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指渭河,洛指洛河,洛水,自古指流入渭河的洛河。而流经河南的洛河,三国魏黄初以前写作雒水,洛阳也称雒邑。与洛河无关。雒水发源于陕西商雒。商雒解放后才改为商洛。
有兴趣的朋友,可查看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和清人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讲得很清楚。
当然我们知道的,洛阳地区有个所谓的“河洛文化”,“河”指“黄河”,“洛”指“洛河”,河南的朋友都理所应当的认为“洛河”就是河南的。其实不全然,在我国古代洛河有两条,一条全流域在陕西的由北向南流的叫“洛水”(以下简称“渭河洛水”);一条横跨陕西、河南由西往东叫“雒水”洛水(渭河洛水)的书面最早记录是成书于秦末汉初的《毛诗故训传》记载:“漆沮,二水名,亦曰洛河。”
陕西境内秦朝上郡洛都、襄洛,这些古代地名都是在陕北地区,也就是渭河洛水流经的区域。
算了我不想纠结对错,重要的是我们要对古文化的尊重,这就够了。
继续我们的龙脉,龙脉是风水学中的精髓,它被认为是大地之气流动的路径,如同人体中的血脉,贯穿整个地理环境,是天地间最为重要的生命线。”
“龙脉与帝王皇陵的关联,首先在于选址。古代帝王认为,他们的统治权来自于天,而龙脉则是天地之间的桥梁。因此,帝王的陵墓必须建在龙脉之上,以示帝王与天地同寿,权力永恒。龙脉的起始,往往是一座巍峨的大山,象征着帝王的至高无上。”
师父接着解释:“风水学认为,龙脉的走向、起伏和分支,都会影响到帝王皇陵的风水效果。一条好的龙脉,应当是起伏有力,曲折有致,这样才能聚气藏风,为帝王带来福祉。因此,帝王陵墓的选址,必须由精通风水术的风水师来定夺,他们通过观察地形、地貌、水流等自然特征,来确定龙脉的具体位置。”
“在确定了龙脉之后,帝王皇陵的布局也至关重要。陵墓的朝向、形状、大小,乃至每一座建筑的位置,都要与龙脉相协调,以达到最佳的聚气效果。例如,陵墓的入口通常朝向龙脉的来势,以迎接龙脉带来的天地之气。”
张建国听得入神,他问道:“那么,龙脉与帝王皇陵之间的风水效应,又是如何体现的呢?”
师父微笑着回答:“龙脉的风水效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护国佑民,帝王陵墓建在龙脉之上,可以保佑国家国泰民安,国运昌盛;二是福泽子孙,龙脉的生气可以惠及帝王的子孙后代,使王朝延续不断;三是调节阴阳,龙脉的天地之气可以调和阴阳平衡,使得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和谐共生。”
“因此,帝王皇陵的风水布局,不仅仅是为了逝去的帝王,更是为了整个国家和社会的福祉。每一位帝王都希望自己的陵墓能够成为国家的风水宝地,以此来庇佑自己的江山社稷。”
张建国对龙脉、风水与帝王皇陵之间的关联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他意识到,风水学不仅仅是关于墓葬的学问,更是一种治理国家的哲学,一种对自然和社会规律的深刻洞察。