来。
其实爷在看信时从来都不曾,避讳元福和刘华两人。所以两人也是有看到信里内容的,再看爷脸色黑如锅底。
但碍于南无高僧在此,也不好多说什么,依然装作没看到,此时两人内心早已风起云涌。
南无越看越心惊,怪不得神仙大人说,到了宜阳城大家在慢慢商讨下一步,而她们以身试险先去探路。
怪不得仙子会冲他们发那么大的火了,看来危险性比较大,因雨绮当时一事,神仙大人曾经告诉我们所有人,她们并非这个世间之人。
只是一个意外偶然才来到这个世上的,现在回想起来仙子说过的话就讲的通了。自己之前都不曾发现其中涵义。
南无思虑过后,并无良策:“阿弥陀佛,不知王爷可有办法?既然神仙大人把事情都全权告诉给你,应该是相信王爷的。”
“你也看到了,嫣然在上面有提到几点,一是虫族擅长精神意念方面的控制能力,这个我倒是听广元道长提过。
他们修真道士也都需要用精神力画符念咒,这样所出符咒,效果才会不同凡响。
而本王当时在他那里待过一段时间,也只懂点皮毛而已。可还记得我们一起在南江城那次,广元道长用精神力绘制符咒的事?”
“阿弥陀佛,贫僧印象深刻!最后以失败告终,符咒失败后也是无火自然。”
“由此可见,虫族的精神力和道家的精神力,多有相似之处。古仙书记载,当精神力修炼到最高境界时,可控物,杀人于无形。
可是依本王生平所见,在这方面除了广元道长,有所小成之外,还真没见过有谁懂得!”
南无倒也是曾听师公说过,道家修仙,我们修佛,所以当时自己在藏书阁也曾看到过类似书籍,但并没把它当一回事。
毕竟自己是这几辈弟子中悟性最高的,年纪轻轻便有了不低的造诣,现在回去看还来得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