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大早,大队的大广播就开始通知了起来。
“今天早上大家不用去清理河道了,如果还有想上工的,可以去大队部脱玉米粒。”
沈曼秋被广播声吵醒后,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睛,看见窗外的天色还是灰蒙蒙的一片,她打了个哈欠,伸了个懒腰,才从床上爬起来。
透过窗户玻璃,她看到外面的雪已经停了,但地上只有薄薄的一层积雪。想来是因为河里还没有断流,所以无法清理河道吧。毕竟,他们之前已经清理过分流和引流的沟渠,只剩下主河道需要清理。但是现在这种寒冷的天气下,根本没办法清理。
大队里有一台玉米脱粒机,不过由于只有一台机器,而且还要给九个生产队轮流使用,所以目前还没轮到五队。因此,他们只能先用人工方式脱玉米粒。
沈曼秋心想,人工脱玉米粒可是个辛苦活,不仅累人,而且一坐就是一整天。再加上这个天气这么冷,她实在不想去受这份罪,于是决定回房间继续睡回笼觉。
然而,当她刚刚躺下不久,就听到外面传来一阵敲门声。她懒得理会,翻了个身继续睡觉。没过多久,她就听到有人在外面问罗桂英:“沈知青去上工没有啊?”
罗桂英回答道:“好像没有,她的房门从里面插上了。你们要去山上吗?”
对方回答说:“不去,我们是来看她做不做红薯粉的。如果她要做,我们可以过来学习一下。”
沈曼秋想起自己曾经答应过要教大家制作红薯粉,但由于后来报名参与清理河道,这件事情便被耽搁了下来。那些婶婶们大概是等得不耐烦了吧。
她急忙起身开门,却惊讶地看到门口站着六七个婶子,甚至连李大嘴也在其中。她赶紧将众人迎进屋内,并邀请她们坐下。
李大嘴似乎已经忘记了之前与沈曼秋之间的不愉快,进入屋子后有些腼腆地说道:“沈知青,真是抱歉啊,打扰你睡觉了。”
沈曼秋有些歉意地回应道:“没关系,你们稍等一下,我先去洗漱一下。”
李大嘴赶忙表示:“好的,你慢慢来,我们今天都有空呢。”
其实她们心里也挺过意不去的,毕竟沈曼秋他们在过去一周里一直在清理河道,工作一定非常辛苦。好不容易有了一天的休息时间,年轻人自然想要多睡一会儿。
但如果今天沈曼秋不教她们制作红薯粉,等到河道断流时要清理河道,沈曼秋就会变得忙碌起来,到那时再想学习就得等到猫冬时节了。
所以她们才会见沈曼秋没去上工就迫不及待地来找沈曼秋,希望能够尽快学会这项技能。
等沈曼秋洗漱完,又来了几个婶子嫂子,知青这边江梦妍、孙玉洁、周思甜和除于向南外的三个男知青都过来。
沈曼秋屋子太小,根本容不下这么多人,大家七嘴八舌地商量着,最后决定把铁炉子搬到院子里去,继续烧水。又在院子里生了个大火堆,让大家围着火堆烤火。
做红薯粉条的工具,早在之前就已经准备好了,沈曼秋仔细检查了一遍,确认没问题后,便开始认真地教起大家来。她耐心地讲解着每一个步骤,甚至连称红薯淀粉和白矾打芡的细节都没有放过。
打好芡之后,要往大缸里面加入适量的水和红薯淀粉,这一步需要特别小心,不能有丝毫偏差。几个男知青主动站出来帮忙,他们挽起袖子,伸出双手,用力地搅拌着。
沈曼秋则在一旁仔细观察着,不时地提醒他们注意力度和速度。
经过一番努力,终于完成了这一步骤。接下来就是最关键的一步——漏粉。只见沈曼秋将和好的面团放入漏勺中,然后轻轻挤压,让面条从漏勺的小孔中缓缓流出。
随着她的动作,一条条晶莹剔透的红薯粉条出现在众人眼前。大家纷纷惊叹不已,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当锅中的粉条变得透明且熟透时,需要迅速将其捞出并放入装满冰冷清水的巨大铁盆之中。
这样做的目的是让粉条迅速降温,从而完成定型,同时也能进一步增强红薯粉的韧性。
接下来,将盆中的粉条捞出,并一缕缕地悬挂在一根长达六七十分米的木杆之上。
由于户外可能会有降雪天气,担心粉条被冻伤,于是沈曼秋决定将粉条挂在屋内,利用火来烘干它们。
在挂粉条的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当属晒粉,挂出的粉条必须随时前往查看,细致地将每一根粉条都疏松开来,确保它们不会粘连在一起。
每做一个步骤,沈曼秋都认真的一遍又一遍的做示范,等第一批粉条晾晒好后,看着几个婶子蠢蠢欲动的样子,沈曼秋又拿出红薯淀粉让大家亲自动手,沈曼秋在一旁指点。
这次大家把沈曼秋屋里能用的盆、缸、瓦罐都用上了,没有工具等到下一批。
大家都没有心思说别人的八卦,大气都不敢喘一口,心思都在自己的手上,生怕错过一个步骤。
直到他们亲手做的第一批粉条出来,大家松了一口气,换下一批人后,已经做过的人也开始讨论自己的成就。
当然大部分夸沈曼秋大公无私,把这么重要的技术都传给大家,这手艺拿去城里的红薯粉厂都能找到工作。
沈曼秋不知道怎么说好,她能说她也是前世在网上白嫖的技术。
有大家的试验品,不一会儿沈曼秋屋子里挂满粉条,大家都准备回去做自己家的。
现在下雪了,根据往年的经验,这次的雪下不了几天,先做少中的实验,等真正学会了,过几天天气好就可以大批量做,到时刚好用太阳晒干,还能省柴。
只是大家刚要离开又退回来了,只见苏瑶和王凤梅带着一群人气势冲冲的闯进沈曼秋的院子,连好久不见的娄兰花也在其中,大家莫名其妙的看着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