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朝廷会公布大秦律的各项法律,这是我跟大秦所有的高层,还有法律专家一起编撰出来的几套法律。”
赵琛喊人推了一小车的书籍,上边的一本本书,都是他经历过无数个夜晚,回忆了前世所学之法律,还跟他的那些心腹们探讨的法律。
“元首大人的这些法律条规,简直就是完美无缺了。”蒙毅说道。
他也参加了,他是刑部尚书,相当于全国的最高司法长官。
“这一部部法律,相信能够让大秦一直延续下去,这比之商君的法律更加合理。”萧何说道。
其他人也无不认可。
“这些就是法,以前的商君之法,用于大秦一统天下可以,但是,用来治国,却是不行,严刑酷法太多,现在我们没有战争,大秦就是天下,天下就是大秦,以前的那些严法已然不适用。”
“元首大人,以仁治国,我们自然佩服,但是如今之法律,是如何?”张释之问道。
“现在的大秦律,首先就是天下人共治,无人能够越过法律,这是根本,皇帝也不行,我也说过。”
这是赵琛定的总纲领,现在不可能吼什么人民当家做主,那不得把这些士绅阶级给伤透了,换个说法,天下人共治,容易接受得多,看起来就像是儒家的终极梦想,天下大同,反正都一个意思。
“其中,刑法,这是第一大类法律,主要是针对烧杀抢掠,全国所犯的重大刑事案件的处理。
第二个,民法,主要是针对百姓的财产,土地,继承,侵权等等,我说过这是一部保护各位的法律。
第三个,民事诉讼法,主要是人民的诉讼程序,诉讼级别,当事人认定,行为人认定,如何回避等等。
整个大秦的各个郡县,将重新建立一整套的司法诉讼系统,与最高行政长官郡令的职责分开,基层设立基层法院,县里设中级法院,郡设高级法院,咸阳设最高法院,每个地方设立司法所,进行辅助。”
法家中人听着这个,有点迷茫,这是什么意思?就是把法律机关单独给筛出来了?成为了正式的一个政府机构了,一个系统的司法系统了?
“张兄,元首大人居然如此重视法律啊,这样的立法规模,前所未见,他真把法律看成了最神圣的一般,比之商君,不,法家所有人都重视。”法家的一人说道。
“没错,元首大人,在法律一途已经走了很远了,一代宗师,并不为过,而且,他还提升,他已经超过了商君等人了,韩非在他面前,恐怕也不如,不过,这也是我等法家的荣耀,天下终归还是法。”张释之的胸膛都挺起来了。
封建王朝,执法机构一直未成系统,地方基本都是跟行政长官合起来的,所以大家在电视剧就会天天看见县太爷在那审犯人。
这其实也是在突出儒家治国的一个具体表现,县太爷,这些当官的是怎么来的?考科举,考孔孟来的,用儒家思想来断案,那不扯淡吗?
法律,就被淡化了,因为审人的,自己恐怕都不知道法律是怎么的。
最搞笑的就是,现代电视剧中《大明王朝1566》最懂法的,居然是海瑞,审个海瑞,他把大明律,倒背如流,把其他的官员整得一愣一愣的。
电视剧,真假有待商议,但是也表现出了一种事,全是一群腐儒在那审案,所谓法律其实根本落不到实处。
让一群考哲学的来搞法律,搞建筑,搞财务,本身就是一件极其愚蠢,机械的事。
所以说,古代中国非常僵硬,皇权越集中,越僵硬,把所有人变成了傀儡。
专业的事,让专业的人去做。
“法院之中,设法官,审判长,副审判长,还有记录员,当事人为原告,被告,其中,法官等职业,必须要通过国家设定的司法考试和我设定的科举考试,就我刚说的新科举。”
因为法官也是政府工作人员,必须是公务员,才能做。
“元首大人,这条件如此苛刻,法院之人,怕是没多少人来考啊。”张释之担忧道。
“你们法家之人,还怕这些东西吗?我告诉各位,以后朝廷的各项职位,对应的户,工,兵,礼,刑,吏六部的职位,极其辖下职位,我都会设立不同的相关考试,就算你们通过了科举,没通过其相关考试,也无法升职,只能一直在地方上待着,无法进入咸阳的核心层。”
这一套制度,让所有人都咽了一口气,当官并不是那么简单了,他给所有人都开了一条路,但是这条路根本也不简单,做官了,还是得一直学习,你不能享受,享受也可以,在地方上混吃等死一辈子也没人说。
但是真正想向上爬的人,都是不会畏惧一切困难的,大家都一样,百家的人都可以来当官,法家之人心里也平衡了,想做官,都守规矩。
“元首大人,英明,此法,能加强各个官员的职业素质,就没有审不清的人,断不了的案。”张释之拥护道。
“各位,当官,并不是享受的,并不是来发财的,是来为国为民的,想要来享受发财的,就别来当官,我不欢迎,想发财,自己去做商人,我不会阻拦,做商人,没那么多考试,自己嗅商机,自己创业,没门槛。”赵琛说道。
这谁都知道,但是商人,想要起家,那不也难吗?社会太复杂,还要面对各位老牌的商业大佬,不经历个十几年的浮浮沉沉,商人,也不容易成功,相比之下,当官好像还容易点,考试就行。
“谨遵元首教诲。”
众人,还有众官员都说道。
“还有官员管理法,涉及到官员贪污,勾结,行贿,造假,欺上瞒下等一系列的法律,官员犯法比民更重。”
他是铁了心要让官为好官,当然肯定杜绝不了贪污的,但是能极大的避免。
“这些法律之中,我已经极大的放宽了刑罚,从前的那些酷刑,我都基本废除了,死刑也尽量避免,最多是关押时间,最短三年,最长,无期,除非真正的罪大恶极,会有极刑,死刑。”赵琛的理念也已经完全表达出来了。
法,不为恶法,一切以保障人民的最大权益为标准。
此时,农民这边有人说道:“元首大人,我们不懂,这么多,也没时间看,还没多少人识字,就算有这么多法律,我们怎么能上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